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黨對軍隊絕對領導? ?政治優勢
軍號嘹亮,步履鏗鏘,紅旗漫卷,砥礪奮進。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支從硝煙戰火中走出的英雄軍隊,歷經九十余年的風風雨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正向著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標大步前進。而鑄就這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戰之師的,正是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基本軍事制度。九十多年來,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始終以戰勝一切困難、壓倒一切敵人、完成一切艱巨任務的精神偉力,為民族的復興、國家的發展、人民的幸福保駕護航,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無疑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政治優勢之一。
(一)歷史性地解決了兵權的歸屬問題,有效維護了國家的長治久安
軍隊作為國家暴力機器,是進行階級統治和維護政權穩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軍隊自產生以來,就與國家緊密聯系在一起。對于國家的統治階級而言,“執政必先執軍”始終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在我國古代,圍繞兵權歸屬而展開的斗爭不勝枚舉,歷代封建王朝的君王也大多深知“兵權貴一”的重要性,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手段試圖加強對軍隊的領導與控制。但這些措施有的以失敗告終,如唐朝為加強對邊陲地區軍隊的掌控而設置藩鎮,卻最終亡于安史之亂的硝煙;有的雖掌握了兵權,卻也削弱了軍隊的活力與戰斗力,如北宋“重文輕武”、“守內虛外”,最后在靖康之難的血淚中黯然落幕。縱覽中國歷史,因為軍隊建設出現問題而導致身死國滅的例子數不勝數,而中國共產黨建軍治軍的最大成就之一,便是鍛造出一支既能令行禁止,又能得勝凱旋的英雄人民軍隊,并憑借堅強的人民軍隊締造了偉大的人民共和國,這在我國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空前創舉。
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可以將“聞令而動”與“能打勝仗”歷史性地結合起來?本質上還是由黨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階級先進性決定的。封建王朝的軍隊,維護的是地主階級等少數人的利益,根本上無法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因此,掌兵只能依靠將領的個人力量,在“兵為將有”的局面下,軍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都無法得到保證,南明江北四鎮統帥居功自傲,拒不配合史可法北伐行動,致使弘光朝廷迅速覆亡;清末湘軍擊敗太平天國,攻克天京后大肆劫掠,將領們的功勞簿上灑滿了百姓的血淚。而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始終以黨的宗旨為宗旨,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為人民當家做主提供有力支持和可靠保障,真正把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到了實處。心中有“計利當計天下利”的崇高信念,背后有人民群眾的鼎力支持,這是人民軍隊歷經艱難險阻而不散、不亂、不動搖、不畏懼的根本所在。
(二)牢牢鞏固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有利于充分發揮黨的領導的優勢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經過歷史實踐的檢驗和人民的選擇才取得的。在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而沒有其他任何政治力量,能夠帶領人民擺脫剝削壓迫,找到一條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正確道路,把封建落后的舊中國改造成美麗幸福的新中國。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決定了她必須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而黨的執政地位必須通過人民軍隊才能得以鞏固。
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可以保證人民軍隊集合在軍旗下,團結在黨旗下,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方向為方向,時刻聽從黨的號令。通過黨在軍隊進行的政治建設,可以使我軍“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這一性質更加鮮明,可以使廣大官兵更深刻地認識到軍隊要服從于黨和國家當前的戰略目標,要有效履行新的歷史時期軍隊使命任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障。當前,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以及海外利益的日益擴展,敵對勢力對中國崛起感到更加恐懼,千方百計地阻止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強大。敵對勢力采取在外“圍堵遏制”,在內“和平演變”等手段,鼓吹“軍隊國家化”“軍隊非黨化”等論調,其目的就是要把人民軍隊從黨的旗幟下拉出去,由無產階級堅強領導下的軍隊蛻變為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的軍隊,從而動搖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根基,擾亂中國發展的步伐。對此,我們要更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才能夠有效鞏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才能夠充分發揮黨的領導的優勢,因此,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前進不能停滯。
(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始終是人民軍隊克敵制勝、所向披靡的法寶
恩格斯在《德國戰爭短評》中說:“槍自己是不會動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強有力的手來使用它們。”[1]人民軍隊的戰斗力和凝聚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才得以磨礪與發展。1929年紅四軍下井岡山,在轉戰的途中,部分官兵的思想發生了較大的波動,很多官兵出身農民,來自舊軍隊,在作戰失利、士氣低迷的情況下,開始萌生退意,整支部隊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果斷主持召開了古田會議,明確了軍隊聽黨指揮的根本要求,并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制定了一系列保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和措施,從根本上使我軍完成了從封建軍隊向革命軍隊的轉變,使每一名士兵完成了從“昨天在敵軍中不勇敢”到“今天在紅軍中很勇敢”的轉變,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歷史轉折點。
黨之所以能把人民軍隊鍛造成一支精兵勁旅,根本在于黨始終一貫地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用先進思想教育官兵,用堅強組織凝聚官兵。人民軍隊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就在于執行了黨的正確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這是人民軍隊戰無不勝的根本政治優勢;我軍之所以能夠戰勝強敵,就在于黨通過確立人民軍隊的無產階級屬性和強化無產階級的政治訓練,鑄造了一支兼有正確革命觀念和堅定革命意志、致力于完成革命政治任務的革命軍隊。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提高戰斗力的重要法寶。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根本原則和制度,天然蘊含著戰斗力生成的因子。[2]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不是簡單的一句口號,而是一個具有高度科學性和先進性的完整的軍事制度體系,這個體系有利于保證軍令政令暢通和高效的集中統一,有利于保證全軍官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有利于保證軍事任務的遂行和使命任務的履行。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這套制度,越是在危急關頭和重要時刻越能彰顯其威力,是我軍打不敗、拖不垮,歷經曲折而更加強大,歷經考驗而初心不改的法寶。
(四)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在新時代強軍興軍征程中同樣迸發出巨大活力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發源于革命戰爭年代,并在我軍抗擊外來侵略、追求民族解放的斗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在當前,我軍所處的時代條件和所承擔的歷史使命都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這并不意味著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已經過時,新時代走好強軍道路,更加離不開黨的領導。
黨的領導為我軍在新時期更好地履行新的歷史使命提供了堅強依靠和巨大活力。一段時期以來,軍隊特別是領導干部在理想信念、黨性原則、革命精神、組織紀律、思想作風等方面存在不少突出問題,軍隊和平積習日重,腐敗現象有所抬頭,習近平總書記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些問題不解決,拖下去,蔓延下去,軍隊就有變質變色的風險。”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黨中央、中央軍委一聲令下,改革強軍的藍圖在全軍迅速鋪開,馳而不息糾風、從嚴從緊肅紀、高壓嚴治懲貪。短短數年間,人民軍隊的面貌煥然一新,演訓場上的“練為看”變成了“練為戰”,各級領導干部黨性更強、律己更嚴,一大批危害軍隊建設事業的“老虎”、“蒼蠅”落入法網,貪腐的陰霾滌蕩,軍隊的生態修復,人民軍隊臨絕地而再造、浴烈火而重生、遇生機而勃發。我軍在戰爭年代沒有被艱難困苦和強大敵人壓垮,奪取政權之后沒有被資產階級糖衣炮彈打垮,歷次政治斗爭的風波中沒有被別有用心的人搞垮,改革開放后沒有被各種錯誤思潮和腐朽文化沖垮,在新時期沒有被腐敗與和平積習摧垮,關鍵在于毫不動搖的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3]
(一)增強堅持這一基本軍事制度的自信自覺
要想維護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基本軍事制度,最重要的是需要廣大官兵深刻理解其先進性、優越性,從而真正建立起對這一基本制度的自覺認同和擁護。首先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巨大優越性,歷史告訴我們,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走過的歷程,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汗水、淚水寫就的,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能否定的壯麗篇章。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其次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歷經了血與火的考驗的,真正適合中國國情的,具有巨大優越性的軍事制度。2016 年 7 月 15 日晚,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部部分軍官發動軍事政變,出動飛機、坦克攻打總統府。雖然政變很快被平息,但還是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一個上校、中校何以能夠輕易發動軍事政變?原因可能有很多條,但軍事制度上的缺陷肯定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新中國成立后,我軍之所以始終成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保證社會主義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堅強柱石,靠的就是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4]我們絕不能夠自縛手腳、自毀長城,必須始終堅定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覺,這也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
(二)始終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頭腦
習近平強軍思想順應了我國國際地位日益提升的新趨勢,適應了我國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新要求,回應了黨和人民對軍隊的新期待,是探索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規律的重大理論成果。因此,我們每名官兵都應當認真學習習近平強軍思想,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堅定聽黨指揮跟黨走的信念,為黨旗添彩,為軍旗增光。
我們要深刻領會習主席強軍興軍的戰略意圖,習主席高瞻遠矚,做出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重大判斷。這一重大判斷蘊含著對當今世界重大變化的準確把握,反映了對當代中國發展大勢的正確前瞻,更體現了對前進道路上困難和風險的敏銳洞察。我國目前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處于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之中。從內部看,進入改革攻堅期和矛盾凸顯期,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的壓力增大;從外部看,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戒備與防范日益加強,千方百計遏制中國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可謂是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緊跟黨的步伐,盡快將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的力量保證。
我們要準確把握習主席強軍興軍思想的科學價值。習主席以其登高望遠的鴻鵠之志、統籌全局的卓越智慧、敢做敢為的使命擔當,為我們的強軍事業擘畫了藍圖、指明了方向。習近平強軍思想始終堅持在把握時勢中籌劃強軍偉業,堅持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引領強軍偉業,堅持以新形勢下的軍事戰略方針統籌強軍偉業,堅持以戰斗力標準檢驗強軍偉業,堅持以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推進強軍偉業,堅持以五個“更加注重”指導強軍偉業,堅持以全面加強軍隊黨的建設保證強軍偉業,其涵蓋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各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學價值。
(三)把對黨的無限忠誠落實到行動上來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對于軍人而言,對黨最大的忠誠就是能打仗、打勝仗。習主席曾多次強調,軍隊要像軍隊的樣子。所謂軍隊的樣子,就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要始終能拉的上去、打勝仗。因此我們必須要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向著“能夠打敗任何一個對手,能夠打贏任何一場戰爭”的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標大踏步前進,把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我們還必須強化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打仗意識,充分認識我國面臨的戰爭形勢,增強備戰打仗的緊迫感;要下大力氣解決備戰打仗中的重難點問題,充分研究信息化戰爭制勝機理,跟蹤研究對手的發展變化,大力創新作戰理論和戰法運用,切實解決打什么仗、同誰打仗、怎樣打仗等一系列重要問題。把對黨的忠誠與熱愛轉化為工作中的主動作為與使命擔當,力爭為強軍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侵天翠竹何曾度,遙見屹然星砥柱。人民軍隊之所以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在于始終高揚黨的旗幟,使軍隊始終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沿著正確政治方向砥礪前進。歷史告誡我們,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傳家法寶,須臾不能忘、不能丟。
九萬里風鵬正舉,強軍興軍正當時。在強軍興軍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決聽黨話、跟黨走,固本開新、奮發有為,為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經典語錄薈萃[M].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材印刷室,2015.
[2]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人民出版社,2016.
[3]總政治部宣傳部.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學習讀本(修訂本)[M].解放軍出版社,2015.
[4]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5]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學習出版社,2018.
[6]長城永固的“定海神針”——怎么看維護和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N].解放軍報,2017-6-30(007).
[7]鄧一非.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N].解放軍報,2018-11-23(007).
[8]黃超,朱明.南昌起義建軍的歷史經驗與強軍目標的實現[J].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8,(03).
[9]康井泉.黨旗鑄軍魂——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八個“第一”[N].學習時報,2017-7-5(006).
[10]李明.試析人民軍隊堅定維護中央權威的歷史經驗及啟示[J].軍事歷史,2017,(04).
[11]苗潤奇,馬繼勝.必須牢牢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N].解放軍報,2017-10-17(001).
[12]王曉光.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建軍強軍之魂[N].中國國防報,2017-7-6(004).
[13]張映輝.立軍之本彰顯時代偉力[N].解放軍報,2018-11-5(005).
[14]周俊杰.加快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N].中國國防報,2018-11-8(003).
(作者簡介:張瀟,本科,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研究方向:心理戰作戰與訓練,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