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信息中心課題組
“中國·杭州經濟活躍度指數”計算結果顯示,杭州經濟活躍度整體發展態勢良好,數值呈逐年上升態勢。針對現存問題,需創新扶持方式,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引導創業投資,支持科技金融集聚發展;保障引育配套服務,吸引人才安居樂業
杭州通過深化“八八戰略”、推進“三化融合”,正在努力打造創新活力之城。為準確評估杭州市經濟活躍程度,杭州市信息中心(國家發改委互聯網大數據分析杭州平臺項目二期)整合運用政務數據、互聯網數據及專業機構共計約228萬條數據,對杭州經濟活躍度進行深入研究。大數據分析發現,2016-2018年杭州經濟活躍度整體呈上升趨勢,發展態勢良好。但是,企業研發投入缺乏長效驅動機制、上市公司市值縮水明顯、人口紅利正逐步消退。
“中國·杭州經濟活躍度指數”計算結果顯示,杭州“經濟活躍度”整體發展態勢良好,數值呈逐年上升態勢。
企業活躍度各項指標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新增企業數量三年內呈穩步上升態勢,從2016年一季度的26084家增加到2018年四季度的73306 家。2018年前三季度雖有小幅震蕩,但同比提升29.9%,說明市場活力十足。
企業研發投入指標受企業經營模式的影響,在2016年、2017年第四季度呈下降態勢。2018年是創新驅動紅利深度釋放的一年,4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的7項減稅措施中有5項與鼓勵科技創新直接相關;“中興芯片”事件使企業直面自身核心技術短板、意識到研發創新的重要作用。在多方面因素的合力作用下,2018年企業研發投入增長明顯。

圖1 中國·杭州經濟活躍度總分走勢圖
消費和投融資在過去的12個季度中總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第一季度出現峰值。
2016-2017年境外企業總投資額保持平穩,略有起伏;2018年第一季度猛增至492.3億美元。究其緣由,一是眾多大項目在該時間段紛紛獲批,帶動境外投資迅猛增長,吉利集團以39.33億美元并購沃爾沃集團、國新國同以3.66億美元并購西班牙瑞迪克斯燃氣公司、萬向A123系統公司投資2.98億美元設立捷克公司等大項目獲批。二是高端產業跨國并購成為對外投資的主流,企業跨國并購占對外投資的比重從不到10%增長到50%以上。
科技金融領域投融資逐年上升,且增速加大,但2018年三、四季度下跌明顯。越來越多的金融資源聚集于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互聯網金融等新興科技產業領域,但受國際金融環境和中美貿易談判等綜合因素影響,2018年各季度間呈現大幅波動。

圖2 企業活躍度二級指標走勢圖

圖3 消費投融資二級指標走勢圖

圖4 人口創造力二級指標走勢圖

圖5 城市活力二級指標走勢圖
人口創造力指標總體呈現出上升且增速加快的趨勢。
人口質量紅利即本科及以上高學歷人才數量逐年上升,在2018年出現大幅增長,達到8.37萬人。高層次人才引進指標逐年走高,2018年杭州在眾多優質的人才政策合力作用下,高層次人口引進量實現快速增長。
城市活力指標從交通、旅游、出行、環境和信用評價等維度反映地區的城市活躍度。杭州交通發展指標連續三年呈上升趨勢且增速穩定。旅游吸引力指標呈顯著季節性波動態勢。空氣質量指標受季節因素影響呈現周期性波動,小幅波動上升。杭州信用評價指標全國排名①圖5中信用評價曲線由月度信用評價排名數據取均值并加權計算后得到。在2017年整體保持平穩,其中8個月居第四位、3個月居第五位、1個月居第六位,2018年第三季度則升至第三位。
綠色出行方面,新能源汽車上牌數量占比不斷攀升。2017年8月13日杭州正式實施《2017-2018年杭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后,該指標在2017年第四季度出現峰值。2018年前三季度較前兩年同期提升59.1%,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提升明顯。而2018年第四季度受市場流傳新能源補貼政策即將降低和年底市場購車需求提升疊加影響,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達到近三年最高水平。
企業研發投入缺乏長效的引導機制。研發投入是創新的重要動力來源。2018年“中興芯片”事件的發生為各大企業敲響了“警鐘”,加大研發投入成為企業的共識;同時國家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把“真金白銀”留存在企業,為企業的創新發展再添動力,企業研發投入占比快速提升。但是,減稅降費政策尚不能解決企業研發創新的根源性問題,杭州創新動力的長效機制亟待建立。
上市公司市值縮水尤為明顯。杭州上市公司平均市值波動較大,2016年與2018年相對較低,尤其在2018年市值逐季度不斷走低,上市企業平均市值較2017年蒸發14.4%。究其緣由,從經濟宏觀面上來看,市場外部中美貿易摩擦暫未達成協議,存在經濟增速放緩預期;市場內部存量資金博弈,金融去杠桿、實體去杠桿引起市場流動性缺乏。從企業微觀層面來看,一段時間內企業過度投機的商業行為在經濟放緩期逐漸暴露。
人才數量波動人口紅利有所消退。杭州市常住人口凈流入量增速在2017年有較大提升,2018年出現近三年最小增速。人口老齡化程度逐年加深,截止到2018年由2016年的21.7%上升至22.6%(2018年數據未公布,所用數值為2014年至2017年的推算結果)。可見,人口紅利的消退正在逐步顯現,常住人口增速的放緩值得關注。
創新扶持方式,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引導企業建立長效研發投入機制,一是加大政府首購和訂購創新產品的力度,發揮高端智能裝備首臺突破、新材料首批次、首版次軟件專項作用,促進創新產品市場化應用。二是鼓勵行業領軍企業聯合中小企業和科研單位共建高水平研發機構,加快技術轉化。建立企業互助協作的機制,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中小企業的支持體系,推進產業鏈前端創新,實施“小巨人”培育行動、“鳳凰行動”計劃,推動小微企業由“低散弱”向“高集強”轉型。三是加強知識產權專項平臺與體系建設。推動建設杭州知識產權專項服務平臺,積極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為杭州重點產業提供知識產權快速受理、授權、維權、管理、交易、培訓等綜合服務,提升專利成果的實施轉化率。強化一站式知識產權快速維權與保護協作,整合咨詢指引、糾紛調解、鑒定評估、侵權分析、監測預警等多領域多環節服務資源,探索建立多元化、一體化、國際化知識產權維權服務體系。
引導創業投資,支持科技金融集聚發展。一是大力發展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支持投資機構在未來科技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等開展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聚焦投資重點產業領域、具有核心技術或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引導早期投資、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對開展天使投資與創業投資的投資機構給予資金獎勵與政策支持。二是支持重點金融機構集聚發展。學習北京中關村的科技金融發展經驗,支持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境外證券交易、外資投資機構等在杭集聚發展,激發科技創新企業集聚區的金融投資活力。
保障引育配套服務,吸引人才安居樂業。一是強化人才招引保障與服務。根據人才所在企業納稅規模,對高級技術與管理人才給予落戶、子女入學、購買首套住房、車牌補貼等優惠待遇。二是實施更優惠的人才住房政策。擴大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給,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才優先承租人才住房,符合條件的可申請購買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人才住房。探索人才住房先租后買、以租抵購制度。建立人才住房封閉流轉機制。積極調動社會資金力量共同參與人才住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