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勇
摘 要: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與創新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是新時代國民經濟中的主導產業。因此,研究和探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建立完善的產業體系,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 發展 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1
一、肥東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肥東縣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發展理念,始終秉持著國際視野和長遠戰略眼光,大力實施“產業強縣、市縣融合、創新引領、開發合作、綠色發展”五大戰略,按照“龍頭企業—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發展思路,加快培育智能制造、光伏及新能源、新材料、新興電子信息等戰略性產業。在強化發展主導產業的同時,加大扶持和引導企業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經濟總量穩步提升。
目前,全縣已有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50家,形成了以馬鋼(合肥)板材有限公司、安徽天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艾普拉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新材料產業企業,主要生產新型板材、不飽和聚酯樹脂、化學試劑及助劑、石墨及碳素制品、光纖光纜和新型保溫及無鹵阻燃生物基復合材料等,年產值達31億多元。
以合肥海特精工機械加工有限公司、合肥市恒信基電子有限公司、合肥龍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企業,主要生產電子元件及組件、半導體分離器件和TFT--LCD生產線及設備等產品,年產值有2.2億多元。
以合肥海源機械有限公司、安徽樂庫智能停車設備有限公司、合肥利都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等7家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企業,建立了自主創新中心,有著自主的知識產權,產品的開發、規范化管理、信息化建設人才隊伍的整合等,注重企業創新發展的機制,產品銷往世界各地,發展前景十分喜人。
在綠色低碳產業中,以合肥美菱有色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中原內配集團(安徽)有限責任公司等12家節能環保產業企業,大多都與中外高校建立了產、學、研戰略聯盟,引領企業高速發展。
以中南光電有限公司、安徽山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中節能(合肥)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等14家新能源產業,利用合肥建設”中華光伏應用第一城”契機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大型光伏地面電站,推進建筑光伏一體化、標準化發展,組建分布式光伏產業聯盟,構建了光伏產業體系。
在培育和發展主導產業的同時,全縣又新引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大項目。投資300元的億達智慧科技城;投資150億元的華夏幸福機器人小鎮項目;投資50億元的天津鼎韜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服務外包產業園;投資30億元安徽精度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光學傳感器生產項目;投資3億元的安徽科萊德智能工業有限公司的工業自動化生產線項目等等,使得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后力大增,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伴隨著一批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產運營,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駛入了“快車道”。初步形成了以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為基地的新材料產業,以肥東經濟開發區為基地的高端制造、光伏及新能源產業為主的二大產業集群,縣域經濟總量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創業投融資環境、創新基礎設施、政策規制等產業創新體系的構建,急待完善。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過程中,由于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產業規模相對來說比較小,產業集群和產業鏈也不完善,帶動能力和整體競爭力不強。同時,由于處于縣級范疇,區域創新能力弱,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急待提高。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依然依靠傳統的發展模式,以模仿創新、漸進創新為主,關鍵技術、裝備及零備件依賴引進,處于產業鏈的低端。
二、肥東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針對我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現實狀況,促使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我想應該做好有力的應對工作。
1.制定戰新產業實施方案,推進產業政策體系的建設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是當前我縣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性任務。要加強產業政策的引領,促進和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首先要從我縣的實際出發,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制定完善的產業政策體系,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突出發展的重點,避免項目盲目發展和重復建設,進一步發揮政府組織的協調機制,促進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動力和條件。
2.加強科技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要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結合我縣的產業實際,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領作用,做好產、學、研、用的連接,促進創新成果快速轉化成產品。在強化技術創新時,企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關鍵技術,建立產業創新體系,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和產業集聚發展。要依托我縣經濟開發區和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的既有優勢,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產品特色突出的企業,建立集聚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形成各類產業集群。
3.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優化知識產權應用
以打造創新型發展人才引擎為目標,不斷強化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建立科研機構和高校創新人才來我縣流動機制,建立企業與高校定向培養高中端人才,促進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同時要注重發揮我縣合肥通用機械技術學校的作用,大力培養新型技術工人的力度,鼓勵新生技術力量,加入到我縣戰略性新興產業中。
4.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確保經濟穩步發展
要充分利用我縣區域優勢,加快合肥上海產業園建設。根據我縣現有的資源和產業基礎,堅持問題導向,搶抓機遇,超前謀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高起點、高標準引進一批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用藥、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強我縣經濟發展后勁,確保經濟穩步增長。
5.加強企業管理,提升行業管理水平
我縣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多數規模較小,為了適應新時代產業快速發展 的需要,必須對現有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新的要求。要不斷建立和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統計調查與核算制度,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加快相關標準、指標的研究,用產業總量、結構、效益等統計數據準確反映產業的發展情況。同時做好產業的預研預判,做好產業的動態分析,為產業發生問題之前或發生問題時,及時采取有效地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馬軍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武漢大學,2012.
[2]袁志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與發展研究[D].云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