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緒坤 姚斌(通訊作者)
(1湖北省恩施州中心醫院 武漢大學恩施臨床學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2湖北省恩施州中心醫院 武漢大學恩施臨床學院健康管理中心 湖北 恩施 445000)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屬于免疫性疾病,會累及多系統多器官,主要癥狀為發熱、皮損、腹脹和關節腫痛等。SLE患者血清中含有抗核抗體(ANA)等多種自身抗體,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水平一般會出現異常[1]。因此,本文選取SLE患者和健康體檢者各50例為研究對象,對ENA抗體和體液免疫檢驗的結果進行分析探討,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的受檢者均是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50例SLE患者以及50例健康體檢者,且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50例SLE患者為觀察組,男女比例為29:21,年齡在19~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18±3.28)歲;5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7:23年齡在20~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42±3.17)歲,兩組基本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采取所有受檢者清晨空腹4.0mL靜脈血,分離血清后放置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貯存,抗SSB、抗Sm、抗nRNP等抗ENA指標通過設備為亞輝龍TenflyAuto的免疫印記法進行檢測,各血清免疫指標在生化分析儀AU5811釆用免疫比濁法測定,各檢驗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開展質量控制,準確記錄測驗結果[2]。
觀察記錄兩組受檢者的IgG、IgA等血清中的體液免疫指標,并記錄ENA抗體和體液免疫指標的陽性例數。
采用SPSS20.0進行分析,以t、χ2檢驗所得計量、計數數據,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IgG等體液免疫水平差異顯著,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體液免疫水平比較(±s,g/L)

表1 兩組體液免疫水平比較(±s,g/L)
組別 IgG IgA C3 C4觀察組 20.92±2.30 2.85±0.74 0.62±0.27 0.19±0.03對照組 10.79±2.63 1.89±0.40 1.37±0.31 0.30±0.06 t 15.208 5.726 9.316 7.146 P<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患者IgG等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除nPNP外,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相關指標陽性檢出率對比 [n(%)]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發病后,會累及患者全身多個系統功能,發生關節疼痛、發熱和皮膚紅斑等。為了給予SLE患者有效治療,需對其進行有效檢測,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有效恢復,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3]。相關報道顯示,SLE患者體內生成的抗體會和抗原結合,繼而生成免疫復合物和激活補體,同時,可消耗一些抗體成分,使患者機體呈現免疫激活狀態,從而使得SLE患者的C3、C4水平比健康人群低[4]。另外,SLE患者機體的免疫被激活后,會使得B淋巴細胞增多,以致患者體內的IgG、IgA等抗體水平被刺激和增加[5]。在本次研究中,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C3、IgA等各項ENA抗體和體液免疫指標的陽性率均要高,且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通過ENA抗體和體液免疫檢驗能夠有效鑒別SLE患者和健康人群的相關ENA抗體、體液免疫指標差異。
因此,對于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應進行ENA抗體和體液免疫檢驗,以便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有效依據,從而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有效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