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
摘要: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潮流,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為俄語專業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同時也對俄語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俄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對學生初識語言、培養興趣、夯實基礎、提升語言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著學生的語言水平。因此,文章從課堂教學出發,分別從語音教學、聽力教學、詞匯教學、語法教學四個方面探究“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俄語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以培養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俄語人才。
關鍵詞:“一帶一路” 俄語專業 基礎課程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0-0022-02
2015年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倡議規劃,隨著“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及“中俄蒙經濟走廊”項目的簽署,我國同俄羅斯及中亞國家在經貿、人文領域的合作進入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質性發展階段。這一進程給俄語人才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務必從時代要求出發,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俄語人才培養方式和教學方法。
基礎俄語課程是高校俄語專業本科生的專業主干課程,覆蓋語音教學、聽力教學、詞匯教學、語法教學等各個方面,是培養學生俄語能力、奠定扎實語言基礎、提高語言應用實踐能力的關鍵。因此,基礎俄語課程教學務必立足于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時代發展動向、了解市場需求和職業要求,才能培養出符合“一帶一路”建設的高素質俄語人才。
一、語音教學
學習外語首先要學習語音,語音是外語學習的入門課程,是學生要攻克的第一道難關。語音、語調面貌是評價語言水平的重要標準,影響俄語交際活動的進行。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是發展聽、說、讀、寫、譯的必要前提,因此,形成良好的語音面貌必定為后續的俄語學習推波助瀾。俄語語音學習過程中有以下難點:
(1)單詞重音。俄語單詞的重音在單詞語音形成過程中起到組織作用,決定詞的詞形及發音。除此之外,語音還具有辨義功能,是區別詞義、語法形式的重要手段。例如,詞義區分:замо'к(鎖)-за'мок(城堡),му'ка(苦難)-мука'(面粉),пла'чу(我哭)-плачу'(我付錢)。語法形式區分:до'ма(單數第二格)-дома'(復數第一格),ку'пите(復數第二人稱)-купи'те(命令式),ма'ло(副詞)-мало'(形容詞短尾)。重音位置不同,會造成詞義及語法形式的變化,因此教師應重點強調重音的作用。
(2)俄語語調。俄語語調使交際雙方在語流中區分語句,使語句按照陳述、疑問、祈使、感嘆等話語意圖構成對立,從而成為表達語句意義差別和感情差別的手段。例如,表示語句意義差別的“調型1:Анна дома”.“調型3:Анна дома?”。調型1表示陳述“安娜在家。”,調型3表疑問“安娜在家嗎?”。表示感情差別的“調型5:Какой отличный студент!”“調型7:Какой отличный студент! ”。調型5表稱贊“這是個多好的學生啊!”,調型7表不贊“這算什么好學生!”。由此可見,調型對交際活動的影響巨大。
(3)元音弱化。元音弱化是俄語特有的現象,元音弱化規則的學習和掌握在俄語學習者語音面貌的培養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例如,молоко [мълко],часы [ч'ис'ы],язык [й'изык]等單詞的弱化,若不弱化,則會導致發音不標準、不自然,拖慢語流、語速,影響聽力過程中對單詞的識別及語言的流暢度。
培養學生良好的語音面貌要求教師在語音教學階段對發音部位、發音規則、發音特點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講解。可采用外籍教師和中國教師搭配授課的方式進行優勢互補,對學生進行大量的訓練,對語音、語調、邏輯重音、停頓、語音變化逐一糾正,使學生在初學階段便能夠準確把握俄語的發音技巧和特點。
語音教學應不僅局限于語音導論課,教師在對話和課文講解過程中同樣要強調語音語調的特點,強化學生的語音語調意識。朗讀訓練是培養學生語音面貌的有效形式,要求學生模仿課文錄音及《大眾俄語四十課》等音頻材料中的語音語調,進行跟讀、分析式的模仿和初級的影子訓練,并要求學生錄制朗讀音頻,進行自我監聽,通過監聽發現發音問題,不斷改正發音錯誤,從而有利于語音、語調的自我完善和提高。
二、聽力教學
學生的聽說能力一直是外語教學中重點培養的目標,學生在學習俄語的過程中,經常會忽略聽力部分的學習。然而聽力水平卻是影響跨語言文化交際的重要因素,是能否達成跨文化交際的關鍵。
幫助學生明確聽力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通過聽音捕捉信息的能力,達到聽懂日常社交場合的對話、交談及影視資料是俄語聽力教學目的。這一目標的實現首先在于聽力材料的選擇,聽力訓練材料可從易到難,從單詞、句子到段落、篇章,語速從慢到快,循序漸進,使學生逐漸適應。此外,還應注重內容的豐富性、趣味性,難度適中,題材多樣等特點,選擇貼近俄羅斯人生活的聽力或視頻資料,如,《Папины дочки》《Как я стал русским》這類影視作品,臺詞簡單且情節豐富有趣,影視作品中關于俄羅斯風俗習慣、民族性格特點的塑造能夠加深學生對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概況的了解,提高學生對俄語學習的熱情及對俄羅斯國家的認知。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對學生的引導,注重對學生“Кто? ”“Что?”“О чём?” “Какой? ”“Где? ”“Когда? ”“Почему?”“ Сколько? ”等方面信息的提問,培養學生在聽力練習過程中對重點內容及時間、地點、人物等細節信息的聽辨。全國高校俄語專業四級水平測試聽力試題可以為基礎階段聽力教學提供一定的導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課文錄音進行聽寫訓練,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聽力水平,提高俄語書寫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則可以為專業四級聽寫測試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詞匯教學
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是決定學生水平和能力的關鍵。因此,在基礎俄語教學階段,應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大綱中的所有積極詞匯,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從而提高學生拓展閱讀、知識延伸的能力。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單詞的記憶是一項枯燥的活動,因此,提高學生對記憶單詞的興趣,打下扎實的詞匯基礎,可以從以下方向入手:
(1)利用構詞法。例如,由名詞詞干加后綴-ист、后綴-тель構成名詞,表示屬于某種學術流派、社會思潮和從業范圍的人。例如,журналист,идеалист,артист,русист,программист,читатель,писатель,водитель等;通過前綴法構詞:例如,город-пригород,советсктий-послесоветский,завтра-послезавтра;通過融合法構詞:例如,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й,сверхурочный,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й等。在詞匯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滲透構詞法知識,讓學生通過舊單詞來記憶新單詞,如此,既能復習鞏固舊詞,還可以通過舊詞猜測新單詞的含義,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
(2)利用英文外來詞。目前全國高校俄語專業的學生絕大多數以英語作為第二外語,因此,這類學生有著良好的英語基礎,而俄語中恰好有大量的英語外來詞,如,телефон- telephone,сезон-season,форум-forum,администратор-administrator,министр-minister,волонтёр-volunteer,саммит-summit等,若利用英語單詞來聯想和記憶俄語單詞,則能夠大大提高記單詞的速度,使單詞記憶更加深刻。
(3)利用新型技術手段。隨著新型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學生可以利用新型的軟件程序記單詞,例如,手機App、微信小程序軟件等。在軟件應用上自由選擇需要記憶的詞匯范圍,例如,四級詞匯,八級詞匯,考研詞匯等,通過單詞的圖片釋義及例句的使用加深對單詞的記憶,還可通過添加生詞本等操作,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單詞重復記憶,豐富背單詞的形式,增強趣味性。
四、語法教學
與漢語不同,俄語屬于屈折語,詞形變化豐富,句式及句子連接手段復雜多樣,容易混淆。俄語語法是俄語學習的根基,是決定語言水平的關鍵,然而也是學生最難攻克的難題,因此,在俄語學習過程中必須重視語法教學,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本功,夯實基礎,提升能力。
目前國家精品課、SPOC、中國大學MOOC(慕課)的逐步興起為俄語語法教學提供了解決方案。各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根據每位教師的專長,分語法項目進行講解,例如,形動詞、副動詞、形容詞比較級、最高級、無人稱句、不定人稱句等,將整個基礎俄語階段的語法講解的視頻進行整理、匯編,傳到網絡課程平臺,讓學生自行學習觀看。課前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到網絡平臺上選擇要學習的語法知識點,通過視頻學習并趁熱打鐵,完成配套的專項語法習題。課上教師則可以對學生視頻學習過程未能完全掌握的知識點及語法習題、四級、八級真題進行進一步講解,帶領學生精練、細做,使學生對該知識點達到完全掌握、活學活用的程度。
微課教學模式在語法教學上有諸多好處:一是,教師可以進行分工合作,備課時間充足,講解精練、透徹,使得每一部分語法項目的講解都能保質保量。二是,可以解決語法教學課時不足,無法進行大量配套練習的問題。基礎語法課周課時一般為4課時,對于語法知識講解及習題練習是完全不夠的,而微課模式恰好可以將一部分內容轉到課下,由學生自主完成,而教師則可以在課上就重點、難點、易錯點進行分析和講解,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可以解決因學生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異,個別學生由于語言天賦和學習能力的限制,無法通過教師的一次講解即達到完全理解的效果,而借助于微課模式,學生通過網上視頻課的學習,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對重點、難點反復觀看,重復播放,直至完全掌握。
五、結語
基礎俄語教學階段是學生打基礎、樹根基的關鍵階段,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語言的綜合運用起著關鍵的作用。而教師作為領路人理應從教學實踐出發,積極探索基礎俄語教學的方式方法,立足于學生本身,堅持學生是主導,教師是主體,從實用性和交際性原則出發,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譯的全面發展,為高年級的提升、拓展及專業化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為祖國發展及“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銘玉.新編外語教學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2]張家驊.新時代俄語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