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一種預研項目教學法與本科教學相結合的新模式,將專業教師的預研項目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文章總預研項目教學法研究目標 合理的預研項目教學課程體系的構建以及學生多學科交叉知識體系的建立等方面參闡述了這種教學新模式的特色,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教學,將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也符合當前社會企業和用人單位對人才實踐能力的要求。
前言
目前在教學當中主要以理論教育以及簡單的應用舉例為主,而規范的工程設計與應用卻不曾涉及,專業老師的科研項目作為寶貴的實踐資源沒有與現有現代化教學手段相結合形成新的教學模式,則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對于經過專業認證后的礦物加工工程的本科教育,更需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如果能夠將專業教師的預研項目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將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也符合當前社會企業和用人單位對人才實踐能力的要求。
1 預研項目教學法簡介
而由于過程參數測試所涉及到的知識面廣,知識理解性要求強,且技術更新快,因此應該緊密結合技術發展以及實物操作,預研項目教學法則就是以學生為主導,企業訂單預研項目為平臺,通過理論分析、實踐應用案例示范、軟件模擬、實驗驗證等教學形式來完成教學活動,預研項目教學法主要是考察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用完整的企業訂單項目來開展教學,與企業項目的應用相結合,從而達到更好的培養效果,讓學生日后工作學以致用。
2 預研項目教學法研究目標
預研項目教學法能夠提高教育的適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分析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合作協同創新能力以及自主創業能力,符合專業認證畢業目標要求以及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培養目標,為社會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為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新思想、新方法以及實踐經驗。
①通過對現有的教學方法和學生應用技能培養現狀的調查,分析總結現階段礦物加工過程參數測試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預研項目教學法在礦物加工過程參數測試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②通過對預研項目教學法概念和理念的理解并結合礦物加工過程參數測試課程特點,探索礦物加工過程參數測試課程新的教學方法,優化傳統課堂教學,同時從不同的方面探討教師對該課程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深度改進方向。
③在礦物加工過程參數測試課程教學項目實踐中引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興趣,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從而提高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并結合課程期末考試試卷成績的考核結果,驗證預研項目教學法在礦物加工過程參數測試課程中的可行性以及優化改進方向。
3 預研項目教學法教學體系構建
3.1 構建合理的預研項目教學課程體系
3.1.1培養扎實的基礎知識、良好的動手能力以及前衛靈活的創新思維。
僅僅掌握單一的專業理論知識是很難完成項目設計及實際應用目的的,需要掌握先進技術手段與測試技術,需要多學科交叉的理論知識指導,需要通過工程實踐教學環節予以鍛煉,將所學知識和工程實際相融合,鍛煉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因此,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大學生理論知識的教育更新、知識更新和實踐教學的拓展及課程體系構建非常重要。首先要優化課程結構,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則設置必修課,確保學生具備較為扎實的基礎知識,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各學科發展前沿和發展的趨勢,搭建學生的知識體系;另外要大力開展實踐教學,特別是預研項目教學計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合作協同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
3.1.2加強實踐項目環節教育投入,結合企業需求,利用企業資源優化校園實驗資源配置。
預研項目要與企業需求結合,獲得更多得與實際應用匹配的硬件資源和實驗物資;同時加大實驗室開放程度,增加預研項目教學課程分配;設置項目教學經費的投入,鼓勵學生參與項目教學的設計與研究;鼓勵學生參與科研課題,協助教師完成一些項目的研究,通過具體的實驗設計、探討和論證,體會科學研究的全過程,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得到鍛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科競賽,完善校內創業孵化基地項目,對學生創業進行指導和資助;成立校內實習實訓基地,供學生在校內實習;
通過校企合作,成立校內校企合作實驗室以及校外企業實習基地,通過研-學-產的合作方式加強實驗動手能力同時擴展校外實習機會,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實現從科學知識到實踐應用的轉變。
3.1.3針對學生在實踐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結合的有效成果設立獎勵制度。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良好的創新成果獎勵制度以及預研項目教學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平臺,將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學校應該加大對學生或教師在項目教學創新活動中取得的成果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如在專利申請,論文發表、項目實踐中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在競賽中活動中取得佳績的給予獎勵和學校的宣傳推廣,建立優秀科創人物典型案例。
3.1.4完善教師引導學生實踐創新的評價制度。
將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項目教學創新活動取得成果計入評優及評選職稱的材料中,激勵教師投入學生項目教學創新指導工作中,鼓勵學生參加項目教學科技活動,大學生可以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項目,也可以由學生自擬題目,學院給予經費支持,并由教師指導,全過程跟蹤記錄和完善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科技活動項目要進行定期檢查和鑒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毅力和責任心。
3.2 以預研項目為實踐對象,建立學生多學科交叉知識體系
參數測試系統是自動控制系統實現功能的“媒介”上承執行系統,下饋控制系統,參數系統中的核心傳感器涉及到材料、力學、電學、計算機編程等多學科交叉,傳感器的設計手段包括先進設計技術、軟件模擬、實驗驗證等多方法結合,因此要以預研項目為實踐對象,建立學生多學科交叉知識體系,礦物加工學生的培養體系中所涉及的學科理論知識較為完善,但在實踐培養環節由于學生只有41學分實踐教育環節,如要達到社會企業和用人單位短時間內的崗位技能要求卻遠遠不夠,雖然理論知識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得到增強,但是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需要以預研項目為平臺,充分高效的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需求,建立學生完善的多學科交叉知識體系。樹立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自信和建立良好的協同創新能力,敢于開拓新的方向,利用好一切學習鍛煉機會,培養百折不撓的毅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創新特色
1)提出以預研項目為平臺,“學-研-產”相結合的新型構架的礦物加工過程參數測試課程項目教學法,優化該課程傳統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參與項目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創新性以及學以致用性。
2)結合傳統以閉卷考試的考核方式,以企業訂單預研項目為依托,專利、論文、競賽等形式為實踐考核指標,形成全方位的考核方式。
參考文獻:
[1]呂文豹. 教學實踐在高校教學中的重要性探討—以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6,32(16):273-275.
[2]聶軼苗,劉淑賢,牛福生,等.新形勢下礦物加工專業設置的思考[J]. 科技創新導報,2010(11):62-62.
[3]沈亮、劉令云,等. 礦物加工工程環境保護課程教學方法探索[J]. 廣州化工,2019(47):137-138.
[4]馬英強,謝材,李睿,等.工程教育背景下礦物加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與課程建設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8(22):81-83.
[5]劉令云,閔凡飛.礦物加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實踐[J].高等教育,2019(7):202.
作者簡介:
王超,男,1987.8,河南濟源,安徽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方向:流體機械與傳感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