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松 廖杰 李國新 陳國元
摘 要:科研實驗室是高校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地方應用型本院校科研實驗安全管理現狀和存在問題,并介紹了我校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風險防范的措施和對策。
關鍵詞: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對策
一、 引言
隨著國家對科研投入的不斷加強和社會對創業創新及科學研究的重視,高校科研實驗室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科研實驗室的迅速發展為高校科研成果的產出、創新人才的培養、高校社會影響力以及高校的經濟效益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科研實驗室面向本科生的開放共享,對于提高本科生培養水平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科研實驗室特點及其安全管理現狀
近年來,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為了提高科研支撐條件,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和資金建設科研實驗室。然而,許多高校往往注重科研儀器設備的購置而忽視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同步建設。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硬件和軟件相對滯后,部分科研實驗室存在實驗管理人員安全意識不強、管理制度虛設、危化品監管不力、安全防護設備準備不足等問題,導致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頻發,如南京中醫藥大學實驗室爆炸、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爆炸等事件,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與教學實驗室相比,科研實驗室有著自身的特點。相對于危險性較小、化學試劑種類、數量基本固定的教學實驗室,科研實驗室往往會有毒性較大、危險性較高、易燃易爆的危險化學品,并且種類和數量不固定。另外,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研究生數量不足甚至沒有研究生,很多科研項目只能以本科生作為主要參與人員,相對于研究生來講,本科生在實驗熟練水平和經驗上存在很多不足,實驗中難以預測并有效應對突發情況。科研實驗室的研究往往按照研究進度安排實驗,沒有雙休日,有時還需要晚上進行,時間難以固定。科研實驗室自身這些特點給應用型高校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帶來新的風險和挑戰。
三、 地方應用型高校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分析
(一) 安全意識和教育有待增強
安全意識淡薄是導致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最主要的原因。學生的安全教育形式單一,與新時代多媒體結合不夠,缺乏實效。部分實驗室管理人員和教師及學生責任心不強,對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潛在的實驗室安全隱患不以為然,科研實驗室、試驗區混同為生活區,導致科研實驗室存在種種安全隱患。
(二) 安全管理體制有待理順
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學校、學院、科研平臺,目前高校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一般由教務處、科研處、后勤處及保衛科等多個部門分塊管理,在這種模式下,容易導致管理職責交叉,難以實行有效管理。科研實驗室存在使用人和責任管理人權責不分的矛盾,實驗室安全管理具體落實上往往由使用實驗室的本科生負責。由于責任管理人員和實驗室使用人員權責不清,導致安全管理工作難以具體落實到人。
(三) 安全設施軟件和硬件投入不足
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對實驗室儀器設備的購置和提升較為重視,儀器設備往往很新、很先進,但對于實驗室安全基礎設施的投入、后續儀器設備的維護以及軟件的提升則重視不夠。隨著實驗室的進一步擴建發展,實驗室原有的設計和規劃逐漸凸顯出布局不合理、基礎安全設施不配套等隱患問題,導致實驗室安全隱患重重。
(四) 安全管理懲獎機制不完善,執行不到位
近年來隨著安全事故的頻發,高校都加強了對科研實驗室安全檢查的力度,但對于發現的安全隱患實際整改效果很難到位,主要原因是缺乏針對性的實驗安全管理懲獎措施,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難以做到整改落實,對于涉及安全管理軟件和硬件設施增置等資金追加的安全隱患更是難以落實,導致安全檢查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
四、 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對策
針對上述科研實驗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采取了事先預防、過程控制、事后評估的原則,主要采取了以下應對措施。
(一) 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依據教育部、教育廳關于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學校和學院起草和制定了實驗室安全管理相關規章制度,包括危險化學品、劇毒、易燃易爆物品等管理制度,制定了實驗室火災、危險品爆炸等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建立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臺賬和定期檢查制度,責任管理人員每日進行安全巡查制度。
(二) 簽訂安全責任書,責任落到實處
學校與二級學院、二級學院與各科研實驗室及教師和學生等分別簽訂實驗室安全責任書,明確落實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學校和學院成立實驗室安全領導小組,隨機進行安全檢查并督促對發現的安全隱患進行整改。對于整改不到位的責任人實行“一票否決”,取消其年終評優資格和相關獎勵,將安全責任落實處。
(三) 實行科研實驗室準入制度
學院對科研實驗室建立準入制度,所有進入科研實驗室的人員在進入實驗室前必須通過安全考試。教師和學生在使用科研實驗室前必須填寫實驗室和儀器使用申請,并由使用人、實驗室主任、單位負責人簽字批準后,方可進入科研實驗室。
(四) 加強師生理論學習和安全教育,做好科研實驗前的安全評估
注重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提升,通過培訓、專家授課等方式參加實驗室安全管理學習,不斷提高實驗室安全管理水平,建設高素質的實驗室管理人員隊伍。
加強對在校生實行實驗室安全教育全覆蓋,主要措施有:1. 新生入學時集中培訓期間的安全教育;2. 每次實驗前對學生進行實驗相關的安全教育;3. 有特殊安全要求的科研實驗項目,例如強酸、強堿、腐蝕性試劑的安全使用;4. 畢業論文時大量使用科研實驗室時通過科研小組會議、班會、安全會議等形式進行安全教育。通過這些教育措施使學生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掌握實驗室安全技術和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置和方法,更好地做好科研實驗室安全工作。
學校每年都組織師生開展滅火器使用培訓和逃生演練,學院每年也都組織實驗室突發事故應急演練,通過演練有效提高了實驗室抗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要求科研實驗室使用人和責任管理人在科研實驗前必須做好安全評估,分析一下實驗風險,做好實驗過程中潛在風險的防范和應急。
(五) 嚴格規范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和使用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點,學校指定環工學院統一負責全校危險化學品的采購和管理,危險化學品使用時需要書面填寫申請表,并由使用人、負責老師、實驗室管理人員、學院負責人簽字批準后,方可領用,學院統一對危險化學品建立管理檔案和臺賬,列出詳細的領用和使用記錄。
(六) 加大實驗室安全基礎設施投入,實行實驗室智能信息化管理與監控相結合
針對當前科研機構的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學校統一安裝了實驗室安全考試系統、實驗室監控系統、儀器設備共享管理系統、有毒物品和化學品采購系統及實驗室考勤系統等信息系統,確保安全責任可追溯,提高實驗室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能。
學校和學院根據實驗室不同情況購置了必要的監控設備實行監控全覆蓋,學院借專業認證的契機,對學院實驗室配置了洗眼器、緊急噴淋等安全設施。
五、 結語
科研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應堅持“安全第一”,針對科研實驗室的特點和潛在的各種安全隱患,持續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軟件和硬件設施水平,用心、細心、精心做好實驗室安全管理,為師生科研活動和人才培養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郭兵.淺談高校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7(49):271-272.
[2]張才波.科研實驗室快速發展形式下基礎教學實驗室如何定位與發展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5(24):61-62.
[3]馮濤,楊韜.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的幾點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2(36):293-296.
[4]張文卿,佟琦.高校科研實驗室的界定與存在的安全問題及對策[J].實驗研究與探索,2018,37(10):310-314.
[5]常生華,翁秀秀,侯扶江.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分析與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1(33):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