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方輝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的普及,企業在完成內部管理時,需要從海量的信息中迅速分辨有效信息與無效信息。高效便捷的信息管理能夠更為準確的篩選信息,并將其傳達給企業管理者,有利于協助企業管理者迅速做出決策。本文通過了解質量信息的類型,研究質量信息的管理過程,分析質量信息管理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質量信息管理 企業管理 應用 作用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02
一、質量信息類型
1.以發生的頻次劃分質量信息
根據發生的頻次劃分質量信息,可分為日常信息與異常信息。在對各項質量指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與整理之后,得到的結果便是日常信息。突然發生的一些影響企業內部管理與生產的信息便是異常信息,又稱障礙信息或突發信息。
2.以發生的地點劃分質量信息
根據發生的地點劃分質量信息,分為內部信息與外部信息。企業內部發生的與質量相關的信息,便是內部信息。其中包括如企業研發新品過程中試驗與檢驗的情況、生產產品過程中的檢驗情況、檢驗產品過程中存在的錯檢與漏檢情況等,都屬于質量信息中的內部信息。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出售后的一些信息為外部信息,如出售產品的合格率、返廠維修率以及退換產品的相關情況,都屬于質量信息的外部信息。
3.以信息功能為基礎劃分質量信息
以信息功能為基礎進行劃分,質量信息分為質量指令、質量動態以及質量反饋信息[1]。質量指令信息主要包含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國家規定技術標準以及行業內規定技術標準,也包括企業自身管理方針方向以及管理標準等內容,主要是由國家政府相關部門、企業內部的上級主管頒布,是企業質量管理過程中的標桿與原則性信息。質量動態信息是指在堅守原則完成質量質量過程中,從不同方面反饋回來的動態信息,其中包括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所反饋的信息。質量反饋信息是指指令在執行過程中的一些突發狀況,與原指令存在一定偏差,屬于異常信息種類。在發現質量反饋信息時,工作人員需要及時將其記錄并上報,避免異常信息升級擴大,嚴重影響整個企業的管理與發展。
二、質量信息的管理過程
1.收集信息
準確性、全面性、系統性、及時性與經濟性是收集信息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的主要原則。搜集相關信息需要保證其時效性,還需要保證其利用價值。企業對于質量信息的收集,必須要做到制度化與明確化,收集人員也需要對相關信息的準確性進行負責,保證其可信率、完整率,才能更好的完成質量信息的管理。
2.統計信息
質量信息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并完善信息統計臺賬,將已經收集到的大量原始零碎的信息記錄進行分組歸納、合并與匯總,完成原始記錄數據的初加工。“臺賬”主要是以質量信息統計報表或企業管理工作的需求為基礎設置的整理記錄冊,能夠為質量信息統計報表或圖表提供主要的數據依據,也是反映企業總體的綜合資料,能夠為企業積累重要的歷史資料[2]。企業內部的質量信息統計需要分層次部門進行,質量信息管理部門可將質量信息分為內部信息與外部信息,從內部信息中分各個部門進行處理。
3.反饋信息
信息的反饋是信息管理的基礎。有效性的信息反饋能夠為企業決策帶來良好的數據支撐。質量信息管理部門應當制定與管理質量信息相關的制度或規定,保證異常信息反饋速度,避免嚴重的異常信息為企業帶來利益損失。質量管理部門在處理異常信息時,應當嚴格按照規定內容進行安排,以保證信息處理的及時有效。
對于已經反饋的質量信息,應當給予明確的處理意見,執行部門在接到相關信息反饋之后,應當及時將執行結果告知質量信息管理部門,并由其的監督之下完成工作。一旦質量信息管理部門認為執行手段并未達到部門要求,應當及時進行與執行部門進行溝通與反饋。這樣的方式能夠發揮質量信息管理的作用,保證質量信息管理部門與執行部門進行互相監督與自主監督。質量信息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對本月的反饋信息進行匯總與分析,提高質量信息管理改進的持續性。
企業在質量信息管理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便是質量信息的反饋路線,這會直接影響到信息的發展方向與處理進程。環節少、流程短、速度快是質量信息反饋路線的原則。路線的制定應當以質量信息管理部門為起點,最終形成一個閉環,才能更好的完成異常質量信息的反饋,并保證管理人員及時糾正存在的錯誤,消除異常信息,保證企業的持續性發展。
4.分析處理
企業應當定期進行日常質量信息的分析與處理。對于異常信息的處理與分析,應當保證速度快、環節少、流程短的原則處理異常信息,并充分發揮質量信息管理部門的作用監督信息處理過程,避免出現拖延或處理不及時等狀況。
對于出現的嚴重異常信息,企業應當及時進行開會商討,保證及時正確的處理異常信息,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5.整合存檔
對于企業內部已經處理完畢的信息,應及時進行統計與整合,并由質量信息管理部門按照一定的分類方式將信息分類歸檔,保證質量信息能夠長期保存。質量信息的保存期限主要以企業的需求或是企業生產產品性質為主。五年時限是一般企業或一般產品的質量信息保存時間;較為重要的、綜合性較強的質量信息保存時間,應當與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壽命周期相一致。對于一些還未來得及使用的信息,管理人員也應當及時將其進行整理歸檔,避免出現丟棄信息、刪改信息的情況。
對于企業內部存在的異常質量信息,應當及時處理并及時進行整理歸檔。質量信息管理部門應當在每月匯報工作時,使用報表來反映當月的各種異常質量信息的狀況,將其中的處理完畢的異常質量信息、未處理完畢的異常質量信息、無法處理的異常質量信息標注清楚,便于企業管理層的審閱[3]。
6.控制與要求
企業內部的信息資料必須保證文字記錄清晰,信息內容準確真實,有一定的可追溯性。其次,企業內部提供質量信息,必須保證信息的及時性與完整性,避免出現拖延時間、漏報信息或是瞞報信息的情況,一旦出現此類情況,應當根據產生的影響進行批評與處罰。第三,企業內部的質量信息必須實行閉環管理。
四、質量信息管理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作用
信息的流動能夠推進企業的管理活動,質量信息管理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作用。
1.決策作用
質量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與完善,能夠為企業中各個層次的決策者提供科學合理的質量信息管理人員,通過歸納與分析質量信息中的數據,及時的解析出存在于數據中的內在規律,為企業管理作出正確決策。企業發展目標的制定、規劃新品開發或是技術創新、質量問題的處理,都要求管理人員與工作人員掌握與企業相關的所有質量信息。
2.控制調節作用
質量信息管理的控制調節作用,主要表現在企業管理、產品質量管理等方面。如在完成企業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就需要管理人員收集企業內各個部門活動的質量信息并進行分析與總結,將總結結果與企業制定的發展目標、發展計劃相比較,找出存在于各個部門活動過程中的偏差,并將偏差信息進行反饋,調節各個部門的工作內容,這便是質量信息管理的控制調節作用。合理的發揮質量信息管理的控制調節作用,能夠為企業發展與生產提供高質量的控制管理,能夠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檢查考核作用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質量信息較多,管理人員將其進行利用,能夠更為有效的檢查與考核各個部門的質量職能[4]。企業應當及時檢查與考核內部的質量指標與質量工作,安排質量管理部門對其他各個部門的質量職能進行有效考核,能夠更好的提升企業的發展動力,企業還可安排一定的獎懲制度,有利于促進企業和諧發展,提高員工積極性,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的利潤與財富。
4.存檔備案作用
質量信息資料的存檔除了能夠保證信息共享、信息參謀、信息咨詢之外,還可以保證質量信息資料能夠有效的重復利用。企業內部的質量信息一般都是經過加工與處理,甚至是使用過的信息。因此,可以為企業內部的各個決策部門反復提供質量信息,以保證科學合理的分析企業發展方向,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結語
根據文中內容可知,高效便捷的質量信息管理能夠對企業決策的正確性產生直接影響,為了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企業管理層應當重視與完善自身質量信息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質量信息管理在企業中的決策作用、控制調節作用、檢查考核作用與存檔備案作用,有利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利于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莉,陸驥.信息技術在質量管理過程中的應用[J]. 科技經濟市場,2016(09):5-7.
[2]宋志磊,朱志,孫孝國,張傳林. 企業應如何做好質量信息管理工作[J]. 人造板通訊,2017(07):17-18+16.
[3]唐曉青,段桂江,王雪聰,麻書城,吳偉,王洪,姜南. 集成化質量信息管理技術在中國企業的實踐[J]. 中國質量,2017(09):15-18.
[4]杭宇,杜丹,張金平,侯瑞麗. 質量信息管理系統在飲料行業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 飲料工業,2016,16(1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