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林
摘 要: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在我國的企業發展中已經全面普及,成為企業現代化發展的一個衡量標準。本文主要分析云計算技術的概念,分析其使用優點,從而探究虛擬化技術在企業信息化中具體的應用措施,旨在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讓企業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氛圍中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關鍵詞:虛擬化;企業信息化;應用
引言
在目前,已經有許多企業使用了信息化管理方式,加強了自動化辦公的投入,從而提升了經營管理的效率。其中,不能離開服務器的支持,若是使用專業機房,將會造成較大的資金支出,而使用云計算技術,不僅能夠減少資金的投入,還能有效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一、虛擬化技術簡述
虛擬化技術是計算機技術的一個分支,屬于資源管理類技術。虛擬化技術是一種將計算機內原本負責內存、存儲、服務器、網絡等部分的實體資源轉化為抽象資源進行整合利用的技術,虛擬化技術的應用打破了計算機運行過程中的壁壘,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使計算機資源不受物理形態、地理距離、結構的約束,提高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分析能力,為計算機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計算機服務。虛擬化技術與超線程技術并不相同,并非是在一個系統內指揮多個程序共同運行,而是跨越系統之間的障礙進行協同工作,使系統之間相對獨立又相互協作,進一步提高了對計算機資源的利用效率。
二、虛擬化技術與企業服務平臺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關鍵節點之一就是虛擬化技術,即利用虛擬化技術將所有硬件設備、服務器資源重新整合為一個集成度高的資源平臺,為企業各部門的工作提供資源服務。虛擬化技術影響下的企業服務平臺可以為企業提供硬件資源如CPU、存儲量上的重新分配,提供平臺訪問、調度、資源共享上的分配,為多用戶提供共同利用資源的服務,使企業的資源利用率得到切實的提高,減少企業在基礎服務器、平臺建設上的成本投入,因此,虛擬化技術是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重要的計算機技術。
三、虛擬化與云計算技術在企業信息化中的應用
3.1 虛擬化技術在企業信息化中的具體應用
3.1.1 轉變傳統服務器建設架構
在應用虛擬化技術之前, 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繞不開服務器建設,傳統豎井式服務器架構將企業應用系統與數據中心進行了捆綁,A系統只能使用A數據,A數據不能供應給B系統使用,每當企業要采用一個新的應用系統,都需要購買新的服務器、硬件設備,這種豎井式服務器架構極大地增加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成本,限制了企業信息化轉型的效率和成果,也使得信息部門的工作人員相較于數據管理人員更像是系統設備管理人員,并未真正發揮出信息化建設的優勢和作用。運用虛擬化技術,有效打破了應用系統與數據中心捆綁的豎井式壁壘,實現了數據的共享和流動,使企業形成了新的服務器建設架構,不必再因采用新的應用系統而投入成本購買新的服務器和設備,節約了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成本,推動了企業的信息化進程,為后續云計算技術的應用打下了堅實的結構基礎,提高了數據的分析處理、運算速度和資料的利用率。
3.1.2 提高企業數據平臺運行效率
在企業信息化平臺中運用虛擬化技術除了可以有效節約企業系統服務器等軟硬件數量外,還可以有效節約服務器的運行時間,例如,企業選擇購入一臺速度高、容量大、功能強的高端服務器供應系統運行,投入的成本可以沖抵8~15臺低端服務器,并且為企業提供這8~15臺低端服務器所不能提供的數據處理速度和分析能力,更有利于企業信息化建設;在節約服務器運行時間的同時,應用虛擬化技術還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系統的運行質量,利用多個相對獨立的操作系統,運行多個程序,實現超越超線程技術的系統運算,充分發揮資源共享和彈性供給的積極作用。
3.1.3 提高企業信息化體系的運維效率
企業在信息化轉型和建設過程中需要信息化系統支持多線程運轉、多系統操作來供應企業各個部門的生產經營需求,若企業的信息化體系出現運行卡頓問題、停機問題、維修問題,無疑會影響企業生產運營效率,為企業帶來經濟上的損失。運用虛擬化技術打破系統、資源之間的壁壘,有效使得服務系統內的同類型資源實現池化和備份,即使在服務器運行過程中某一系統、某一程序出現了問題,技術人員都可以通過FT(VMwarefault tolerance,虛擬機故障容忍)技術,使與主副本活動狀態、接受請求、服務信息、運行程序、任務變動都相同的次要副本成為活動副本,接收出現問題的程序在次要副本中繼續活動,保證系統的服務不會出現卡頓和中斷;或利用VMotion技術,使正處于運行狀態的虛擬機從一個服務器移動至另一個服務器繼續運轉,保證用戶接收到的服務不會受到影響,提高企業信息化系統運轉效率的同時,為故障系統運維提供空間。
3.2 云計算技術在企業信息化中的具體應用
3.2.1 利用云計算三種服務形式降
低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可以劃分為3種層次,IaaS(Infrastructure as a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分別代表用戶利用云計算技術的3種方式。例如,購買或租用硬件服務器、購買軟件個性化定制、租用軟件,可以充分滿足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不同程度需求,幫助企業規避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投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3.2.2 提高企業辦公管理速度
云計算技術常應用于企業辦公交流、業務管理部分,為企業辦公無紙化、虛擬化、共享化、即時化提供了技術支持。以企業辦公交流無紙化、即時化為例,我國大多數企業已經在積極引入應用軟件服務,有的是定制個性化軟件服務,有的是直接購買軟件服務與其他企業共享服務器等基礎設施和平臺。
企業用戶引入云計算技術后可以實現員工的即時辦公,不受PC端、筆記本、手機等終端形式限制,登錄賬號即可按需提取服務系統和資源進行辦公處理,提高了企業生產運營的效率和質量,節約了企業的行政資源,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3.2.3 提高企業信息化系統安全程度
云計算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應用和作用并不僅限于提高企業經營效率、降低企業成本等方面,在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安全上,云計算技術也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首先,云計算技術應用于企業信息化系統中,衍生出云安全的概念,即利用云計算技術龐大的用戶群,盡可能覆蓋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通過大量的客戶端對網絡中木馬、病毒、黑客攻擊形成的信息進行收集,形成相應的解決方案和預防措施,再借助云計算網絡發送給企業用戶,企業用戶即可在最短時間內了解網絡中的異常動態,并完成預防和防護動作,提高企業用戶信息化系統安全程度,降低企業用戶因信息丟失而導致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其次,在云計算技術應用的大環境下,網絡核對身份、進行數據加密的難度較普通環境下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形成了一個動態的、可拓展的、靈活的密鑰管理環境。
四、結束語
總之,在企業信息化中,使用云計算技術能夠更好地整合企業的工作,提高系統的管理效率,增強系統的可靠性,讓企業的信息系統的硬件資源可以虛擬化處理,讓網絡資源共享,充分發揮虛擬技術的效果,不僅能夠實現并發處理,還能讓企業在普及信息化系統的過程中減少了成本的支出,從而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暢鵬.虛擬技術在信息化機房建設中的應用分析[J].信息通信,2018(10):131-132.
[2]李柏. 云計算技術在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分析[D].北京郵電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