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
摘 要: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本文主要從“互聯網+”環境的角度下進行分析,對公共圖書館借閱模式的相關服務進行探索,更好地推動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滿足讀者的需求。
關鍵詞:互聯網+ 公共圖書館 借閱模式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01
公共圖書館作為一種公益的服務機構,不僅僅需要為人們提供良好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同時應該采用新穎的借閱方式。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需求也變得復雜化,為了更大程度的滿足讀者的需求,應該制定相關的服務體系,使讀者喜愛讀書。
一、我國目前公共圖書館借閱模式的現實情況
作為公共圖書館,應該滿足讀者的需求,為讀者提供免費書籍以及借閱服務。在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公共圖書館起到了很重大的作用,不僅僅推動了讀者的精神素養[1],而且提高了讀者的閱讀水平。但是,讀者在借閱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目前在我國有很多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只是形式化進行,借閱數量比較少,而且呈現下降的趨勢,不僅僅受到互聯網的沖擊,同時因為公共圖書館借閱服務的落后,傳統的服務模式已經不足以滿足讀者的需求,不利于穩定閱讀群體的培養和發展。圖書館中的相關人員應該從互聯網中得到啟示,積極著手做好公共圖書館借閱服務,改變傳統的借閱模式[2]。
二、對公共圖書館讀者借閱行為的特點進行分析
如果想要改變傳統的借閱方式以及服務創新,不僅僅需要從宏觀的角度出發把握目前公共圖書館借閱服務以及借閱模式的實際情況,同時公共圖書館也應該掌握讀者借閱行為的特點。讀者的閱讀行為是根據自身閱讀的需求決定的,閱讀心理反應的是心理層面的活動,讀者再借閱的過程當中,會受到各種閱讀需求的影響,比如說需要娛樂方面或者是科研方面等等。閱讀需求會激發讀者的閱讀動機[3]。對于讀者的借閱行為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得到了以下五個特點。
1.讀者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
借閱行為背后的需求是多樣的,但是分為主導和輔助兩者,而且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轉化。二者其主要作用的主要是主導性需求,在其中包含著輔助性需求。轉移性的含義就是主導性需求以及輔助性需求兩者相互轉換,沒有受到意識的輔助性需求受到新的刺激然后轉化成主導的影響因素。比如,某人計劃了一次外出旅行,需要查詢相關的旅游方面的書籍,但是在借閱的過程中突然想要可以選擇一本娛樂性的小說,供自己空閑的時間觀看。由此可見,潛在的閱讀需求可能會帶動閱讀對象的轉變。
2.模糊性
閱讀需求主要屬于心理層面的活動,但是人們的心理活動往往是比較復雜的,所以,讀者的閱讀需求同樣也是復雜化的。多種需求同時存在,讀者太判斷的過程中,也難分主導性的需求還是輔助性的需求,所以,讀者在借閱的過程中具有模糊性的特點。
3.可誘導性
人們的閱讀行可以受到閱讀誘導而受到影響,從而受到改變,所以,借閱行為是具有轉移性的特點的。同時,讀者的閱讀需求受到本身因素的影響,但是,外部的影響因素也會激發讀者其他方面的借閱欲望,使得讀者會臨時對書籍做出改變。公共圖書館中的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向讀者推薦一些優秀的書籍,讀者可能會因此做出改變。
4.沖突性
公共圖書館作為為公眾服務的一個借閱服務機構,其中的資源還是有限的,不能夠滿足所有讀者的需求,所以,要求讀者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放棄一個或者多個借閱需求,從而能夠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書籍。
5.從眾性
在公共圖書館借閱方式以及服務過程中,很多讀者都具有從眾心理。從眾心理是社會比較普遍的現象,在借閱方式中也會常常出現。讀者應該能夠與時俱進,可以和大多數人一致,選擇閱讀量比較高的書籍,這就是讀者借閱從眾心理的結果。
三、“互聯網+”環境下公共圖書館借閱模式以及服務的創新
1.轉變思想,提供專屬服務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同時人們的思維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對于傳統的公共圖書管服務以及借閱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不能局限于政府主導,應該嘗試以市場為導向走產業化的發展道路。公共圖書館中的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利用館藏資源,為讀者提供針對性強的服務,從而更好的提高讀者的借閱體驗,采取比較新穎的借閱方式。公共圖書館也可以和相關的事業單位聯合起來,為事業單位提供比較針對性的服務。在目前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下,不能忽略公共圖書館的實際價值。只有不斷創新借閱服務意識以及借閱方式,才能夠更好的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水平。
2.資源共享,不斷增強閱讀的效率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閱讀成為了一種新的方式,目前,網站中的讀者越來越多,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將資源共享的價值發揮到最大程度。對于不同地區圖書的配備種類和數量都會有一定的差別,大多數圖書館會選擇比較熱門的圖書,方面讀者在觀看完以后進行調配。放置社會科學類的圖書相對來講數量比較少,借閱的時間比較長,從而堅持資源共享的道路可以更好的降低成本。同時,公共圖書館也可以建立電子網站,有利于不同地區的電子資源進行共享,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率。
3.貼心服務,提供免費到家服務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建設越來越快,公共圖書館的位置偏遠,交通堵塞等問題都會影響讀者的興趣以及閱讀的積極性,從而不利于公共圖書館的圖書利用率。所以,公共圖書館在借閱方式中可以增添免費送書上門的方式。讀者可以通過公共圖書館的相關網站辦理手續,選擇自己喜歡和需要的書籍。
總結
總而言之,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人們閱讀的方式越來越多,人們的閱讀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傳統的借閱模式不能夠滿足讀者的需求,由此,圖書館應該基于“互聯網+”的環境下進行轉變,探索出一條適合的道路,從而更好的推動公共圖書館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尚雷.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創意服務模式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6):242-243.
[2]羅娟.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的特點及對策[A].廣西圖書館學會.廣西圖書館學會2012年年會暨第30次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南寧:廣西圖書館學會,2012:7.
[3]劉星.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借閱服務與信息服務合一的發展模式[J].情報資料工作,2008(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