申秘蔓
摘 要:對應電氣類專業的學生來說,“發電廠電氣”是必須要學習的基礎課程,該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可以廣泛應用于各類供電系統之中。在“發電廠電氣”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為了確保教學質量,教師不僅要扎實學生的理論知識,還要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靈活的應用到實際問題之中。為此,教師要根據現代化教學的要求,對“發電廠電氣”課程進行相應的創新和改革。
關鍵詞:發電廠電氣;課程;現代化教學
“發電廠電氣”課程涉及的內容較多,電氣類專業的學生只有掌握了該課程的知識內容,才能學習更多電氣相關的知識內容。該課程主要對發電廠的發電過程、電能產生特點等進行了相關的講解,學生需要理解發電、變電、輸電等知識,還要掌握電氣設備、配電裝置的運作原理、運行方式等,并且可以利用基本理論進行電氣計算,可以設計電氣主接線、廠用電接線等等。從教學內容來看,該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掌握該學科的特點,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還要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一、“發電廠電氣”課程的性質與教學思路
(一)“發電廠電氣”課程的性質
“發電廠電氣”課程涉及許多內容,但課時數較少,且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教材中許多知識內容已經落后,造成教材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教學內容的優化,一些陳舊過時的教學內容可以適當刪除,需要加入現代化的新技術、新成果,以及行業內的熱點問題,使學生時刻掌握行業的發展動態和技術的更新趨勢,確保學生可以與時俱進[1]。“發電廠電氣”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教師不僅要重視教學理論的優化,還要強化實踐教學,構建一個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學體系,使知識結構更加全面合理。總的來看,“發電廠電氣”是一門基礎性的課程,也是學生必修的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梳理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其中包括掌握發電廠電氣系統、工作原理;掌握電氣主接線設計方法;掌握發電廠部分技術問題等等,學生不僅要掌握這些知識點,還要在實踐的過程中靈活應用各項知識,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快速適應行業崗位的要求。
(二)“發電廠電氣”課程的教學思路
要確保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就要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教學思路。教師在梳理教學思路時,應該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將各個知識點有序的聯系在一起,逐層深入、由點到面,確保學生能夠全面掌握“發電廠電氣”課程的知識內容。由于電力系統結構具有復雜性的特點,學生必須要全面掌握電力系統的相關知識。第一,教師要講解電氣設備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對電氣設備有初步的認識。第二,了解接線形式、技術適用場合。第三,對不同的方法進行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對比分析。第四,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發電廠工程設計之中。只有明確教學思路,才能確保課程教學的順利展開。
二、“發電廠電氣”課程課堂教學方法改革
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看,要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就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進而簡化教學難度,同時提升學生的整體成績。
首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在初次教學時,教師就要幫學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要讓學生將自己放在設計員的位置上進行學習。如果學生能夠將自己的角色轉變為設計員,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會主動的去思考如何優化變電站和發電廠中電氣系統的設計方案,進而主動汲取教材和課外資料中的知識,并且積極向教師提問,進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其次,教師要明確教學重點。因為“發電廠電氣”課程涉及的內容較多,且教學難度較大,所以教學效率普遍偏低,學生在課堂學習或課后復習時經常會遇到困難和瓶頸,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信心。對此,教師應該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掌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且據此重新分配課時,使學生可以攻克難點、掌握重點。總的來看,該課程的重點內容包括電氣主接線設計、導體載流量計算方法、主變壓器數量和型號的選擇、發電廠主接線的設計與分析等等。針對這些重點問題,教師可以抽出一節課的時間進行詳細的講解或者采用微課教學的方式,使學生能夠詳細、直觀的學習重點和難點知識。
最后,教師可采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根據班級學生的人數,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并評選一名組長。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要對教師安排的任務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將自己的研究結果制作成PPT,然后在課堂教學時選一名小組代表進行PPT的講解[2]。例如,某族學生負責搜集不同類型的絕緣子,并進行簡單的介紹。學生可以搜集絕緣子的圖片,然后在圖片下面標注一些文字說明,做成PPT后由組長進行講解,講解時間不超過十分鐘。采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夠改善課堂教學氛圍,進而提升教學效率。
三、“發電廠電氣”課程實踐教學方法改革
(一)現場教學
根據“發電廠電氣”課程的等特點,教師應該加強教學的實踐性,不僅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列舉各類實際工程案例,也可以組織學生到電廠中參觀學習,在學生對各種電氣設備、設施進行最直觀的觀察時,教師可以開展現場教學,鼓勵學生將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之中。采用現場教學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加教學的直觀性,也可以給學生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為了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先了解電廠的實際情況,然后配合教材內容和教學任務來設計教學環節,并且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提前設計好教學問題[3]。如,對電廠的主接線形式、電氣設備、供電模式、運行系統等進行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問題,可以由教師設計問題,也可將電廠以前發生過的狀況作為問題向學生提出。通過參觀提問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思考分析的積極性。此外,教師也可以要求廠內專業的技術人員對電廠的結構、設備等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更加全面、具體的了解發電站和變電站的實際工作情況,進而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
(二)案例應用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學校沒有條件組織學生到電廠中參觀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實際的工程案例進行教學講解。“發電廠電氣”教材中的內容往往是一些基礎性、概念性的知識,即使學生掌握了這些內容,也未必可以在實踐中應用,還需要教師采用案例講述的方式,幫助學生將各個知識點對號入座、靈活運用。例如,在“接地與接地裝置”教學時,教師不僅可以講解教材內容,也可以以三峽電站為例,將電站的接地裝置照片、詳細的設計圖等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直觀的了解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該如何應用。
(三)畢業實訓
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
力,開展畢業實訓是必不可少的。學校可以與電廠達成合作,在學生畢業之后,可以將畢業生送到相應的電廠中進行實踐學習,在學生掌握了相應的經驗和操作技巧之后,可以變更工作崗位,也可以繼續在電廠中留用。
結語:
綜上所述,“發電廠電氣”是電氣類專業生必須學習的基礎學科,根據該學科的性質,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此,教師需要對該課程進行現代化的教學改革,使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更加多樣,并且強化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智,張新松.國際工程認證標準下的發電廠電氣部分課程教學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52):162-163.
[2]王憲磊,塔里木大學機械電氣化工程學院新疆阿拉爾,王憲磊,et al.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發電廠電氣部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1):47-49.
[3]李思.基于成果導向的發電廠電氣部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7(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