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炎立
摘 要:要以優秀的個人素質展示國民素質的高水平,必須從青年教育入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個人素質的逐步提高,教育改革的成功指日可待。基于此,本文將圍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展開相關分析,并給予可實施建議。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素質教育
教育的本質一是基于思維能力的理性認知,二是基于個人情感的素質教育,而高校的職責是培養綜合性人才,大學的人才培養是在具備邏輯思維能力和人文知識的基礎上,開展研究性學習,了解到教育的本質后在教育改革階段中,應該將素質教育與傳統教育方式進行有效校核,從而才能培養人才。基于此,本文將圍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展開相關分析。
一、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升高校學生協調自我身心
體育是一門可以激發人們的潛能,從而培養興趣、習慣、思維方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可磨煉學生的意志、有效緩解高校學生的心里壓力和焦慮情緒,有利于高校學生以平和的心態和良好的狀態迎接接下來的學習【1】。
(二)促進高校體育生活化教育
體育教育的發展方向必然會走向休閑化以及娛樂化,并且會更好的融入到高校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變化,生活方式與經濟情況在不斷變化,學生對于傳統體育教學的熱情在逐漸下降,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逃課”、“代考”現象比比皆是,所以體育教學的改革是必然的,體育運動對于學生的生活調劑有著積極的作用,所以體育教育必然是走向大眾化以及生活化【2】。
(三)推動高校學生人格的健全化
在高校受教育的時期中是改變學生生理以及心理變化最大的時期,在教學的過程中需了解學生思想方面的改變,引導學生健康的發展,從而形成人格的健全化,讓高校學生感受生活的意義以及價值,課程形式上注重年齡、意識發展過程的差異,從而能夠推動高校學生人格的健全化【3】。
(四)審美教育的落實
從審美的角度看,更容易看到教育的“本心”——引導學生向美而生。上述論點提到教育的本質一是基于思維能力的理性認知,二是基于個人情感的素質教育,高校在教育上應呈現的狀態是對生命力的追求,應打造人文素養的現代化教育,不斷推動教育改革的深入。
二、在落實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相關問題
(一)素質教育思想的缺乏
素質教育融入體育教學中是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應積極建設以體育教學為主的素質教育體系,這對體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現如今部分高校依舊存在素質教育思想的缺乏,下面以“感恩教育”為例:在高校中依舊存在“感恩教育”,在“感恩教育”中講師承擔著重要的責任,以學生們的眼淚為重點,以學生們的“感恩”互動為方案,進行一場“愛”的洗禮。無論是虛張聲勢,還是故弄玄虛,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引起高校學生們的“愛”,在校園當中講究尊師重道,所以感恩的第一個便是教師,而講師的言論是夸大其詞,用語言不斷引導學生們“知行合一”,其次便是感恩父母,此環節是對學生塑造“健全人格”的環節,在“感恩教育”的洗禮下,少部分高校認為這就是在教育中融入素質教育,而時代是在不斷變化的,這種“誤人子弟”的思想也應該消失【4】。
(二)體育教學的特殊性
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主要是傳授技能,而對體育技能的評價,一般以技能和標準作為評價指標,即評價指標由于體育課程教學的特殊性,本課程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以及精力對學生們的體育鍛煉行為進行培養,且還需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繼而使教師認為體育教學不應過分重視人文學科的學習,而應只注重培養。但從實際教學效果上看,如果高校學生沒有一定程度的人文素質和人文內涵,就難免無法精準、全方位地看待和理解事物,無法堅定自己的信念,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會被這種不堅定所影響,但由于體育教學的特殊性無法將理論與實踐真正結合起來,一是體育教學的教學場地通常選擇高校的操場上進行,沒有做到理論教室學習,二是體育課程理論教材少,學生對體育課程不夠了解,所以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落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路徑
(一)建立教學宗旨
根據學習技能——強身健體——培養興趣——主修專業,將體育課堂、課外活動、專業訓練隊三大平臺納入高校特色課程體系并基本形成體育課堂學習技能,課外活動增強體質,專業訓練隊伍完善體育專業化格局。
(二)體育教學的多樣化
體育項目多種多樣,所以在教學中可動靜結合從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足球項目:選擇足球項目的原因有:一是足球作為一項基層運動,客戶價格低;二是訓練周期長,不死板;三是場地資源少,場地效率低。美式運動:美式運動雖處于體育教學的發展期,不過是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選擇美式運動教學項目,可提升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好奇心,以此為切入點不斷激發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學習的熱情,打造社交化、內容豐富的體育培訓場景。棋類項目:國際象棋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素質教育,在正式文件中將其分為以圍棋為代表的運動訓練從區域分布來看,圍棋培訓更受一二線城市關注雖然圍棋訓練不僅僅是素質教育所需要的,它是高端的,學生的學習時間也很長,但因為師資力量薄弱且師資地區分配不均,一些傳統高校體育教學的老師教學水平較低,沒有對棋類運動專業的知識,只能夠帶學生入門,所以在此項目的發展上高校可以酌情考慮【5】。
(三)多媒體教學
從多媒體的角度出發,可以引入多過程、動作標準和分解指導比如,在開設新課程時,利用多媒體播放精彩的電子游戲,或體育明星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魅力,自發地熱愛這門課程同時,利用網絡教育資源,利用科學體育的歷史文化,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糾正錯誤的學習觀念和態度。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籃球明星變向運球的一段視頻,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利用多媒體教學可進行復習與學習,課堂難度循序漸進,隨后教學通過多媒體示范和言簡意賅的講解教學生們如何在變向運球中進行重心的變換。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對學生改變體育課的觀念,提高體育技能及理解思維學習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樊偉.社會體育產業化發展視角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OL].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8):113-114[2019-11-07].https://doi.org/10.16730/j.cnki.61-1019/g8.2019.08.067.
[2]陳瑋.高校體育教學發展與改革的創新研究——評《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發展與改革探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9,39(Z2):126.
[3]周廣歡,王莉.淺析民辦高校體育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提升途徑[J].中外企業家,2019(23):219.
[4]梁莉.試析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8):94-95.
[5]劉錦.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新探索——評《體育教育的價值回歸——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和終身體育培養的體育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7(1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