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收集和整理,結合個人實踐體會,分析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涵,同時對我國實施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 實施現狀? 面臨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02-02
新高考模式下,各地高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目的是通過職業生涯指導幫助學生學會選科、選專業,確定初期的大學和職業方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被忽視到被重視的過程,目前仍面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這里就以上內容做初步分析。
一、對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理解
對于“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理解,總結近幾年的研究成果,有生涯發展課程[1]、高中學生生涯規劃課程[2]、生涯輔導課程[3]等課程名稱。綜合分析發現雖然相關的課程名稱很多,但是這些名稱的內涵有許多一致的地方:一是強調了課程形式,而不是簡單的輔導、咨詢、講座等;二是相關研究都提出課程須提高學生自我認知能力、職業探索能力、科學規劃能力等;三是這些研究都指明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學生形成健康的職業觀。
二、我國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實施現狀分析
本文中“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實施現狀分析”是除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外,發生在我國教育體制內的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實施現狀分析,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改革開放后,我國頒布的有關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幾個主要指導性文件及其實踐意義的分析;二是對近13年有關“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實施”文獻數量變化趨勢的分析。
(一)政策保障課程實施
改革開放以后,國家教委于1989年調整現行普通中學教學計劃,規定各學校試行開設職業規劃教育課程[4]。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社會職業指導需求日漸顯著,國家于1995年頒布了《普通中學職業指導綱要(試行)》,明確要求在高中開設職業指導選修課,并對高中職業指導課程的原則、目標、內容、方法及管理等各方面都做了較系統的規范[5]。這部綱要頒布比較早,說明國家已關注到職業生涯規劃對高中生的重要意義,但因受當時應試教育觀念的沖擊,這門選修課并沒有引起各地足夠的重視,甚至被忽略。
進入21世紀,中國社會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內陸經濟快速發展,職業生涯指導需求范圍擴大,2012年教育部出臺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修訂)》中指出“高中年級學生須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性格、特長和社會需要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職業志向 [6]。”2014年《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要建立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制度,指導學生學會選擇課程,做好生涯規劃[7]。”緊跟國家政策步伐,我國較發達地區紛紛出臺地方相關政策,如《北京市中小學生涯教育實施意見》(2012年)、《2013年上海市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要點》,還有廣東省和江蘇省等頒布了地方政策。這些由上至下頒布的政策保障了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順利實施[8]。
(二)相關研究文獻數量逐年遞增
在知網按“主題”搜索“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我們看到相關文獻數量從2006年的2篇到2018年的25篇,其總體趨勢是逐年上升,其中從2015年開始出現突增的情況。綜合分析來看,2014年9月4日《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頒布后,為了適應新高考模式,有關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相關研究就被越來越重視,各地積極開展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實踐研究,特別是改革試點上海市和浙江省的研究成果,被各地爭相學習。
三、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實施面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統一
目前我國沒有統一的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標準,課程實施基本上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單獨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情況較少,課時安排少。目前經濟發達城市的課程開設情況較不發達地區好。又由于沒有統一的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教材,授課一般會選用已出版的創編教材,或者根據本地和本校的實際情況收集資料、借鑒成果開發校本課程和自編校本教材。
(二)課程實施沒有受到普遍重視
傳統的教育觀念下,人們普遍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職業學校學生、大學生、成年人等需要考慮的事,跟高中生沒關系,高中生的主要任務是考大學,所以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只看升學率。從學校角度看,升學率是受上級部門和社會普遍認可的絕對業績。從教師角度看,升學率是證明自己價值的最佳方式。從家長角度看,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學,是父母需盡的最大職責,且是父母成功的標志之一。從學生角度來看,考上理想大學既是為自己也為家長。這種單純的升學觀念直接影響到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能否順利實施和授課效果。
(三)盲目學習課程經驗
在新高考制度啟動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于很多高中來說是陌生的,沒有課程標準,沒有專業教師。因此,各地高中為了開展課程派出校長、老師外出學習。然而,很多學校發現本地的學情和教育資源與試點地區不同,直接拿來的經驗不適于本校的實際情況。
(四)教師培訓面臨困境
職業生涯指導教師是順利實施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重要條件,其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直接影響授課的質量,所以培訓職業生涯指導教師十分重要。然而,目前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培訓較少,相反各種社會機構組織的培訓很多。這些機構普遍在經濟發達地區,培訓涉及的距離、費用、專業程度,都是各學校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實施及相關研究整體上處于起步階段。各地因經濟和教育文化不同,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實施情況和水平不同。盡管國家和地方已頒布了相關政策做指導,但是面對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觀念,我認為無論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等都要經歷一番洗禮,才能逐漸的改變、重新認知,接受并認可實施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議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積極為高中職業生涯指導教師提供科學、有效的培訓平臺,為普及實施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提供組織和技術上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李翠榮. 基礎教育中生涯發展課程設計研究[D].寧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2]孫登祥.高中學生生涯規劃課程實施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4(19):28-30.
[3]吳炳進.高中生涯輔導課程設計的實踐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09(07):52.
[4]董巖. 高中生職業規劃課程教育實踐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5]普通中學職業指導綱要(試行)[J].人民教育,1995(01): 14-15.
[6]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212/t20121211_145679.html,2012-12-11.
[7]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7054/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2014-04-08.
[8]朱凌云等編著.中小學生涯教育理論與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