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霞
【摘 要】文章以航空發展趨勢理論、運輸費用及運輸發展階段為基礎,從航空貨運、客運、國際運等角度,對我國航空運輸業發展形勢進行分析和判斷,由并此可知我國航空運輸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且未來幾十年會保持較高增長。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種快速發展會產生很多不利影響,為此應采取對策確保我國航空運輸業取得長遠發展。
【關鍵詞】航空運輸;未來發展;影響;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5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9-0045-02
“十二五”規劃是我國改革不斷深入、經濟發展模式發生變化、經濟結構優化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民航發展的全新時期。從國際角度分析,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國際經濟和文化交流增多,國際空運市場發展空間廣闊;從國內情況看,現階段是我國進入小康社會的關鍵期,區域發展戰略不斷深入,與民航關聯的產業在不斷提升和發展,這些因素均為航空運輸業發展奠定基礎。同時,我國航空運輸業發展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發展保障能力與協調能力都不高。國際對行業環保重視度不斷提升,航空運輸業節能減排工作壓力更大,標準要求越來越高,使得我國航空運輸未來發展面臨較大壓力。
1 航空運輸業發展趨勢的確定
1.1 依據運輸理論確定發展趨勢
在工業化發展初期與中期,主要以海運、鐵路、水運和公路等運輸方式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到了工業化發展后期,航空運輸成為經濟快速發展的推動性因素。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不斷深入,航空運輸與國際貿易空間廣、距離長、時效需求高的標準相適,因此航空運輸必將成為經濟發展的內動力、國際經濟城市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1]。
1.2 依據運輸費用確定發展趨勢
在我國,航空運輸是較高端的消費方式。將航空運輸視作產品,其需求空間非常大,如果適當降低航空票價,有望使運輸量大增。我國地面交通非常便利,受地理條件、人口分布、地域經濟等因素影響,人們出行時往往選擇實惠的出行方式。因此,研究我國旅客及其運輸需求時,需要將航空運輸費用作為一項重要因素進行研究和分析。2001年,我國居民乘坐飛機出行單次費用為全年消費總額的1/3,到2010年這一比例下降至1/10。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單次乘坐飛機費用占家庭全年支出的1%。可見,我國人均收入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時我國航空運輸業仍存在非常大的發展空間[2]。伴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更關注時間成本,對于航空運輸需求也不斷提升,可見我國航空業未來將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這種發展態勢是在國民經濟不斷增長、產業不斷優化、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生活生產方式發生重大轉變等因素驅使下實現的。
1.3 依據發展階段確定發展趨勢
對我國航空運輸發展階段進行判定,是全面了解我國航空運輸業發展的基礎,也是預測航空運輸業未來發展、合理設計發展目標的前提條件。一些發達國家的民航運輸業發展起步較早、歷史悠久,在經歷初期和發展期后,這些國家的航空運輸業進入成熟階段,不管是在法律規定、體制結構,還是運行管理方式,都遠超我國。所以,西方發達國家的航空運輸發展史對于判斷我國航空運輸業當前所處階段具有一定的借鑒性和參考性。結合航空運輸發展的周期性,確定我國現階段航空運輸正處于高速發展期。
2 針對航空運輸發展趨勢采取的應對策略
2.1 結合所處發展階段采取不同的碳中性增長對策
國際民航在第三十七屆大會中極力推行碳中性增長,確切地說就是全球航空運輸排放量與2005年相比達到零增長。結合以上分析,在以往數十年間,我國國際航空運輸從緩慢發展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各民航強國的國陸軍際航運已開始進入低速發展,除此之外有些國家的航運業還出現衰敗趨勢,我國航空運輸內需是國際航空運輸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與動力保證。從最近20年各國國際航空運輸總量的發展情況看,以碳中性參考年份2005年為準,在此年限之前的10年里,我國國際航空運輸量始終隨全球國際航空運輸的快速增長而不斷增長。因為我國航空運輸業的發展起點較低,并且還處在發展初期,而發達國家的民航空業輸已進入發展成熟階段,所以我國航空運輸業增長速度遠高于發達國家的民航業。2005年之后,我國國際航空運輸得到國內需求大力支持,國際航空運輸量增速呈高速發展趨勢;此時部分發達國家的民航國際航空運輸量增速明顯降低,英國、德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家航空運輸量降低5%左右,美國和英國增速僅為2%,只有韓國處于快速增長狀態,日本、澳大利亞與英國還產生零增長與負增長的情況。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新興國家的航空運輸業處于快速增長時期,這與一些老品牌的民航強國航運業增速慢形成了明顯對比。從對公民出行自由選擇權來看,需維護新興國家航空運輸增長[3]。要想有效實現全球航空運輸碳中性目標,需重點從航空運輸需求飽和且降排技術水平高的民航強國入手。
2.2 結合能源具體需求降低環境危害影響
我國“十一五”計劃以來,航空運輸能源損耗情況整體保持下降態勢,但未來我國航空運輸業并不會因能源消耗總量降低而降低。雖然我國民航公里消耗呈逐年下降趨勢,但這與各航空公司機隊更新有關,其未來節能減排潛力及空間非常有限。現階段,煤油仍是航空運輸的主要動力燃料,可見未來航空運輸能源下降空間與幅度非常有限。結合國際航空組織單位燃油降低1.5%的高標準,未來我國航空運輸能耗增長,將在我國國際航運總周轉量與國際空運周轉量增長率基礎上分別降低1.5%左右[4]。
除此之外,航空運輸業快速發展同樣對周邊環境產生不利影響。例如,運輸需求的不斷增大促使機場進行擴建或新建,由此占用很多耕地和其他生活性用地,對當地居民正常生活產生影響,同時還對本地生態環境及水文情況產生危害;航空器和地面勤務車排放的氣體會造成大氣層溫室效應;機場數量、規模增大,飛機起降次數增多,必將形成嚴重的航空噪音污染。我國未來航空運輸要想持續高增長,需采取策略應對能源需求壓力及環境污染,有效降低負面影響。從全局進行合理規劃,把資源優化、保護環境合理融入規劃,對通航作業需求和航空運輸進行深入細致研究,確保民航系統供應量。在此情況下,對能源系統、飛機發動機節能技術進行研究開發,加強研究與應用全新生物燃油、飛機噪音相容等,有效實現以人為本、高效、綠色的航空運輸業可持續發展。
3 結語
總體來說,我國航空運輸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未來也將處于較高增長態勢。當前,航空運輸不僅能夠促進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并且還能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增大國際貿易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加強認識及科學分析這一發展趨勢,可以對我國航空運輸未來發展進行規劃和指導。同時還要清醒地認識到,航空運輸需求、規模不斷增大,與資源環境擔負能力不足相矛盾,這一矛盾的長期存在會對我國航空運輸未來發展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礙。未來,我國民航企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緩解能源需求壓力,充分應對環境污染問題,不斷挖掘內需空運需求,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從而確保我國航空運輸穩固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崔婷.我國航空運輸戰略規劃演化歷程的比較分析與最新趨勢[J].綜合運輸,2015(10):38-43.
[2]范方超.我國航空運輸業綠色發展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4.
[3]戈銳,范幸麗,張瑋.我國航空貨運市場發展趨勢探析[J].綜合運輸,2014(4):37-41.
[4]李艷華,趙黎明,馮斌.基于國際比較的我國低成本航空發展前景預測[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9(5):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