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彥
摘 要: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日新月異讓“大數據”一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再遙不可及,它是一種反應用戶習慣規律從而讓管理者采取決策的知識經濟的產物。在本文中筆者首先會對“大數據”的概念進行簡要的分析,然后對大數據如何與圖書館服務相結合進行詳細的分析并對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知識服務創新進行探析,旨在提高圖書館知識服務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大數據 圖書館知識服務 創新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01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讀者獲取資源和文獻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在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如何更好的為讀者提供服務已經成為了迫在眉睫的任務,因此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早已遠遠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和時代的發展,這一大環境下作為圖書館管理者除了需要不斷更新圖書館里的期刊、文獻和資源等,還需要對圖書館的服務管理模式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創新以達到更好的服務讀者為最終目的。
一、相關概念分析
1.大數據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數字化進程的推進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導致信息數據逐漸進行一步步的累積、輸出、飛速傳遞,而這些不斷被累積的“數據”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大數據”。大數據的主要特征就是有著很大的體量和很廣泛的來源,除此以外,大數據有著很大的價值但是密度卻相對來說較低且無法用當前的IT技術和工具進行處理。另外,在較短時間內無法從大數據內獲得有效信息也是大數據的特點之一。
2.圖書館知識服務的概念
所謂“圖書館知識服務”就是以圖書館用戶(即讀者)的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再利用大量現有的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對解決問題過程中需要的信息進行各種處理,通過對信息的分析提取和集成來滿足用戶需要的知識產品的服務是知識價值和服務價值的綜合體現[1]。
二、大數據與圖書館知識服務兩者之間的主要關系
1.二者的聯系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受著大數據環境的影響,對于圖書館的讀者來說也不例外,在大數據的大環境下圖書館存在的意義不再僅僅是簡單的讀者獲取知識的一個渠道。傳統的圖書館服務在很多方面已經落后于時代的發展同時也早已遠遠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因此,圖書館應該在大數據背景下對知識服務進行不斷的革新和優化以順應時代的發展。作為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該著眼于新技術的應用并擴展服務內容和服務范圍以提高圖書館的知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于讀者。
2.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知識服務的發展趨勢
現如今我國圖書館對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尤其是我國的公共圖書館對每一次新技術新變革都非常重視,而這些新型技術的出現和變革也總能引起公共圖書館對服務進行升級。就我國目前圖書館的現狀而言,對大量的文獻的綜合分析與綜合處理已經成為其發展的目標和革新的方向,除此以外,數據挖掘也是目前圖書館服務的重心所向。從2013年北京大學舉辦與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革新的學術討論會開始我國圖書館知識服務已開始向大數據時代發展和變革。在我國,公共圖書館逐漸建立的能夠通過關鍵詞的走向來進行分析的數據源并以此為基礎來建立以人為中心的知識關聯網絡[2]。
三、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知識服務創新探析
1.轉變服務理念
對于圖書館的知識服務水平來說其管理人員的服務理念相當重要,它直接決定著圖書館管理員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絕大多數圖書館是以服務讀者為服務的宗旨和服務的理念,而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也是在這種宗旨和理念的基礎影響下開展圖書館知識服務工作的。而現如今在大數據時代下被動的為讀者提供服務這種墨守成規的服務方式已無法滿足讀者現如今越來越高的需求[3],因此,作為圖書館管理人員應該對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知識服務進行不斷的學習并對自己的服務話題革新和優化并站在網絡時代的高度來對讀者的需求進行分析和研究,在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優勢的前提下化被動為主動來為讀者提供服務。
2.建立創新、高素質的人才團隊
在任何企業和單位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數據背景下創新性的高素質人才越來越成為企業和單位的中流砥柱。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對于圖書館知識服務水平提升的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若要想讓圖書館知識服務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需要就必須要大力引進創新型高素質管理人才,若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專業水平達不到要求將很難滿足圖書館在大數據背景下進行知識服務創新和優化。因此,圖書館應該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來更好的為讀者提供服務、更好的對知識服務進行革新和優化。
3.加強資源建設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圖書館的運營管理人員,可以根據讀者的需求開展和需求計劃文獻資料圖書資源的增設,包括紙質材料和電子素材。不斷拓展圖書館的儲藏量,還可以設置專門人士因材施教結合不同的資源和條件來提高資源的重點集中,大大提高其利用效率,達到其最大作用。若圖書館的資源尚未達到需求,可以與社會或其他公共圖書館開展深度合作共享資源,這樣更可以提高整個社會文化資源的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圖書館應該依據整體優化原則,統籌設計,分散建設,形散意不散,各部分針對不同的要求分別建設,但是又可以進行多方面融合聯系,構建起一個分散的嚴密整體。
4.加強培訓,提高館員素質
圖書館的革新轉型其根本在于圖書館管理方式的轉型革新,圖書館要提高管理水平。改變管理人員的傳統管理理念,從只是重在看管轉變為重在服務。圖書館進行硬件的設備和內容的更新,更需要與之配套的專業管理人士,管理人員要提高職業素養,重點發揚第三產業的發展經驗,提高服務能力。將圖書館從一個冷冰冰的“機器”,變成一個有溫度的服務交流平臺,圖書館更加可以發展個性化應用的學習服務創新平臺。圖書館要對于管理者提出高要求,經常進行培訓工作,使管理員了解新形勢,學習新理念,開發新技能,營造圖書館新形象,圖書館管理員隊伍的建設必須提高要求,對于管理人員的學識水平提出硬性要求,又要富有優秀的軟素質。另外在圖書館管理體系建設中,要建立一個完善高效運轉的管理員工作體系,使其恪守職責,對工作提高熱情,提高他們每個人的業務水平。
5.加強對現代化技術的應用以提高服務質量
圖書館現如今處于大數據的背景下,因此掌握信息技術的能力和對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對其發展趨勢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目前而言圖書館需要對先進的數字技術進行大量的應用和在圖書館管理人員當中將這些數字技術進行普及從而讓他們對這些技術能夠熟練的掌握和應用,這也是圖書館提高知識服務質量和效率的關鍵所在。而且圖書館能用到的科學技術中數字技術是最重要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技術之一,信息技術是圖書館知識服務中現代化技術應用的重要體現和重要載體。因此圖書館管理人員需要在現有信息平臺資源的基礎上加強對各種技術深入應用,包括但不限于多媒體信息技術、數據倉庫技術、自然語言搜索技術等。除此以外,圖書館還應加強對遷移技術、數據壓縮技術、挖掘技術和網絡傳輸技術這些前沿技術的應用和擴展以更好的服務于讀者、打造更加現代化的圖書館公共信息平臺。
6.充分開拓圖書館數字化系統
在我國的圖書館早已普及應用Web OPAC這一系統來對用戶和讀者進行信息推送,然而這一方式仍存在許多不便技術也相對來說較為落后。對于圖書館來說,可以對新的手機APP進行開發以便將信息推送至用戶手機以加強圖書館和讀者之間的緊密聯系,同時也可以加強圖書館和讀者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除此以外,用戶還可以通過手機APP對書籍進行征詢和網上選書。大數據時代的特點之一就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愈來愈多樣化,因此單單靠一家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信息是遠遠無法滿足讀者的需要的,圖書館之間可以加強聯合來實現資源共享來更加快捷地為讀者提供知識服務。
7.找準自身定位
明確圖書館所建立的時代意義,絕對運動觀證明任何事情如果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都將被淘汰。傳統的圖書館在曾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今社會信息化科技高度發展,傳統的圖書館的效率遠低于搜索引擎,所以圖書館必須轉型發展才能適應現在時代節奏。圖書館首先要基于受眾的需求,公共圖書館的受眾是社會廣大讀者。圖書館應該針對讀者需求進行改進,針對服務對象進行改進提高知識服務水平。
8.重視智能化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生活各處已經充滿了科技的力量。圖書館也應因時而進,進行硬件設備的革新,提高圖書館利用效率和便利性,要保持先進性。需要圖書館的經營方加大經濟投入,實現先進的智能化圖書館建設,使圖書館讀者感受智能化運用于圖書館使用的便利,增強體驗感。這是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型圖書館轉型的并由之路。比如智能查書系統,自動還書機器,電子閱覽室,圖書館智能文化系統,各種先進設備來使圖書館更趨于智能化自動化,給使用者提供最大的便利[4]。
四、結束語
在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的知識服務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所以圖書館管理人員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水平來更好地為讀者提供知識服務,除此以外,還需要對大數據和新興信息技術進行不斷的探索以達到提高圖書館知識服務效率和質量的最終目的。希望本文能對圖書館管理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如有不足,還請指正。
參考文獻
[1]王鵬輝,陳麗,等.大數據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的實踐[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8-08-29.
[2]陳娜.基于知識管理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探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19):12-14.
[3]牛桂卿.知識管理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構建[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12):299-303.
[4]郝建軍,劉勇.“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轉型路徑與發展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