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摘 要:隨著人們物質需求的滿足,對精神世界的追求越來越高,對文化需求日益增大。文化館是開展群眾文化的重要載體,在社區文化建設的扮演著重要作用。借助組織群眾,開展各種文化活動,能夠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樹立正確思想觀念。因此,本文就有關群眾文化活動與基層文化館的建設進行簡單研究。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 基層文化館 建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G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1
前言
對于我國傳統文化而言,群眾文化是重要組成環節,開展群眾文化對社會文明發展以及和諧社會建設有很大促進作用。因此,在實踐過程中,文化館需要保證自身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切實履行自身職能。然而,通過對我國當前群眾文化館分析來看,任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有關群眾文化活動與基層文化館的建設研究是十分重要的[1]。
一、基層文化館建對文化活動的作用
當前,群眾的文娛活動主要集中在文化館,同時文化館還是文化宣傳的載體,負責為群眾解讀國家最新出臺的政策方針。通過文化館,群眾能夠更好地了解相關政策、規定,切實享受群眾文化權利以及義務。同時,群眾能夠在具體的文化活動中,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對此,文化館需要加快自身建設步伐,在文化活動中,積極引導群眾,學習身邊文化、傳統文化,促使我國文化事業繁榮昌盛。
在傳統的文化活動中開展過程中,由于組織與指導缺少有效性,基層群眾基本上開展一些無組織、小規模的文娛活動。導致文化活動缺失有序開展,在長期發展中不但沒有成效,在一定程度上還打擊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而文化館,是群眾學習知識、文化以及參與活動的載體,可以組織群眾開展文娛活動。在文化館指導下,同時,將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作為載體,向群眾傳播文化,促使其感受文化魅力,進而豐富自身文化生活,促進我國文化建設發展[2]。
在過去,社區群眾經常發生一些糾紛,主要是其文化程度較低,對待問題缺少大局觀,在產生矛盾時,無法做到相互理解、相互謙讓。文化館借助宣傳文化,能夠對其文化鑒賞能力進行提升。同時,文化館借助文藝活動,能夠有效滿足其在文化方面的精神需求,陶冶情操,提升其個人文化素質,為建設合理社會夯實基礎,實現文化館建設目標。
二、文化館建設措施
1.對文化活動進行創新
文化館是服務群眾、向其宣傳知識、文化、政策等方面的機構,因此,需要適當組織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當前,基層群眾在文化需求方面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因此,需要根據時代發展的實際情況,在文化活動中添加一些時代元素,促使活動內容更加豐富,保證群眾文化能夠得到有效發展。文化館應該對責任與權利進行明確,需要對工作具體落實到相關工作人員,切實擔負群眾文化宣的職責。文化館應該堅持為群眾提供文化服務,在開展文化活動時,工作人員不能憑借自身主觀臆測,制定活動方案,應該深入到群眾中,了解其具體的喜好,并根據調查結果,合理設計活動,要考慮到所有群眾,促使積極參與活動。另外,需要積極進行文化館宣傳,提升自身在群眾中的知名度,雖然文化館屬于公益性組織,但是部分地區文化館缺少足夠的活動經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館建設與文化活動開展。并且政府在下發事業經費時,通常都是按照財政收入進行分配,而各個事業建設經費是在減少一些數額之后下發的,難以保證文化館有充足的活動經費,嚴重阻礙了文化館建設。對此,文化館可以與企業進行積極溝通,開展合作,以獲取文化館建設資金與活動經費。可以與對于文化需求較高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在能夠推動文化活動發展的同時,還可以提升文化知名度。
2.對基礎設施進行完善
文化館要想順利開展文化活動,在提升群眾文化方面發揮作用,基礎設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對文化館作用有深刻的認識,加強在文化館建設資金方面的投入,大力支持文化館基礎設施建設。另外,文化館應該積極其他文化部門開展合作,不斷提升自身文化服務質量,進而推動自身建設,促進文化活動發展。
3.尊重人才,重用人才
現代社會中主流思想是以人為本,同時,也是我黨治國之本。對于文化館管理工作,需要留住人才,并懂得如何使用人才,及時了解社會主流思想,將培養人才作為文化館建設中的重點工作,借助人才對干部團隊進行鞏固。并穩定文化館中人才,加強對管理工作作用的認知,促使管理人員更加重視人才。管理人員應該了解所有培養對象,根據其自身特點,開展針對性業務能力培訓。并將人才培養作為文化館建設中重點工作進行,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工作行為。在培養工作人員行為能力、業務能力的同時,還需要對其開展思想整治教育,只有保證其思想健康,才能保證其工作面貌,促進文化館建設與文化活動發展。
4.需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原則
對于基層文化館而言,與其他類型文化事業的不同之處在于其自身公益性質,擔負著開展群眾文化、為其提供豐富文化活動的重任,因此,文化館需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原則。比如,對于社會弱勢群體,文化館應該提高關注力度,積極為其提供文化服務,可以組織開展殘疾人慰問演出,或是組織開展弱勢群體募捐演出。同時,文化館可以定期組織開展公益活動,促使群眾能夠積極參與,另外,在社會效益方面,還包括傳統文化保護以及傳統工藝傳承等。可以在傳統文化節日來臨之際,組織群眾開展傳統剪紙活動、龍舟比賽,又比如在春節來臨之際,可以組織群眾開展寫春聯活動,并設置相應的獎品,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并在元宵節中,組織群眾開展猜燈謎活動,對應節日,開展相應的活動,在豐富活動內容的同時,還能夠進行文化傳承。此外,文化館可以為群眾建設知識學習場所,落實文化惠民工程,鼓勵群眾積極學習科學知識、文化知識,并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群眾文化素養。
結語
綜上所述,文化館建設能夠促進文化活動的開展,在我國民眾精神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對文化館建設要求日益增大。因此,為了提高文化活動水平,文化館應該以優化自身建設為基礎,根據本地文化積淀,同時結合創新思維,組織開展特色文化活動,培養群眾文化素養,為建設和諧社區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孫鈺,劉福偉.加強新時代基層文化館建設的若干思考[J].人文天下,2018(12):75-76.
[2]黃俊.文化館建設與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實踐意義探索[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6(2):19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