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娟
智能網聯汽車要走進市場,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玩轉智能互聯生活似乎已成汽車企業的一個共識。目前,通用安吉星、豐田G-BOOK、寶馬、奔馳等都已推出各自的車載系統產品。這些控制、娛樂等功能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
在智能網聯大勢所趨的背景下,在紛亂繁雜的市場環境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又發展得如何?距離商業化落地還有哪些難題需要攻克?
兩條發展路徑
在4月3日舉行的“第六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CICV 2019)”新聞發布會上,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成波教授坦言:“全球范圍內已進入智能汽車快速發展期,但安全可靠性與監管體系仍需加強,智能汽車不僅是產業生態的變革,更是國家間未來競爭的戰略核心之一?!?/p>
據成波介紹,從全球來看,美國、歐洲、日本、中國等工業大國均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紛紛指定國家戰略推動產業的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競爭已經不是企業間的競爭,而是國家間的競爭,企業之間的跨界融合、產業重構的趨勢非常明顯。
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全球已經初步形成了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生態。自動駕駛汽車將首先在封閉園區、低速的半自動駕駛場景落地,預計2020年高速公路會實現自動駕駛,一般城市的應用將在2025年以后實現。
在北京,這樣的園區將開放應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沈永剛介紹,為支持保障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需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提供了具有全國領先性的基礎設施和政策支持。
截止2018年底,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開放測試道路共44條,累計里程123公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其中24條開放測試道路,累計里程74.4公里。位于開發區的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示范區亦莊基地是北京首個面向L1到L5級別自動駕駛車輛建設的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場,占地600余畝,涵蓋85%的駕駛場景,目前測試場已竣工,設備也已調試完畢,即將開放應用。此外,開發區正在推進建設的全域開放自動駕駛測試道路將覆蓋40平方公里占地面積,累計雙向道路里程將達到370.77公里。
成波介紹,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方面,清華大學圍繞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開展了大量研究和開發,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同時利用蘇州汽車研究院積極推動科技成果的產業轉化,讓技術真正服務于產業服務于社會,培育了很多該領域的頭部企業,填補了產業空白。
成波指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存在兩條發展路徑,一條是優先發展車載智能,優先布局基礎設施;另一條是智能汽車和智能道路協同發展的車路一體化路徑。目前,國外大部分選擇第一條路徑,我國則選擇第二條路徑,充分利用我國在5G通信、道路基礎設施方面的優勢,在大力發展智能汽車的同時,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形成商業應用的規模效應,推動我國的智能網聯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從跟隨到并跑再到領跑的階段。
安全問題是最大挑戰
成波指出,智能網聯汽車要走進市場,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智能汽車的安全問題,而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又是其中的核心技術難點。
“目前智能網聯汽車已經由早期的技術驗證進化到產品驗證、商業落地的階段。圍繞著汽車網聯智能帶來的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的問題成為下一步普及的技術上的重點攻關?!背刹◤娬{道。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此前在接受《汽車觀察》記者采訪時指出,汽車在技術變革、能源革命,萬物互聯、人工智能等條件下必須變革,其中智能汽車最先應解決的就是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同時,他表示:“歐美在發展智能汽車路線上出現了‘爭斗,而中國發展智能汽車的路線是開放平臺進行抱團取暖?!?/p>
沃爾沃目前選擇安卓操作系統作為新一代智能車載交互系統的底層操作系統。在沃爾沃看來,由于安卓系統擁有開放和友好的生態,擁有廣泛的用戶、服務以及應用開發者,而基于標準版汽車安卓操作系統開發,能夠快速實現服務的更新迭代。
據了解,在中國,沃爾沃汽車將作為首家運用標準版汽車安卓系統汽車企業,率先在中國市場以開放的形式和各領域的領先合作伙伴一起,真正打造開放包容、安全統一和自我學習更新的智能汽車服務生態。
生態圈開放助力商業化落地
成波指出,汽車正由帶有電子功能的機械產品向帶有機械功能的電子產品轉變,未來的汽車將會像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一樣實現軟硬件分離,汽車的功能將由軟件來定義,而且這些軟件可以在線遠程升級更新。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會帶來駕駛的無人化,實現出行共享,同時還會帶來產業生態的重大變革。
記者了解到,目前,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與部分車企合作,將天貓精靈生態接入車內。在車內場景下,下一代智能車載交互系統將接入天貓精靈完整的服務生態(包括媒體,在線預定服務,物聯網控制等),并且服務內容隨阿里的戰略實時迭代更新。
在未來智能汽車導航方面,過去,高德與車企合作最大的痛苦在于無法把服務用戶的能力完全展現到產品上面去。如今,高德和車企的合作已進入敏捷式開發模式。車主不再用手機做導航,而是用車上的導航系統就完全可以解決問題。
在語音識別領域,科大訊飛副總裁、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劉俊峰曾表示:“多年來,越來越多的車廠不再談三大件,而談人工智能;新建的中心也不是設計中心、機械中心,而是軟件開發中心,性質慢慢產生變化的背后代表著車企逐步從一個生產性的企業變成智能出行企業和智能物流企業?!睋榻B,科大訊飛將為合作車企的汽車提供車內系統語音識別產品,實現車內功能以及導航語音控制。
此外,華為CBG云服務部IOT云服務總監伍斌認為,在云+AI時代,人和車可以實現更緊密的連接。在華為解決方案中,其將從兩方面進行,一是人車互動,通過手機、車機的連接,以及家里IOT設備的連接等;另一方面則是通過車載信息娛樂技術服務于車主。
總之,汽車技術進步與跨行業間的技術融合,進一步推進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發展以及商業化落地進程。智能網聯汽車作為多產業深度融合的綜合性載體,要實現商業化落地,就需要實現跨產業融合,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