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于蘭
靜脈血栓栓塞是癌癥常見的并發癥。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動脈栓塞(PE)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癥。靜脈血栓栓塞通常會引起患者出現靜脈曲張、下肢疼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甚至有可能導致死亡[1]。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在婦科癌癥中發病率較高。這三種癌癥對我國女性的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據報道,惡性腫瘤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癥(VTE)發生率顯著高于非惡性腫瘤患者[2]。目前,有關婦科癌癥患者并發VTE的文獻不多,本文分析本院收治的190例婦科癌癥患者并發VTE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間共進行婦科癌癥手術19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年齡25~80歲,平均(50.52±10.13)歲。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94例)和對照組(96例),納入標準:(1)病例檢查確診為婦科癌癥患者;(2)臨床信息完整;(3)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調查。排除標準:(1)婦科良性腫瘤合并靜脈栓塞者;(2)有嚴重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或有血栓相關疾病病史;(3)有較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4)資料不全者。其中宮頸癌65例,卵巢癌65例,子宮內膜癌60例。按國際婦產科協會FIGO 2009年婦科腫瘤分期標準劃分為I期、II期、III期,分別有70例、109例、11例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病因狀況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收集對照組資料,包括年齡、BMI指數、吸煙史、化療史、合并癥(高血壓)、手術時間、手術后下床活動的時間、術后DVT發病率、DVT分級等。將對照組再分為DVT組和正常組。收集實驗組年齡、術后DVT發病率、DVT分級等。(1)DVT預防:對于觀察組給予DVT預防措施,對照組術中、術后給予常規治療與護理,如:①及早診斷,深靜脈血栓高危因素評價高風險患者及手術后出現大腿根部或者小腿三頭肌壓痛時及時采取D-二聚體監測,必要時B超篩查;②基于間歇性亞血栓預防系統II型治療,30min/次,2次/d;③通過穿戴醫療彈力襪預防治療間歇性氣壓血栓;④對于確診為下肢靜脈血栓的患者給予華法林和肝素治療。(2)DVT評估:手術后進行組間患者靜脈血栓情況的統計,分為I級:下肢在重垂時不舒適。淺靜脈曲張,踝部輕度腫脹;II級:皮下組織出現纖維化,足靴部位皮膚色素沉著,但無潰瘍,長久站立會出現脹痛,患肢出現中度腫脹;III級:站立后出現疼痛甚至腫脹,淺靜脈出現曲張較為明顯,足靴部位有廣泛性色素沉著。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以n或%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血栓情況比較[n(%)]

表3 婦科惡性腫瘤術后DVT單因素分析[n(%)]
DVT是一種具有潛在危險的血管性疾病,由于發病隱匿易被忽視而產生嚴重的并發癥。婦科手術是DVT高危因素。婦科癌癥手術易導致DVT的首要原因是臥床、脫水以及腫塊壓迫從而導致血液流動緩慢甚至受到阻礙[3]。因為手術范圍大會導致血管壁損傷、暴露出血管內皮下的膠原,從而更易導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化。目前國內部分婦科手術后并發深靜脈血栓并未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
3.1 DVT危險因素分析 目前公認的血流緩慢、血液粘稠度大、血管內皮損傷是引起DVT的高危因素。肥胖、高血壓、高血糖患者的血液內糖分含量偏高,血液粘稠度大,更易導致血栓。腫瘤等原發性疾病可以自己激活人體凝血系統,此類患者血栓發生率顯著升高。本資料 分析顯示,高血壓是婦科癌癥術后DVT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研究顯示婦科癌癥手術后并發下肢DVT,高血壓是術后DVT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4]。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隨著血小板活性的增加,更易導致血栓[5]。手術時間的持續延長是婦科癌癥術后危險因素之一。據報道,腹腔鏡手術持續時間>1h術后并發血栓的可能性是手術時間<1h的1~2倍[6]。婦科癌癥手術是在盆腔深部進行,靜脈叢多且管壁較薄,更容易出現瘀血。本資料表明,術后臥床時間延長也會增加術后發生DVT的風險。有文獻報道,術后臥床>7d更易導致深靜脈血栓的發生[7]。主要原因是臥床時間過長導致血液循環緩慢,血小板凝集造成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進而導致血小板活化,進而激活凝血,導致血栓的發生。
3.2 DVT干預措施 研究表明,患者術后臥床期間抬高下肢15°~30°,有利于下肢靜脈回流,減少水腫的發生[8];術后早期活動,腿部肌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形成回流。術后早期患者依靠護理人員的指導,進行康復訓練,屈伸活動,從而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給患者用藥時盡量采用患肢遠端淺靜脈給藥,這樣血栓部位可以直接獲得藥物;另外患者注意食用低脂肪、富含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的食物,從而避免血液粘度增加,預防疾病加重。最后醫護人員要求每班測量患者的大腿周徑,同時注意觀察患肢周徑及皮膚顏色、溫度變化。臨床上可以從減少血液凝集和促進血液循環來預防和治療婦科癌癥術后并發DVT,從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對于DVT患者而言,積極配合治療,加強患者對護理干預的了解,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恢復。本資料結果顯示,高血壓、手術時間、術后臥床時間與婦科癌癥術后并發DVT密切相關。術后并發DVT對于婦科癌癥患者的預后存在不良影響,臨床上通過術后調整到合適的體位、早期活動、用藥和飲食上的措施減少DVT的發生。盡早發現DVT并且給予及時的干預措施,有利于改善DVT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