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寶 張楠
【摘要】 目的 分析手術聯合克拉霉素、曲安奈德治療慢性鼻竇炎的效果。方法 7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 采用抽簽的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35例。對照組患者單純使用手術進行治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使用克拉霉素、曲安奈德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1.4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8.57%, 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8.57%, 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慢性鼻竇炎患者的治療中, 采用手術聯合克拉霉素、曲安奈德進行治療, 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的術后情況, 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慢性鼻竇炎;鼻內窺鏡手術;克拉霉素;曲安奈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60
慢性鼻竇炎是臨床中一種較為常見的鼻部疾病, 其在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影響, 如果不及時進行控制和治療, 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嚴重的情況下將會導致多種并發癥, 導致患者出現視力下降、哮喘等多種情況, 目前臨床中治療慢性鼻竇炎的方式較多, 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1]。本次研究就對手術聯合克拉霉素、曲安奈德治療慢性鼻竇炎的效果進行了探討分析, 詳細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進行治療的慢性鼻竇炎患者70例, 采用抽簽的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35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20例, 女15例;年齡21~56歲, 平均年齡(38.78±6.77)歲;病程1~18年, 平均病程(9.24±3.69)年。研究組患者中, 男18例, 女17例;年齡22~57歲, 平均年齡(39.45±7.12)歲;病程2~19年, 平均病程(10.11±4.36)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的臨床檢查, 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給予患者相應的臨床護理, 改善患者的情況, 并制定相應的手術方案;所有患者均采用鼻內窺鏡手術進行治療, 首先將患者麻醉, 然后通過手術將患者的鉤突切除, 打開篩泡, 使患者的病變鼻竇的竇口得到開放, 之后對病變組織進行清理, 保證清除病變組織, 同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矯正手術:①中鼻肥大。折斷患者中鼻甲, 矯正彎曲部分, 然后連接鼻中隔部位, 保證患者呼吸通暢和嗅覺靈敏;②鼻竇不可逆病變。暴露鼻內黏膜、減少骨質暴露。
1. 2. 2 研究組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使用克拉霉素和安奈德進行治療, 具體為口服克拉霉素進行治療, 2次/d, 250 mg/次, 服用1周后將服用頻率改為1次/d;并采用曲安奈德鼻噴霧劑每次朝患者每個鼻孔中噴2撳藥物, 劑量為55 g/撳, 1次/d, 在治療第2周要用藥頻率降低為每天朝每個鼻孔噴1撳, 1次/d。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兩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 的情況對其臨床療效進行判定, 同時記錄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等均已消失, 鼻內鏡和鼻竇檢查結果顯示陰性;有效:患者的癥狀和體征等有所改善, 但是患者仍存在流涕、頭痛等臨床癥狀, 在鼻內鏡檢查中顯示患者的鼻腔中仍然存在少量膿液;無效:患者癥狀和體征未出現任何改善, 甚至出現加重的情況。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中, 顯效12例(34.29%)、有效20例(57.14%)、無效3例(8.57%),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1.43%;對照組患者中, 顯效10例(28.57%)、有效15例(42.86%)、無效10例(28.57%),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1.43%;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629, P<0.05)。
2. 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8.57%, 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8.57%, 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慢性鼻竇炎是臨床中發病率和復發率均較高的一種疾病, 如果在臨床中不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 很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多種并發癥, 治療效果不理想則會導致患者的疾病出現復發, 因此臨床中醫務工作者十分重視對慢性鼻竇炎患者的診斷和治療[2]。
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是目前臨床中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主要方式。鼻內窺鏡手術是臨床中近年來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手術治療方式, 其在臨床中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在臨床中受到了患者和醫生的青睞[3]。克拉霉素是臨床中紅霉素的衍生物, 其具有較強的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 其在進入機體后能夠直接對機體內的炎性細胞因子和炎性物質進行作用, 通過抑制和減少核因子-κB(NF-κB)的數量和活性來實現調節前炎或者炎性因子的目的;同時作為大環內脂類藥物, 其能夠對細菌的生物膜起到破壞和抑制生成的作用, 其次其則能夠對機體的局部免疫反應產生硬性, 降低因細胞克隆而產生的毒性[4-6]。曲安奈德真實一種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 局部糖皮質激素已經是臨床中鼻部局部抗炎的重要藥物, 其進入機體后能夠直接抑制鼻黏膜嗜酸粒細胞的活化, 起到抗炎抗過敏的效果[7, 8]。臨床中多半單純采用手術進行治療或者單純采用藥物進行治療, 并且均具有一定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 研究組將兩種治療方式相結合, 查看其在臨床中的實際應用效果, 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1.4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8.57%, 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8.57%, 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臨床慢性鼻竇炎患者的治療中, 采用手術聯合克拉霉素、曲安奈德進行治療, 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的術后情況, 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常艷芬. 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臨床效果分析. 河南醫學研究, 2017, 26(3):468-469.
[2] 柴龍, 李軍, 杜波, 等. 鼻竇內窺鏡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 重慶醫學, 2016, 45(13):1839-1841.
[3] 吳軍德. 克拉霉素聯合曲安奈德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臨床療效.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6):98-99.
[4] 嚴光榮. 小劑量克拉霉素聯合曲安奈德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療效觀察.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6, 22(3):101.
[5] 劉源兵. 克拉霉素聯合曲安奈德治療慢性鼻-鼻竇炎132例效果觀察. 中國鄉村醫藥, 2012, 19(6):48-49.
[6] 茍立華, 胡韞科, 白成祥. 克拉霉素聯合曲安奈德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臨床研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4(32):74.
[7] 劉元珍. 克拉霉素聯合曲安奈德對慢性鼻-鼻竇炎的治療效果觀察. 藥品評價, 2016, 13(24):17-18.
[8] 程果. 慢性鼻-鼻竇炎患者實施克拉霉素聯合曲安奈德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及分析. 安徽醫藥, 2013, 17(5):856-857.
[收稿日期: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