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赫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金融系統逐漸改革的情況下,企業當下急需做好融資管理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融資管理有一定的難度,企業需要運用科學有效的融資管理方式,逐步地改善融資管理的規章制度,吸取優秀的融資管理思想,將其落實到企業管理的活動中。本文主要針對金融體制深化改革視域下企業融資管理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對企業融資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并根據存在的問題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企業;融資管理;問題;對策
企業在發展中融資是最基本的一項經濟活動,通過融資企業能夠取得發展中所需要的資金。我國金融市場在經濟系統深化改革的情況下也逐步的完善,但是還有部分企業出現融資困難風險較大的情況發生。如今,在金融體制變革的背景下,企業面對存在的種種問題使企業融資的難度以及風險更加嚴重化。所以,想要解決企業融資難風險大的問題就要增強企業融資管理措施,對企業能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下面針對如何處理企業融資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融資管理給企業帶來的作用進行具體地研究。
一、企業融資管理的重要性
企業經營發展與資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比如企業在生產成本支出方面、人工勞務成本的支出以及各種物資的購入和固定成本的開銷都離不開資金的運轉,而且企業在進行投資時也離不開資金的撐持,準確的說,企業沒有資金運轉企業的經營就無法持續下去。在目前經濟市場系統下,企業的競爭力也含有資金的因素,企業的資本越雄厚,在市場競爭中常常就會占有相對的優勢。但是企業自己可以周轉使用的資金是有限的,如果周轉資金不充足的時候,企業就需要融資。在融資中企業是需要支付部分成本費用才可以取得所需用的資金。然而企業融資如果不能進行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出現融資成本過大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發生,甚至還可能出現融資風險。這樣不僅會影響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甚至還會使企業沒有辦法正常經營下去。企業的經濟活動中最基礎的經濟活動就是融資活動,然而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部分又是融資管理。在目前經濟系統改革的背景下,我國金融機構的變革也在逐漸地向前推進,這也正符合我國目前企業融資管理新提出的要求。在改革的背景下,企業將融資管理工作做到最好,才可能減少企業的融資成本,避免融資風險的發生,從中取得企業經營所需用的資金,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二、企業在融資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一)企業管理制度較為落后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管理制度方面相對較為落后,很多企業領導把精力以及資源都投放在提高經濟效益以及服務質量方面,而疏忽了企業的內部管理,對企業的融資管理意識也比較缺乏。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尤其中小型企業認為融資就是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取得企業進一步發展需用的資金工具。因此將企業融資誤認為是融資自己的事情,導致企業忽略了融資的管理。企業的管理體系在各個方面也都較為落后,需要改進的地方也比較多。然而有些企業關于融資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也有所了解,但是企業的管理制度制定的不夠成熟,管理者對融資管理經營活動開展時,沒有可靠的依據也沒有具體的管理制度,導致融資管理活動不能有序的進行下去,因此也很難將企業融資管理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二)缺乏融資途徑
企業之所以在選擇融資途徑方面比較困難,其主要原因是企業在建立資金方面還不是很成熟,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企業融資路徑的門檻相對來說有點高,一些中小型的企業沒有辦法使用融資途徑進行融資。其次是一些融資路徑需用的成本比較高,單從經濟利益來說,企業一般也不會使用較高成本的融資方式去融資。最后我國目前還有一些企業對信用管理方面有所忽視,導致跟金融部門沒有樹立友善的合作關系。這些原因制使企業缺少融資途徑。
(三)缺少恰當的融資行為
企業缺少合理的融資行為首先是企業在進行融資活動的時候,融資方案沒有科學合理的設計,對目前擁有的融資途徑沒有將融資方法進行科學的分析,使企業花費更多的融資成本。其次企業的融資活動和發展策略沒有進行很好的配合,融資活動開展之前對企業的未來發展以及經濟事項沒有做出周全的計劃,企業只能盲目的進行融資,這樣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沒有任何意義。
(四)企業融資效率不高
目前我國企業融資市場下,融資效果都不是很好,導致融資效率不高的原因首先是借貸審核方面,借貸審核的時候一些金融機構常常看重的是企業的原本規模,規模較大的企業在借貸的時候就會比小規模企業容易得多,這點對企業融資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其次企業融資需要辦理的手續相對來說較為復雜,開展融資活動需用的時間也比較長,融資時間較長加上復雜的辦理手續,還有較高的融資成本,而且企業還未必在一定的時間內獲取需用的資金,這些企業在融資中都會有一定的風險。
三、企業出現融資困難的原因
(一)企業本身的原因
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一方面是企業自己的資金不是很雄厚,在金融機構沒有抵押的能力,企業自身的經營標準又低于銀行的貸款標準,所以企業融資就出現困境。另一方面,我國中小型企業的每項能力都比大型企業要薄弱,比如經營管理方面或者抗壓風險等等都沒有大型企業所具有的實力。中小型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也比較欠缺,生產設備以及后續發展和產品提升方面都較缺乏。另外企業在經營管理以及人力資源方面有所局限,使企業在資金管理方面不夠正規,沒有完善的財務體系。主要是企業的資本運轉不能及時得到全面的反饋,對資產評價也很少,使企業不能正常通過抵押的方式進行貸款。另外一個因素是金融機構不能通過其他方面途徑對企業財務進行評估,因此企業在銀行機構貸款有一定的困難。
(二)金融制度因素
企業在融資途徑中,市場經濟不是很成熟使企業融資制度不夠健全,市場結構又比較簡單,交易的品種還要進一步提高,使企業沒有辦法在市場建立籌備資金,從而使企業在融資上較為困難。另一方面在金融系統中,也缺少中小商業銀行。目前在鄉鎮雖然成立了村鎮銀行和小額貸公司,但是由于規模以及數量等都有所控制,使企業在融資時缺少默契?,F在雖然國家給出了相關的融資政策,但實際中還是有擔保困難以及貸款困難的現象存在。
(三)外界因素
目前國家雖然頒步并實施了《企業法》,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沒有真正的實施策略,缺少相符合的法律。比較明顯的問題是擔保機構不夠完善。一些中小型企業起步就比較晚,而且資金也比較薄弱,使企業的實力就受到了控制,幾乎找不到能夠擔保的企業,使之沒有辦法進行貸款。另外,還要提高國家政府的支持度,目前雖然成立了扶持企業的發展,但整個制度還不是很成熟,服務系統不夠完整,在融資活動中要進行評估及登記,從而提高融資成本。
四、解決對策
(一)提升管理能力
如今,想要提高企業融資管理的有效性一定要提高企業的管理能力。首先要提高企業管理層對企業融資管理的意識,讓企業領導了解融資管理的重要性,從而減少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融資發生的風險。其次要將企業的管理體制進行完善,成立崗位責任制,確立每個崗位成員的具體職責,減少融資管理中出現責任不明確的情況。最后提升企業融資管理者的職業素質,正確掌握我國目前的金融狀況,對融資管理的觀念以及融資管理的技術進行優質的培訓,進而提高融資管理的效率。充分發揮融資管理的作用。
(二)開拓融資途徑
開發企業融資途徑能夠很好的提升企業融資管理工作,成立穩定的融資途徑,才能夠將企業融資困難的情況給以解決。首先企業排除向銀行機構借貸以外要主動體驗各種融資的路徑,包括股票債券等等。使企業融資途徑形成多樣化,避免使企業在融資途徑中遇到障礙的時候不能進行融資的情況。其次企業還要積極地維建自己的信用,樹立相關的規章體制,使企業中不要出現違信的情況發生。而且企業一定要和金融機構建立較好的合作關系,才能使之長期的進行合作,確保企業想要融資的時候,金融機構能夠為企業提供其金融服務。
(三)制定良好融資策略
制定良好的融資計劃能夠給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具體措施首先要將企業融資與未來的發展部署互相結合到一起,對企業未來的發展目標開展融資活動,最終使企業融資的活動和企業發展目標能夠相符。其次企業在制定融資計劃的時候,要對各個方面進行綜合的考慮。要考慮企業融資的重要性和需用具體的資金進行斟酌,還有就是要把企業現在的資金情況和融資以后的經濟效益進行衡量。最后一定要考慮融資計劃中所要出現的風險。將這些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才能夠讓企業減少不必發生的融資狀況,讓企業在融資以后能夠盈利,提高經濟效益并歸還債務減少融資中的風險。
(四)提升融資效益
想要提高企業融資以后的經營效益首先金融機構要對企業的信用進行衡量,打破以往對企業的規模為基準的衡量條件,衡量企業的信用為企業辦理審核借貸。同時還要將企業融資的可行性以及收益水平等等進行綜合考慮。其次要改進企業的融資手續,將企業融資的環節簡單化,可以運用先進的大數據技術成立融資信息的系統,以此來提高融資效益,為企業融資減少時間。最后要將有關的法律法規制度進行有效地完善, 利用法律監督來確保企業融資活動的正規化。
(五)將企業全面加強融資管理
目前在金融體制改革下,企業對金融管理所帶來的價值要有足夠的認識,從而發揮出本有的作用,對自己的管理要逐漸的進行優化,從而提升融資管理能力以及融資中抵抗風險的能力。第一企業領導要對其管理能力有所提升,對融資管理方面的知識要進行系統的學習,系統的研究融資管理制度,建立成熟的員工崗位責任制度,在各個方面了解企業內部的崗位職責和權利,減少融資管理活動時出現的混亂現象。對融資的管理者進行綜合能力的提升,增強整體的認識,企業的管理者經過系統的培訓和學習以后從而提升企業的管理質量,進而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第二,企業將個人的具體情況以及經濟狀況相結合,逐步地開拓融資的途徑,將融資方式不斷地成熟起來,比如民間融資、銀行貸款以及股票等建立多種融資途徑。逐漸地將企業的信譽提升,給企業進行融資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與金融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確保融資穩定進行。第三,想要提升融資的效率,就要經過不同的方式,比如大數據技術等等建立成熟的融資體系,真正的提升企業融資效益,減少融資時間。
(六)完善企業資本構造
目前企業在融資管理中最關鍵的部分之一就是完善企業的資本構造。企業擁有科學的資本結構,才可以使企業有效地進行發展和管理,才能進一步的減少融資風險,確保融資活動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建立完善的資本結構首先要保證企業中的債務在資本構造中占有安全的比例,才能減少債務過多造成的風險。其次要進一步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能力,運用財務管理是方式操控企業的資本構造,對財務報表要加強進行分析,爭取第一時間發現其中所存在的風險,并且做好相關的防范設施。
結束語:
在金融體制深化改革視域下,企業要想把融資管理工作有序進行,就一定要把融資管理水平進行有效地提升,對企業管理者進行系統性的培訓,將各個方面的制度進行完善,確保企業融資管理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與此同時,還要不斷的開展企業融資的路徑,將企業融資計劃進行改善,從而提高融資的效率和質量,減少融資風險,提升企業融資效益,從而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潔.金融體制深化改革視域下企業融資管理對策探討[J].生產力研究,2012 (04).
[2]樸城淑.企業融資管理若干問題研究[J].中國經貿,2015(01).
[3]黃國強,吳淑英.新形勢下企業融資管理的有效途徑探討[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利一技財經,2012(05).
[4]沈愛萍.有效提高企業融資管理的對策探討[J].財經界,2015(14).
[5]章安強.企業融資管理若干問題探討[J].數字化用戶,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