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湖北 武漢 430071)
腹膜透析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首選腎臟替代療法,操作簡單,治療時間自由,能夠更好地保護患者殘余腎功能,延長患者生存期限,隨著其在臨床應用的不斷廣泛,由此產生的并發癥問題也開始逐漸受到臨床重視,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腹膜炎,輕者影響透析治療效果,重者增加患者的死亡率[1]。因此,如何有效預防及控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發生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本次研究對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46例腹膜透析患者在透析治療期間給予系統性護理干預,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研究對象來自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92例腹膜透析患者。入選標準:符合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診斷標準;腹膜透析時間≥3個月;病情穩定;文化層次≥小學;具備正常交流能力,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腹膜透析禁忌癥;惡性腫瘤;嚴重智力或認識障礙;研究依從性較差。92例患者男51例,女41例;年齡19~67歲,平均(43.5±3.66)歲;基礎疾病: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及高血壓腎病分別48、24、20例。將92例患者根據隨機單盲法均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二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相似,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如住期間給予簡單的腹膜透析相關知識教育,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出際后遵醫囑維持治療,囑咐患者定期門診復查。干預組則除此外又給予為期半年的系統化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系統化健康教育
建立腹膜透析宣教室,由腹膜透析專科護士每周對患者進行集中宣教一次,宣教內容包含腹膜透析基本知識、標準換液操作、飲食原則、個人衛生、出口處護理、腹膜炎相關知識等,向患者發放腹膜透析宣傳冊,方便患者自行復習。安排專科護士對患者進行一對一腹膜透析換液操作培訓,告訴患者操作時手衛生消毒的重要性及手衛生消毒時機,指導患者借助護理模具進行操作練習,出院前對患者腹膜透析操作技巧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予出院,考核不合格者需反復宣教、指導,直至其完全掌握。
1.2.2 生活干預
加強對患者的營養干預,囑咐患者多食用一些富含優質蛋白食物,少食高鹽高脂高磷食物,不吃西瓜等涼性食物,以免發生腹瀉,指導患者合理運動,以增強機體素質,降低感染機率。
1.2.3 隨訪護理
患者出院時與患者互留聯系方式,每周對患者進行一次電話隨訪,通話時間控制在20min左右,每月進行一次門診隨訪,每3月進行一次家庭訪視,提供腹膜透析熱線服務,囑咐患者出院后有問題可以隨時拔打熱線電話咨詢,提高其居家護理質量。隨訪時詳細了解患者的腹膜透析操作規范性及對突發性事件的處理能力,評估患者對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認識,對其薄弱環節給予反復宣教,囑咐家屬將患者腹膜透析操作錄制成視頻,并通過微信發送給專科護士,及時糾正其操作錯誤,并做好家屬溝通工作,囑咐家屬積極參與患者的治療中,給患者更多的心理與經濟支持,增強其治療信心,囑咐患者盡量不要去擁擠的公共場所,如有外出最后帶上口罩。
(1)觀察比較二組患者出院后半年內的腹膜炎發生情況,若患者出現以下情況中的2種或以上則表示發生腹膜炎[2]:①腹痛、腹水渾濁;②透出液白細胞計數>100×106/L,中性粒細胞比例>50%;③透出液培養顯示有病原微生物生長。(2)觀察比較二組患者的洗手合格率,半年后門診復查時由腹膜透析專科護士進行現場考核,操作全部正確表示合格,反之表示不合格。
利用SPSS22.0軟件處理,腹膜炎發生率及洗手合格率通過[n(%)]表示,給予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組患者的腹膜炎發生率及洗手合格率比較[n(%)]
腹膜炎是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期間較為嚴重的并發癥,病死率高達5%~16%,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關鍵原因,因此,對腹膜透析患者在治療期間輔助于有效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2]。系統性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主要通過多種方式為患者提供全程優質的護理服務,有效滿足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需求[3]。本次研究對干預組給予系統性護理干預后,干預組的腹膜炎發生率為4.44%,對照組為17.79%,干預組的洗手合格率為95.65%,對照組為80.43%,P<0.05。研究中我們對患者給予系統化健康教育,讓患者充分了解腹膜透析相關知識,掌握正確的腹膜透析操作流程,意識到腹膜炎的危險及手部消毒的重要性,有效提高其手衛生合格率。加強對患者生活干預,有效增強其體質,降低細菌入侵。加強隨訪護理,有效了解患者的居家透析情況,提高其居家護理能力,預防出院后腹膜炎的發生。
總的來說,對腹膜透析患者給予系統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洗手合格率,降低腹膜炎發生,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