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鳳
摘 要: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優化的教學方式,要整體把握單元內容,通過情境創設、文本再構等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本文結合教學實例,闡述了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需要把握的幾個特點,以及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 單元整體教學 思考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1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幫助我們解決了大容量新教材與教學課時不足的矛盾、教材新要求與教師教學水平之間的矛盾、教師備課任務繁重與教研空間有限的矛盾。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4 When is Easter?三個課時的教學為例,闡述我對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思考。
一、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就是在通盤考慮《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從學習者的實際出發,對單元進行整體深度挖掘,確定本單元發展學科核心素養需要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整合、重組,完成創造性的教學,以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特點
第一,整體性。通盤考慮整個單元的教學,不能孤立地看待教材中的某一個教學內容,而是要將局部教材和整體教材綜合起來進行備課。
第二,主題性。要求教師圍繞單元主題,營造激發學生興趣的英語學習環境,結合主題情景設計多樣化的語言活動,并向課外延伸,以達到對該主題意義理解的深化,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語言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塑造文化品格、發展學習能力。
第三,應用性。一個單元有不同的版塊,需要認真分析各個版塊的作用,如:對話、E-mail等,要培養學生什么能力。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適當進行整合,設計多元目標的教學任務,開展真實的語言活動,嘗試對語言的深度學習。
第四,生活化。讓語言回歸生活,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
三、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策略
單元整體教學,既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思路,優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教材的解構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載體和基本立足點,我們要認真研讀教材,挖掘教材中所蘊涵的學習內容,分門別類,進行提煉。教材提供了什么素材?有哪些語篇?語篇整體功能是什么?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文化品格和語言能力方面有哪些可以挖掘的地方?我們要先把這些教材內容條分縷析,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適當整合、拆分、補充、刪減替換或是調整順序等。
2.教材的重組
單元教學要求老師能夠站在知識系統性的高度,以單元話題為基礎,將本單元出現的重要知識進行整體安排。在了解本單元的話題、功能、語言形式后將其結合起來,制定單元教學目標,細化課時教學目標。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合理分散知識點,從易到難、以舊帶新、螺旋上升。
3.情境的創設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不少教師忽視了“主題情景”在課時之間的橋梁作用,常常會出現課與課之間相互獨立的現象,這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連貫性學習和整體性認知。因此,我們既要考慮主題情景在單元中的整體性,又要考慮它在課時之間的連貫性。如:Unit4 When is Easter?這一單元的主題情境是節日。第一節課以圣經故事創設情境導入十以內序數詞;第二節課通過Thanks giving day再構故事文本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序數詞,了解感恩節文化,實現課時之間情境的連貫性;第三節課以自由對話、頭腦風暴的形式復習序數詞,學以致用。這三節課都以節日為主線,依托故事,再構文本,一脈相承,實現了情境的整體性和內容的連貫性。
每個課時內的情境也要連貫。如:第三節課以動物的成長為話題學習日記,拓展的繪本也圍繞成長話題。
4.文本的再構
文本再構,就是把教材本來的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和構建,使它形成一個具有情境和現實可操作的有效文本。需要我們參閱大量的文本資料,旁征博引,超越教材,再構出符合自己學生特點的文本。
在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時,我會將Lets learn中的單詞和Lets talk中的主句型進行再構,如果語篇難度大,就改編文本,融入學生已學單詞與句型,用chant、歌曲等方式來呈現,或是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漸漸學會新知識。Unit4 When is Easter?三個課時都不同程度地體現了文本再構的特點:
第一,故事文本再構。三個課時都以故事形式進行了文本再構,把教材中單純的序數詞教學板塊再構成了具有豐富情景的故事,學生情不自禁地被故事情節所吸引,自然而然地感知了序數詞。體現了文本的創新性,突破了教材中單一、乏味、機械的模式,內容更加豐富,語境更加完整,語言也更加生動。如:第一課時中將序數詞再構成一個小語段:On the first day,God made “day” and “night”.On the second day,God made water.On the third day,……讓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文本故事中,自然地理解并掌握序數詞的表達,節省了教學時間,為后面的句型和語篇教學做好了鋪墊。
第二,再構文本的多樣性和可操作性。再構的文本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依據核心知識的擴寫;簡短的對話、精煉準確的記敘等都可以運用到文本創編中。當然,所創編的文本也需要充分挖掘,同一篇文本,可以作為聽力、閱讀的內容,也可以提供給學生作為仿說、仿寫的示范。如:第三課時最后引導學生猜測六個月后小貓的樣子,進行仿寫日記,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提升了語言能力。
第三,循序漸進的原則。依托教材文本,基于學生實際,采用“螺旋上升”的知識結構體系,在之前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延續、疊加和擴充,難度逐漸加大,一步步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如:第二課時在學生總結序數詞規律后,完成練習和日期的正確表達,在熟練掌握文本內容后進行寫的練習。
以上是我在單元整體教學實踐中的一些思考,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其出發點在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需要對整個單元進行深入的挖掘,整體把握教學目標,靈活處理教材,善用教學資源,設計多元目標的教學任務,基于話題的建構語言,基于體驗激活思維,將思維、品格培養與語言學習相結合,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梁璟.立足單元整體 優化文本再構[J].小學教學設計(英語),2015,(3):47-48.
[2]韋薇.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1):51-52.
[3]周懿.小學英語單元教學的整體把握[J].基礎教育研究,2016,(2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