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豪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收入的提高以及精神生活的不斷追求,旅游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重慶作為當前的網紅城市之一,游客量與日俱增。面對如此大的發展浪潮,作為本土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就成了輸送旅游管理相關人才的最佳選擇之一。本文結合GM職院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現狀,找尋專業對接產業中存在的部分問題,提出部分解決對策。
關鍵詞:現狀;存在問題;對策
近年來,重慶市旅游業市場發展迅速。隨著抖音等短視頻爆發,重慶、成都等地成為網紅打卡城市,進一步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據相關機構初步統計測算,2018年1—12月重慶市接待境內外游客59723.71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344.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13%和31.32%。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88.02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218989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28%和12.44%。出境旅行社組織出境旅游201.66萬人次,同比下降2.25%,其中:出國游173.07萬人次,同比下降3.23%;港澳游21.93萬人次,同比增長1.99%;臺灣游6.66萬人次,同比增長11.96%。
GM職院作為本土老牌職業院校之一,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其財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經過多年的建設,在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和社會培訓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專業與產業相結合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與產業結合模式,但尚有部分不足仍需加強建設。
一、存在問題
1、學生角色定位偏差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眾化的普及,大學生進入高等學府的門檻已經變相的降低。尤其是進入高職院校接受再教育的學生其高考分數基本在350分以下,高職大學生的理論知識已發生“質”的變化。高職院校的辦學目的是為企業提供具有職業技能的基層工作者,而不是人們所認為的精英管理層。在學生實習教學過程中,企業給學生提供的工作崗位一般是在旅游服務行業最前線,如旅行社的接待、咨詢、銷售,酒店的迎賓、服務員、傳菜員、PA等崗位工作。而學生的自身角色定位與現實的偏差在短時間內很難從思想上轉變過來,對崗位產生不滿、抱怨,甚至產生抵觸情緒,逃避實習。這不僅影響了教學成效,還會使一些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產生懷疑,有時還會給院校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2、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設施設備相對匱乏
教學設備是輔助日常教學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學設備的先進與否直接影響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動手能力。目前,我院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設備較為匱乏,從而造成在實踐教學中動手操作時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模擬操作環境,不能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當學生走向實習崗位獨立工作時,其生疏笨拙的服務技能在工作崗位上顯得漏洞百出,不能滿足旅游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3、師資隊伍缺乏實踐
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大都是從學校到學校,有學歷,有一定理論知識,但缺乏行業的實踐工作,缺乏過硬的行業崗位技能,與行業企業的聯系較少少,行業的影響力也相對較弱。而旅游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它的實踐性、經驗性的特點特別突出,因此師資隊伍的實踐能力不足,制約著旅游管理人才培養。
4、校企合作層次深度不夠,缺乏多元化
從本專業來說,目前主要是把學生教學實習作為校企合作方式,在其他合作模式上很少進行探索;在合作單位的選擇上,由于旅游專業的特殊性,旅游景區、旅行社等企業很難一次性招收大量的實習生,因此造成只有酒店方向選擇的局限性。從企業來說,在參與校企合作上,大多數企業缺乏激情,特別是忽視了企業參與學校人才培養的這一任務,學校的單方面積極往往難以達到雙贏的效果。從學生方面來說,部分學生單純地把實習當成教學作業來完成,缺乏自主能動性,且對用人單位、地理位置、薪酬、工作機制等挑剔。
二、對策建議
1、轉變學生角色認知
引導學生要正視日常教學及實習,激勵學生進一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磨練意志和培養心理承受能力。同時還可以采用往屆實習生經驗交流會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旅游業發展前景,把握旅游業發展的信息前沿,及時調整自己對社會的認識和自我定位,為走出校門參加工作打下良好的社會基礎。
2、加大教學設施設備投入
旅游管理專業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專業,現在的旅游市場以逐漸從傳統模式轉為“互聯網+”模式,設施設備的更新換代更利于教師及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練習。比如3D導游基地實訓室的建成,能讓學生擺脫書本,從虛擬旅游場景中體驗如何介紹景點、如何帶團。而像旅游電子商務類軟件、酒店類操作軟件,可以借助機房利用部分互聯網免費軟件及校外實訓基地,節省部分教學建設開支。
3、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現如今,旅游與國民生活及鄉村、健康、養老等重點領域的“+”已成為新的發展熱點,旅游業搭乘“互聯網+”的快車,將不斷改寫傳統旅游格局。從當前旅游行業發展前景來看,教師僅靠書本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已無法達到培養適合旅游企業所需旅游人才的標準。本專業的發展離不開扎實理論知識,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能型教師,也就需要安排專業課教師到對口的旅游企業掛職鍛煉,達到既能言傳也能身教。
4、探索多樣化的校企合作方式
現目前我院旅游管理專業實訓基地主要集中于北京、福建、廣州、重慶等地的星級酒店。在“十二五”期間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態勢良好,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業態、新亮點,從重慶市鄉村旅游市場發展現狀來看,旅游管理專業也可組織部分學生前往鄉村旅游點開展教學實習。重慶擁有得天獨厚的溫泉資源及長江三峽,造就了溫泉酒店業和游輪業的快速發展,可以與此類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鼓勵部分學生前往實習。此外,隨著旅游電子商務的興起,各類新興旅游企業應運而生,也可與此類企業建立聯系,力爭讓少量學生前往實習。
參考文獻:
[1]羅杰.高等院校旅游職業素質教育的缺失與培育[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
[2]黃海燕.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現狀與提升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