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斯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海南 文昌 571321)
國語字是越南目前正在使用的拉丁化拼音文字,也是繼漢字之后被作為國家正式文字的第二種文字,但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其在全國境內的發展并不均衡。在南圻,國語字已較普遍(1882年,法國殖民者把國語字作為越南南圻的正式文字),而在中圻和北圻,國語字遇冷(1906年,法國殖民者在中圻和北圻頒布法令,修改越南傳統的學制和科舉制度,使法文以及國語文進入入學制和科舉制度),主要活躍于報界及文化藝術方面。為了推進這種極富生命力的文字在越南全境的推廣,當時北圻文化領域首屈一指的重要人物阮文永對國語字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提及報紙與國語字,我們首先會想到越南的第一張國語字報紙即1865年法國政府在越南出版的《嘉定報》,國語字首先在南圻使用,但這種文字的使用帶有法國侵略者強制推行的意志。由于拉丁化越語出自西方人之手,在其發展過程中又有殖民者的參與和操縱。因此,在很長一段時期,拉丁化越南語并不被越南人所接受,其推廣速度也相對緩慢。在推行拉丁化越語的過程中,阮文永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20世紀初北圻推廣國語字的主帥。他17歲時就已經與報業有了接觸,但正式投身報業則是其去歐洲以后。
1906年阮文永跟隨Hauser到法國馬賽籌備法國殖民地展覽會北圻展覽工作,并參觀了法國文藝雜志《Revue de Paris》的印刷總部和《Larousse大百科全書》的編輯印刷部。親眼目睹了西方國家的文明昌盛,阮文永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報刊書籍的宣傳力量和國語字便于學習和便于印刷的特點。從歐洲回國后,他決心推廣國語字,廢除歪風陋習,幫助振興祖國。他的一句警世名言是:“咱們南國(越南)今后的榮衰取決于國語字。”這句話似乎已經預言著國語字在越南民族解放運動中的巨大作用。1907年他公開發表文章《安南人應該寫安南字》,指出:“……國語字根據西方各國的字母來拼寫,有標準,三是三,四是四,學起來容易得多。……儒字也該學,但是首先應該學會自家的字(國語字)”該文可以說是越南人使用國語字的宣言。從此,阮文永投身報刊業,與法國印刷家 Schneider 合作,成為北圻第一份國語字報刊《大南同文日報》(后改名為《燈鼓叢報》)的主編,這標志著越南的報刊業已從南圻發展到北圻。阮文永還是越南20世紀初《燈鼓叢報》、《印支雜志》、《中北新聞》(越南報刊業的第一份日報)、《學報》等國語字報刊的主編,其中《印支雜志》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河內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的杜光興教授認為:“國語字的巔峰無疑要算《印支雜志》。”越南國家檔案館的研究專家認為,《印支雜志》是第一份教人們怎樣學習越南語并用越南語創作的報紙。作為主編的阮文永利用該平臺發表譯作及自己的文學創作,用實際行動推動越南語的運用,傳播世界先進文明思想。
1918年,Schneider退休,他成了印刷廠的老板。1922年,他向印支銀行貸款用于新印刷設備的購置及印刷廠的建設。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語字的正式出版物開始逐步增多,至1930年,越南全國已共有75種國語字報紙,其中影響較大的有:1901年8月發行的《農賈茗談》、1907年7月發行的《六省新聞》、1917年7月發行的《南風雜志》等。國語字報刊的發行促進了國語字的完善和統一,使國語字日臻成熟,并廣泛進入公眾的生活中。
在20世紀初期的頭幾年,在越南南部興起了一個翻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熱潮。不久后,在越南北部,一些文人掀起了更大的翻譯熱潮。他們不僅翻譯中國作品和越南的漢語古籍,還翻譯西方(主要是法國)文學作品。如法國拉登丹的寓言詩、大仲馬、巴爾扎克、莫里哀和雨果等人的小說。其中阮文永是他們當中的佼佼者。

20世紀初,世界形勢發生了許多變化,亞洲進入了覺醒階段。此時越南的革命運動也不斷興起,相繼成立了各種學校和協會,阮文永便是諸多協會及學校如:智知會、東京義塾、翻譯協會……的創始人之一。他認識到國語字將是民族復興事業中的必要武器,因此,其從思想及行動上重新建構本土文化,踐行國語字的教學及推廣。
阮文永在北江工作時得到了發駐北江公使Hauser的賞識,后隨Hauser到河內任職。在Hauser的幫助下,阮文永發起開辦“智知協會”,這是一個傳播西學、教授國語字的協會,當時有法國人和越南人參加,后來轉變成北圻第一家教授國語字的私塾。1907年8月4日,其在協會中表示,越南如果要走上迅速發展的道路就離不開對新思想的接受,而獲得這些西方的新思想,則需要通過將其作品翻譯成越南語來實現。
1907年3月,阮文永和一些愛國進步知識分子在河內桃花街起草籌辦“東京義塾”,該私塾得到了當時越南中部及北部的大部分知識分子的支持。“根據當時所公布的材料,這些讀書人遵循文化革命的方針和接受福澤所創立的日本慶義義塾的影響去教育人民”,旨在開發民智、推行改革、教育救國,而國語字的教學是該私塾的首要任務。阮文永當時就在此私塾教授法語和越南國語字。東京義塾運動曾在學術、教育、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等方面,同封建文化思想進行了斗爭。東京義塾的領導人,雖然也是儒家出身,可是這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吸收了當時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他們通過漢字新書,如盧梭的《民約論》、孟德斯鳩的《法意》,梁啟超、康有為的《中國魂》、《飲冰室》等新書的影響,在這些進步的士大夫思想上起了很大的變化。他們不是像過去崇拜儒家思想一樣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是站在愛國的立場,尋求民族的解放、革命救國的真理。他們既不是依靠外援,也不是乞求統治階級發善心來進行社會改革,而是親自進行文化革命思想斗爭,從思想及行動上重新建構本土文化。
然而法國殖民當局于1907年11月將其關閉,東京義塾運動以失敗告終。但是在這僅存的九個月里,它作為教學的新途徑,使用拉丁化拼音文字國語字來出版教材和報紙,前后培養了近千名學員,這大大促進了拉丁化國語的推廣,并為越南新文學的發展創造了語言條件。
此外,阮文永還對國語字進行了改革。20世紀初,linotype打印機取代了monotype一代,無法包含127種不同的國語字字母模式,而且從歐洲進口的打字機也打不出聲調符號,這些弊端促使其對國語字聲調進行改革,提出了將q,f,j,z,w置于詞后并依次代替銳聲、玄聲、問聲、跌聲和重聲5個聲調的方式標注及a a =,a w =?,u w =u′……的打字原則,避免了電文混亂的錯誤,有利地促使越南語國語字融入世界印刷工藝。
阮文永為國語字在越南全境的推廣和普及作出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他同越南的愛國知識分子們一道,有意識地根據越南語的語音語法特點對拉丁化越語拼音文字的方案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并推廣,使國語字深入人心,為越南民眾接受這種文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興報紙、辦私塾、用國語字譯介東西方作品及創作、教授越南語……雖然其在報紙上發表的作品、評論并不完全取決于其個人意圖或選擇,但是其推廣國語字的目的是以國家利益為中心的,他一生都在以文化武器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志士們為宣傳和推廣國語字而奮斗。正是在這一批愛國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國語字才有了擔任了教授民眾的職能,也正是在他們的積極推動下,國語字才日益完善、系統。可以說,現行的越南語國語字的語言規則在20世紀初已基本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