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梅梅

【摘要】 目的 分析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其并發癥、自我效應感及肢體功能的影響。方法 9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4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研究組采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 ?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生活質量評分、日本矯形外科協會(JOA)評分與自我效應感評分。結果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25%,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自我效應感評分(25.16±3.57)分、JOA評分(24.93±2.14)分及生活質量評分(24.13±2.84)分均高于對照組的(20.21±4.08)、(20.37±3.52)、(19.82±2.67)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有效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改善其肢體功能, 提升生活質量與自我效應感。
【關鍵詞】 腰椎間盤突出癥;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并發癥;自我效應感;肢體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111
腰椎間盤突出癥指的是遺傳原因或外力因素致使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化, 患者表現為下肢麻木、疼痛等, 給其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臨床對癥狀嚴重的患者主要采取手術治療, 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和肢體功能的恢復與護理方法有著密切關聯[2]。因此, 本文旨在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肢體功能、并發癥及自我效應感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9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48例。對照組中, 男28例, 女20例, 年齡36~78歲, 平均年齡(46.83±10.96)歲;病程2~6年, 平均病程(3.54±1.02)年。研究組中, 男30例, 女18例, 年齡34~79歲, 平均年齡(46.85±11.23)歲;病程1~5年, 平均病程(3.52±1.0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主要包括術前檢查、健康宣教、術中基礎護理、術后基礎護理、病房護理等。研究組進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 具體如下。①術前與患者進行充分的溝通, 告知其疾病發生的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配合方法等, 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細心回答, 同時告知其術后康復要點, 使其明白配合護理的重要性, 針對患者存在的焦慮、緊張、恐懼等負性心理進行疏導, 鼓勵家屬多陪伴患者, 構造溫暖的家庭氛圍, 以緩解其不良心理。②術前將手術室的溫度、濕度調節到舒適范圍, 對輸液液體加溫后再進行輸注, 做好術前及術中的保暖工作, 避免裸露過多皮膚面積, 同時密切關注各項體征情況, 術后根據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鎮痛處理, 同時采用視頻播放、看書等方法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③術后當天根據患者的情況協助其在床上進行翻身運動, 活動其下肢, 并對其四肢進行按摩, 術后1 d指導患者實施股四頭肌收縮、抬高腿部等鍛煉, 依照個人情況適當增加強度, 同時指導患者正確的腰背功能鍛煉方法, 包括三點支撐、五點支撐法等, 3~4次/d。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肺部感染與尿路感染)發生情況、生活質量評分、JOA評分與自我效應感評分。采用JOA評分對腰椎功能進行評定。自我效應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進行評估。生活質量采用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評價, 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佳[3]。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25%,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生活質量、JOA評分與自我效應感評分比較 ? 研究組自我效應感評分(25.16±3.57)分、JOA評分(24.93±
2.14)分及生活質量評分(24.13±2.84)分均高于對照組的(20.21±4.08)、(20.37±3.52)、(19.82±2.67)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 發病率較高, 且病程長, 極易反復發作, 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4]。大部分患者選擇手術治療, 以改善臨床癥狀, 恢復腰椎功能。但圍術期的護理服務對患者的術后恢復十分重要, 探尋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法對并發癥、肢體功能等有著非凡的意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25%,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自我效應感評分(25.16±3.57)分、JOA評分(24.93±2.14)分及生活質量評分(24.13±2.84)分均高于對照組的(20.21±4.08)、(20.37±3.52)、(19.82±2.67)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護理過程中接受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效果顯著, 可明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改善肢體功能, 提升患者的自我效應感與生活質量。分析原因為: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在循證醫學理論的支持下而實施的一種優質的圍術期護理模式, 盡可能減輕患者心理與生理創傷, 減少圍術期應激水平, 促使術后快速康復[5]。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法有以下優點:①圍術期進行供氧、營養支持、術后早期鍛煉、禁食等一系列措施, 有效降低治療環境對患者造成的刺激, 可明顯促進術后的康復進程, 比常規護理更有針對性、合理性。②護理過程中強調功能鍛煉的關鍵性, 不單對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方面針對性的健康宣教, 還在術后早期功能訓練中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負重鍛煉與腰椎功能恢復訓練, 有助于降低術后的不適感, 還可減少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肺部感染等并發癥風險, 患者的滿意度高。③術前及術后的鎮痛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感, 可明顯減輕應激反應, 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 提升術后舒適度, 術后進行早期飲食護理與活動指導, 可降低并發癥的出現, 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使患者以良好的狀態接受康復訓練指導, 對其肢體功能的恢復有促進作用, 同時還可有效提升生活質量[6-8]。
由于受時間、樣本數量等因素限制, 關于兩種護理方法對患者滿意度、心理狀態等方面的影響, 需臨床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有效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改善其肢體功能, 提升生活質量與自我效應感。
參考文獻
[1] 郭雅婷, 陳紅磊, 王建偉. 快速康復外科下的綜合護理在高齡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改善術后譫妄的效果觀察. 中國療養醫學, 2018, 27(8):813-815.
[2] 韓翠玲. 延續性康復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Oswstry功能障礙指數及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分數評分的影響. 實用醫技雜志, 2018, 25(8):927-929.
[3] 吳雪花. 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對微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功能的影響.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28(14):193-194.
[4] 王紅梅. 系統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和滿意度的影響. 甘肅科技, 2018, 34(13):129-130, 138.
[5] 胡文君.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的影響.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 2018, 16(3):150-152.
[6] 黃現平. 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山西醫藥雜志, 2018, 47(10):1212-1214.
[7] 鄧朝, 唐小華, 唐天生. 聯合式康復護理用于微創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觀察.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8, 43(1):107-109-113.
[8] 李國萍, 王承蓮, 尹芳, 等.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腰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并發癥、肢體功能及自我效應感的影響. 中國醫藥導報, 2018, 15(14):141-145.
[收稿日期: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