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權
【摘要】 目的 研究拉貝洛爾治療妊娠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對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 46例妊娠高血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23例。對照組采用硫酸鎂進行治療, 觀察組采用拉貝洛爾進行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的阿普加(Apgar)評分、新生兒結局。結果 對照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分別為(91.44±8.61)、(146.71±14.63)mm Hg(1 mm Hg=0.133 kPa);觀察組 患者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分別為(69.17±7.47)、(132.29±13.08)mm Hg;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出生后1 min Apgar評分為(6.21±2.02)分, 5 min Apgar評分為(7.94±1.93)分;觀察組新生兒出生后1 min Apgar評分為(7.94±2.03)分, 出生后5 min Apgar評分為(9.31±0.56)分;觀察組新生兒出生后1、5 min Apgar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897、3.120, P<0.05)。對照組早產發生率為17.39%(4/23), 窒息發生率為26.09%(6/23), 新生兒宮內窘迫發生率為26.09%(6/23);觀察組新早產發生率為0(0/23), 窒息發生率為4.35%(1/23), 新生兒宮內窘迫發生率為4.35%(1/23);觀察組早產、窒息、宮內窘迫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拉貝洛爾用于妊娠高血壓臨床治療中, 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壓水平, 提高新生兒Apgar評分, 改善新生兒結局, 是有效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 拉貝洛爾;硫酸鎂;妊娠高血壓;分娩結局;阿普加評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54
作者單位:125100 興城市人民醫院婦產科
妊娠高血壓是產科重要的并發癥, 會給母體和新生兒生命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 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療, 會造成不良妊娠結局。硫酸鎂是治療高血壓常用藥物, 其應用于治療妊娠高血壓效果已經得到了臨床證實, 但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還存在諸多不良反應[1]。鑒于此, 本研究對23例妊娠高血壓患者應用拉貝洛爾治療效果與對分娩結局的影響進行分析, 旨在為臨床妊娠高血壓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療方案。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46例妊娠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23例。對照組年齡23~36歲, 平均年齡(29.5±6.5)歲;孕周24.1~39.5周, 平均孕周(31.8±7.7)周。觀察組年齡23~37歲, 平均年齡(30.0±7.0)歲;孕周24.2~ 39.6周, 平均孕周(31.9±7.7)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吸氧、補充維生素、解痙、鎮靜等常規治療。對照組采用硫酸鎂(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43974)進行治療, 將20 ml 25%硫酸鎂與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進行靜脈滴注, 30 min內滴注完畢后, 將60 ml 25%硫酸鎂與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以1 g/h的速度進行輸液泵輸注。觀察組給予拉貝洛爾(江蘇天禾迪賽諾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2026121)進行治療, 將50 mg 拉貝洛爾與250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以滴速為2 mg/min的速度進行靜脈滴注。當血壓控制到正常水平范圍后停止靜脈滴注, 改用口服拉貝洛爾治療, 50 mg/次, 3次/d, 服用至分娩前。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新生兒結局(早產、窒息、新生兒宮內窘迫)。記錄新生兒出生后1、5 min Apgar評分, 分別對心率、呼吸、肌張力、喉反射與皮膚顏色等5個維度進行評價, 每項0~2分, 總分10分, 8~ 10分屬于正常、4~7分屬于輕度窒息、0~3分為重度窒息。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治療后, 對照組患者舒張壓、 收縮壓水平分別為(91.44±8.61)、(146.71±14.63)mm Hg;觀察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分別為(69.17±7.47)、(132.29± 13.08)mm Hg;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Apgar評分比較 治療后, 對照組出生后1 min Apgar評分為(6.21±2.02)分, 5 min Apgar評分為(7.94±1.93)分;觀察組新生兒出生后1 min Apgar評分為(7.94±2.03)分, 出生后5 min Apgar評分為(9.31±0.56)分;觀察組新生兒出生后1、5 min Apgar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897、3.120, P<0.05)。
2. 3 兩組新生兒結局比較 對照組早產發生率為17.39% (4/23), 窒息發生率為26.09%(6/23), 新生兒宮內窘迫發生率為26.09%(6/23);觀察組新早產發生率為0(0/23), 窒息發生率為4.35%(1/23), 新生兒宮內窘迫發生率為4.35%(1/23);觀察組早產、窒息、宮內窘迫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81、4.212、4.212, P<0.05)。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通常在妊娠24周以后發生, 患者身體會出現浮腫、上腹部疼痛、凝血功能障礙等情況, 嚴重時會造成宮內新生兒生長遲滯或者死亡。硫酸鎂是一種鈣拮抗劑能夠抑制患者中樞神經系統, 臨床中主要用于高血壓治療, 近年來在產科妊娠高血壓治療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雖然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的效果在臨床中得到了肯定, 但是硫酸鎂在治療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不良反應情況[2]。
硫酸鎂注射液通過抑制運動神經乙酰膽堿的釋放來阻斷神經肌肉聯接處傳導作用進而降低肌肉的收縮, 同時舒緩、擴張血管實現降低血壓的目的。靜脈輸注硫酸鎂后容易引起患者出現發熱、面色潮紅、惡心甚至膝跳反射消失等情況, 同時由于硫酸鎂肌內注射或者靜脈滴注均是需要腎小球對血鎂濃度進行過濾后通過腎臟排出體外, 因此對于腎功能不全者應當適當降低用量或慎用。拉貝洛爾是α、β腎上腺受體阻斷劑, 通常用于高血壓治療, 通過阻斷腎上腺素受體, 延緩竇性心律, 從而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同時拉貝洛爾對交感神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可有效促進兒茶酚胺釋放, 促進血管擴張, 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拉貝洛爾β受體作用較α受體更強, 減壓后不會造成患者出現反跳、反射性心率加快等癥狀, 可在短時間內達到良好的降壓效果,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腦缺血癥狀, 緩解患者妊娠期間臨床癥狀, 且停藥后患者心率、血壓等均不會發生升高現象、也不會對胎盤血流量等產生影響, 安全性高。張奎偉[3]在研究中發現, 應用拉貝洛爾治療后, 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產后感染、高血壓等均得到了顯著的下降, 有效降低了妊娠不良結局的幾率。曹艷、莊暉[4, 5]在研究中對妊娠高血壓患者應用拉貝洛爾治療效果與分娩結局進行了分析, 發現患者產后出血發生率、血壓水平等均得到了顯著的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分別為(91.44±8.61)、(146.71± 14.63)mm Hg;觀察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分別為(69.17±7.47)、(132.29±13.08)mm Hg;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出生后1 min Apgar評分為(6.21±2.02)分, 5 min Apgar評分(7.94±1.93)分;觀察組新生兒出生后1 min Apgar評分為為(7.94±2.03)分, 出生后5 min Apgar評分為(9.31±0.56)分; 觀察組新生兒出生后1、5 min Apgar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897、3.120, P<0.05)。對照組早產發生率為17.39%(4/23例), 窒息發生率為26.09%(6/23), 新生兒宮內窘迫發生率為26.09%(6/23);觀察組新早產發生率為0(0/23), 窒息發生率為4.35%(1/23), 新生兒宮內窘迫發生率為4.35%(1/23例);觀察組早產、窒息、宮內窘迫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妊娠高血壓患者中應用拉貝洛爾治療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壓水平, 改善新生兒Apgar評分和新生兒結局, 是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梁珍珍. 拉貝洛爾在治療妊娠期高血壓中的可行性及對分娩結局的影響. 北方藥學, 2016, 13(9):107-108.
[2] 徐霞. 拉貝洛爾治療妊娠高血壓的療效及對分娩結局的影響.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22):164-165.
[3] 張奎偉. 探討拉貝洛爾治療妊娠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對分娩結局的影響.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43):15-16.
[4] 曹艷. 拉貝洛爾治療妊娠高血壓的療效及其對分娩結局的影響.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14):59-60.
[5] 莊暉. 拉貝洛爾治療妊娠高血壓的療效及對分娩結局的影響. 北方藥學, 2016, 13(10):119.
[收稿日期:201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