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征
摘 要:南通市圖書館新館搬遷以來,讀者人數激增,借閱量也顯著提高。為了滿足讀者不斷提高的閱讀需求,南通市圖書館在傳統服務,新媒體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創新。
關鍵詞:傳統服務 新媒體服務 服務創新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01
南通市圖書館新館是一座現代化的圖書館。建館之初,新館目標明確:“省內一流、國內先進,承擔作為地區中心圖書館的輻射職能,高起點的推進數字化和網絡化建設,成為廣大南通市民讀者的大書房”。如何進行服務創新,達到服務一流的目標,是南通市圖書館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一、傳統服務創新
傳統服務是新館開館的最基本內容,延伸服務和創新服務是新館開館的重要內容,相比老館的服務,新館注重創新,活動新穎,形式多樣。
1.“你閱我買”常態化
老館時期,每年舉行1-2次“你購書我買單”活動,參加的讀者有限。新館開館后,圖書館與新華書店合作,在書店安裝自助借還機和自助辦證機,讀者在書店看到滿意的書,經過書店人員簡易加工后直接通過自助借還機從書店借回家,沒有借書證的市民可用身份證在自助辦證機辦證后從書店把新書直接借回家。只要新華書店開門,每天都可以自選書,“你閱我買”常態化。這是新館開館以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創新嘗試。
2.讀書活動形式多樣
舉辦南通市圖書館“悅·瞬間”攝影大賽,展現新館新風貌,讓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認識圖書館、愛上圖書館,以此積極推動全民閱讀、共建書香南通;每月舉辦一期英語沙龍,邀請外籍教師和在南通工作的外籍專家與讀者互動等,以及社區家庭讀書樂聯誼會、易書交友。
3.關愛弱勢群體
青年館員志愿者為視障讀者送書到家。同時館員志愿者也利用此機會,更好地與盲人讀者交流、互動,了解他們的閱讀需要,以便今后有針對性地采購盲文圖書。新館開館半年后建成了首家盲文圖書館流動點。
二、新媒體服務創新
隨著新媒體的普及,閱讀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讀者不再拘泥于紙質書籍,慢慢向數字閱讀轉移。南通市圖書館利用新媒體的傳播作用,進行服務創新。
1.微信推廣活動
國慶節期間舉辦 “微信掃一掃,50元書券等你拿”活動,市民只需手機掃描“書香南通”、“南通市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二維碼,均可免費領取價值50元的“國慶書展惠民書券”。此項活動讓市民朋友閱讀圖書的同時,關注閱讀推動的一系列活動內容,達到良好的互動性;通過微信中精準信息的推送,讓市民了解“書香南通”服務品牌、市圖書館的新書推薦、講座、展覽等活動信息。
2.數字閱讀引領未來——市圖書館舉辦數字資源宣傳推廣活動
促進市民讀者對圖書館館藏資源的了解,提高數字資源使用效率,不定期舉辦別開生面的數字資源宣傳推廣活動。方正、中國知網、超星等十余家數據庫商到現場為讀者介紹了電子書、電子期刊、學術搜索等數據庫的情況,并提供咨詢服務。
3.移動圖書館走進讀者的生活
移動圖書館網頁wap、移動APP走進市民生活,用戶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就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獲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讀者還可以通過移動設備和圖書管理員進行實時交流,如網上圖書續借、書目檢索查詢和電子資源下載等。
4.積極打造城市閱讀第三空間——開設24小時圖書館
第三空間圖書館是在傳統圖書館的基礎上的創新與進步。隨著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和休閑娛樂的要求也在迅速提高,而作為既是城市的文化場所,又是城市的休閑場所的第三空間圖書館正好滿足人們的以上兩種需求。首家咖啡圖書館——AtomLab(原子實驗室)Coffee在新館正式運行,咖啡圖書館也稱24小時圖書館,實現24小時服務,有700本包括咖啡、攝影、設計、生活、勵志、散文小說、運動健身、旅游母嬰等各種類型書籍供讀者閱讀。
三、服務資源多元化
1.打造公益講座品牌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
“靜海講壇”是南通市圖書館的品牌活動,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進行講座活動,每月舉辦現場嘉賓講座2場。隨著新館報告廳的投入使用,越來越多的市民領略到了“靜海講壇”現場嘉賓講座的風采。
2.專題展覽更具特色
新館多功能廳啟用后,每月1-2場主題展覽,本館策劃的“南通人著作展”、利用南京圖書館資源舉辦的“在記憶中盛開——中國瀕危野生動植物圖片展”、與上海新聞出版局合辦的“韜奮書法展”、利用上海圖書館資源舉辦的“梁漱溟生平展覽”、與南通書畫院合辦的“南通書畫藝術展”,以及不定期穿插的各種攝影展、書畫展、郵票展等專題展覽更具特色。
3.服務走出去 資源請進來
延伸服務陣地,汽車圖書館深入社區、企事業單位,延伸服務陣地,吸引更多的市民辦理借書證,把書借回去,全家共讀,體會到圖書館免費開放的政策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實惠。
社會各界人士向市圖書館捐贈書籍和書畫作品。隨著新館的對外開放及館內配套設施的完善,辦館條件進一步成熟,越來越多市民向市圖書館捐贈圖書和字畫作品,豐富了市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對社會各界名人志士向圖書館捐贈書畫將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四、圖書館新館開館帶來的啟示
新館開館后,讀書活動豐富多彩,充分體現了文化惠民、服務社會的公益性質和職能,擴大了市圖書館的社會影響,提升了市圖書館的社會形象,宣傳了市圖書館的服務品牌,市級圖書館新館為閱讀推動的導向引領和服務創新帶來了啟示。
1.服務理念要與時俱進
新館布局要人性化,服務環境改變,服務理念要與時俱進。從傳統圖書館基于文獻資源的常規型公眾服務,提升為匯聚社會資源,構建交流平臺展開的廣泛社會服務。
2.新技術廣泛應用
自助借還設備、自助辦證、自助圖書殺菌機、古籍博古架、夜間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移動圖書館、汽車圖書館、咖啡圖書館、智能化集成項目網絡和系統優化、多媒體閱覽室等,新環境帶來新智能,讀者要適應,工作人員更要適應。
3.增強數字資源宣傳推廣力度,實現資源共享
數字圖書館建成后,新館共擁有25個數據庫的海量資源。方便讀者利用,開展數字資源的使用講座,數據商配合宣傳,實現全地區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方家忠.廣州圖書館新館開放服務后的若干啟示[J].圖書館雜志,2014(2).
[2]李銘.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五項度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11).
[3]付虹.公共圖書館社會影響力提升的路徑探析[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