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梅
摘 要: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學科,學習好高中數學,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認識數學的科學和文化價值,形成理性思維都具有積極作用。高中數學是高中教育體系十分重要的學科。但很多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過程中,存在厭煩、恐懼心里,對數學知識不感興趣,甚至在學習過程中產生逆反心理。隨著新課程教育理念不斷推廣實施,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逐漸應用到數學教學中,需要數學教師充分認識到新課程標準對高中數學提出的全新要求,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數學學習,教會他們學習數學的方法。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首先分析了高中數學的特點,然后論述了新課改理念下優化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指導學生開展數學學習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效果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1
高中階段數學課程相對于初中階段數學課程來說,其難度性大大增加。數學內容抽象性和理論性強。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一直沿用初中階段的邏輯思維模式,導致不能很好融入到高中教學氛圍中,隨著課程教學不斷深入,逐漸感到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如果學生的這種學習情況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將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課堂教學質量。在全新的歷史時期,就需要教師利用先進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理念,積極引導學生融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一、高中數學特點
高中階段數學相對于初中階段數學來說,知識點獨立性比較強,并且作為高等數學的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進入高中階段后,所涉及到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圖形關系更為復雜,具有高度抽象性。高中數學特點總結下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具有高度抽象性。初中階段,學生已經開始接觸抽象性的數學知識,如函數、數列等。高中數學知識更為復雜,抽象性和邏輯性更高,這就要求學生進一步完善自己邏輯思維能力,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力來理解數學知識;其次,高中數學知識點密集。相對于初中數學來說,高中數學知識點密集。每節課每個單元都涵蓋了數量龐大的知識點,知識結構十分龐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時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會引入大量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點,這就使得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量大大增加,增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最后,高中數學知識獨立性強。相對于初中數學知識高中數學知識獨立性更強,很多知識學習前并沒有相應的基礎作為鋪墊。同時各個章節之間的聯系性也不大,函數和立體幾何兩大部分相對獨立。高中數學獨立性強的特點就要求學生既然理數形結合的思維模式,要在不同知識點間快速轉換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
二、新課改理念下優化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
1.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能產生愛好,有了愛好才能去實踐它,探索它,在興趣中形成主動積極的學習傾向。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是要引導學生從自我感性認識上升為自覺,理性認識過程。首先引導學生在課前開展預習,在預習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產生疑問,產生好奇心。聽課過程中,保證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強化教師和學生溝通,滿足感官興奮性。課堂教學中,重點解決預習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和疑問。培養思考與老師同步性。在課后要注意做好問題總結歸納,從而不斷挖掘學生學習潛力。在問題講解過程,中學生要注意學習教師的數學思想,要善于發問,對問題的產生、問題思考、怎樣解決不斷提問。
2.走出認知誤區
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都認為自己數學知識沒有打好,對高中數學學習缺乏自信心。還有不少學生認為高中數學抽象性和理論性較強,學習起來感覺枯燥乏味沒有意思。認知上的誤區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生認知上存在偏差就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行動。行動上產生錯位,勢必會產生不理想的學習效果。例如,集合、函數等問題,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學習過,進入高一階段時依然要學習這些知識,當然高中集合、函數的問題是初中階段的延伸,學習難度相對較大。但是在這個階段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借此機會回顧初中階段的集合、函數知識,并逐漸鞏固自己已有的數學知識。進入高中階段后,隨著認知水平和身心不斷發展,回頭再看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會感覺到非常簡單,在學習過程中會有一種頓悟的感覺。即便是初中階段的一個專題沒有學習好,在學習高中新知識時也會進行復習和鞏固。再如在高中數學教材中集合、函數、數列等章節之間的知識點是相互獨立的,不要因為一個章節的知識點沒有學習好,而對其他章節失去興趣。通過積極引導學生走出學習誤區,教師可以建議學生把高中數學學習當作一個新的學科來對待,對于初中未接觸過到的數學知識,要打好基礎,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明白不清楚的問題要及時向教師提問,直到弄懂。
3.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學習不能就題論題,應該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方法按照層次來劃分可分為一般學習方法,邏輯學中的方法,數學思想方法。其中數學一般學習方法主要包含了一些數學解題具體方法和技巧,而邏輯學中的方法主要是數學思維的方法,主要包含了分析法、綜合法、歸納法、整體法、實驗分析法。數學思想方法則包含了函數與方程的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化歸思想和數形結合思想。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作為教學任務,引導學生重視數學學習方法。要向學生明確解題技巧只是解決一類問題而采用的特殊手段,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最終要通過數學思維的方法去解決數學問題。
總之,學習好高中數學,對培養學生形成科學認知態度,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都具有助積極作用。在日常教學中,要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從而不斷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最終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趙婧,文香丹.創設情境對高中數學教學的積極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5(04)
[2]顏穎.對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5(01).
[3]吐松江·買買提.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4(20)
[4]劉桂芬.基于有效教學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探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8)
[5]胡運來.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設置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