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小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1
觀察記錄獲得的信息是幼兒科學探究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是孩子們向科學邁進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記錄可以促使孩子更細致地觀察,更認真地思考,使他們通過個人、伙伴、集體等多種方式,將零散的知識、經驗,系統規范化。在一次次記錄與實驗的對比中促進探究能力發展,調整自己的認識,形成自己的科學認知和經驗,為最終形成科學的概念,認識科學的規律,奠定基礎。
一、尊重年齡特點,激發記錄興趣
1.教師要為幼兒的記錄活動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氛圍
幼兒的記錄常常帶有無意性與自發性,因此,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及時發現幼兒的無意記錄并把它轉化為幼兒的有意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常常帶著一顆童心看待孩子們的一舉一動,自覺接納幼兒的自發性記錄行為,多多鼓勵與贊賞,并及時為他們的記錄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讓幼兒在與同伴的交流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幼兒記錄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教師要在充分尊重幼兒的記錄方式的前提下進行指導
幼兒的記錄很多是盲目的,只記一些自己想象的現象。因此,在幼兒記錄的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孩子記錄活動的進程,多問一問幼兒,了解幼兒的記錄,在此基礎上抓住契機啟發引導幼兒觀察、記錄一些有價值的現象。同時,由于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孩子們的記錄方式與成效也會不一樣,這時作為教師,首先要肯定幼兒的自主創造行為,讓幼兒體驗自己的勞動被人賞識的快樂情感,然后教師在和幼兒進一步的互動中,逐漸注入教師的有意引導,這樣的尊重使孩子情緒愉悅,能自然接受教師的引導,從而來提升記錄的質量。
3.記錄素材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水平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操作性探究活動,但他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不長。在這個前提下,教師要注意選取現象變化明顯、易于觀察發現的、記錄持續時間不須太長,且具有趣味性的科學活動,這樣的活動幼兒感興趣,喜歡參與,因而也愿意記錄。
二、采用多種形式,學習記錄方式
1.運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自己所觀察和探究的事物
幼兒在科學探索過程中,還不能自如地運用語言文字來記錄實驗的現象。只會運用一些簡單的圖像符號來記錄探索過程。正如美國著名學者加登納所言:“學齡前的幼兒自發地運用符號系統創造著自己的世界。”同時,符號記錄的方式表達了幼兒內心的需求與感受,也記錄著幼兒對事物的獨特認識,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性,能在探索中感受和把握事物的本質,引起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2.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事物的特征和變化過程
繪畫是人類的一種語言,一種形象的語言。科學活動中運用繪畫的方法進行記錄,是幼兒自我表達的一種手段,它可以反映出幼兒對事物本質的理解。幼兒將實踐活動中觀察到、探究到的事物變化過程運用繪畫的方法記錄下來,有利于發展幼兒在實踐過程的觀察能力。同時幼兒能自由地施展自己的繪畫能力,不會因為受教師的控制而惶惶不安,能將自己觀察到的現象真實地畫下來,幼兒既發揮了其自主性,又不互相模仿,促使幼兒的自信心和表現能力都得到提高。
3.用簡單的圖表和文字(主要是數字)記錄有關的信息
簡單的圖表,能使幼兒的操作更有目的性,有利于幼兒對每一次的操作結果進行歸納、比較。便于幼兒總結經驗,得出結論,同時這些圖表、數字,積累著他們獲得的信息和經驗,幫助幼兒依據事實得出結論,通過這樣的記錄,幼兒認識到記錄精確性的價值,學會了有意義的觀察,學會了通過探索來解決、思考問題。
三、進行觀察記錄應注意的問題
1.要有明確的目的
幼兒進行觀察記錄是為了培養他們做事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對科學活動的興趣,養成良好的記錄習慣,教師應明確這一目的,恰當地指導幼兒進行有意義、有目的的記錄,使幼兒也明確為什么要進行記錄,怎樣做好記錄。同時,觀察記錄也給教師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長提供了重要依據,利于今后分析、整理信息,從中得到啟示,因此,觀察記錄應有效地運用好,否則會適得其反。
2.培養幼兒的記錄意識、記錄習慣與記錄能力應隨時隨地進行
教師要善于引導幼兒記錄的動機,隨時啟發幼兒抓住記錄的時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記錄成為孩子積極主動的活動。同時,鼓勵孩子尋找多種形式的記錄方法,勇于創新,用與別人不同的方法嘗試記錄,出自己的特色。
3.觀察記錄應伴著幼兒的觀察、探索活動同時進行
科學活動記錄要由孩子內心而發,隨著科學實驗、事物發展的過程同時進行,記錄探索過程中最關鍵、最有意義的環節和現象,避免樣樣都記,不能事后補記,更不能讓幼兒記錄還沒有發生或探究過的現象。如孩子觀察到種子發芽了,老師就抓住這一“契機”讓孩子記錄,但是種子還沒長多少葉子,就讓孩子畫出許多。這種做法一是對培養孩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利,二是違反了孩子觀察直觀形象的年齡特點,他們沒有看到種子長出葉子的樣子,憑想象怎能畫出生動形象、符合實際的畫面呢?這樣的記錄就失去了它的價值、意義。
4.要充分發揮觀察記錄的作用
記錄要與分享交流緊密結合起來,教師要創設條件,讓幼兒有充分展示、說明自己記錄內容的機會,引導幼兒用比較準確、連貫的話語去表達自己的意思,提高他們總結、概括科學現象的能力。同時,記錄還要與分析實驗進展情況、活動存在的問題相結合,使之成為有力的依據,切不可做完后就把它們束之高閣。
四、重視記錄結果,發現蘊含的教育價值
記錄為幼兒調整認識、整理經驗、形成科學的概念奠定了基礎。因此教師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應該明確記錄內容,在確定記錄方法時要尊重幼兒,選擇適宜的記錄方法,并有意識地培養幼兒記錄的習慣和能力,使幼兒樂于探究,逐漸理解科學結論必須建立在事實之上,從而形成正確的科學探究態度。
總之,觀察記錄在幼兒科學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它能有效的培養幼兒做事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第二,它能鍛煉幼兒進行獨立操作,養成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第三,它有助于我們更準確地把握科學活動的規律,有效地指導科學教育活動;第四,它能充分發揮幼兒、教師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為培養新時期勇于創新、不斷進行自我挑戰的新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