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琴 付錄安
倍增閱讀是在教師的引領與指導下,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和訓練,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讓學生在內心深處喜歡上閱讀,實現(xiàn)閱讀時間、數量、效率等的倍增。
結合倍增閱讀的概念,我們主要從閱讀時間、閱讀內容、閱讀興趣、閱讀效率和閱讀效益等方面入手,采用多種形式,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努力讓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校本課程使閱讀內容倍增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整理、編寫了校本教材,里面的每篇主題課文都配備了一篇主題相似或內容相關的課外閱讀文章,課堂上由教師引領完成。校本課程是教師引領學生學習閱讀方法的載體,是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和查閱資料習慣的幫手。
二、方法指導促閱讀量倍增
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教會學生瀏覽、精讀、品讀等方法。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帶領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緩慢的部分進行瀏覽式閱讀;對典型人物形象或心理描寫等精彩的片段則進行精讀,讀出情趣,讀出內涵;對重點篇目或片段細細地品讀,深入領會。
其次是布置閱讀任務,每學期教師都要確定學生的課外閱讀必讀書目和推薦書目,讓閱讀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學生的閱讀書目中,要有文學作品,也要有歷史故事;要有音樂美術欣賞,也要有英語小讀本……這樣在滿足孩子不同閱讀需求的同時,激發(fā)孩子更強的閱讀興趣。
最后要讓學生閱讀,就要保證學生有書讀,有好書讀。學校的圖書館和閱覽室對學生免費開放,各班也建立了圖書角,并及時充實圖書數量與品種。
三、適時檢測促閱讀興趣倍增
為了更好地落實這項任務,我們建立了一系列的檢測與反饋機制,讓每一名學生在閱讀中尋找快樂與自信。
我校每天都會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每天讀書半小時,保證了閱讀時間;每一節(jié)語文課的前3分鐘,是固定的“談天說地”時間,讓孩子們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或推薦一本自己閱讀過的好書;每周的閱讀課上,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教務處每月通過問卷調查或訪談的方式,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調研,讓倍增閱讀在鞭策中前行;期末時學校統(tǒng)一進行閱讀期末測試,考試時間、形式、規(guī)格都與學科期末考試完全一樣,目的是讓每一名學生重視閱讀。
一系列活動與措施的目的,就是促使學生去閱讀。學生的自主閱讀潛能慢慢被激發(fā)出來,主動閱讀的時間也會越來越多,最終使得閱讀時間倍增,也保證了閱讀質量、閱讀效率的倍增。
閱讀是一種生活,一種極大豐富和延長我們生命獨特體驗的生活;閱讀也是一種力量,一種強壯精神的力量,一種健康成長的力量。據初步統(tǒng)計,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之后,我校學生的閱讀數量平均增加了4倍,最多的學生,閱讀數量增加了7倍。
(此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立項課題“開展倍增閱讀,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JCJYC16020768)
(責 編 再 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