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平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111-01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不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須的。這不僅對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有利,而且能幫助學生克服可能會成為他們語言學習和跨文化交際的障礙的文化干擾。
一、改變對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態度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改變教學方式,探索和重建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發展模式。九年義務制教育英語教學大綱也清楚地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初步的英語知識和能力,并且嘗試使用英語來交流。新的英語教學用書也介紹了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文化,這也提醒英語教師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進行跨文化交際教學。所有的這些都號召中學英語教師馬上作出改變。
二、充分利用教材
教師應該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深入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礎上,將那些可用于跨文化意識培養的教學內容重新整合。牛津英語(上海版)中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這為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文化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每個年級的教學內容和語言知識層層遞進,呈現出螺旋式發展。每一單元都會討論一個特定的主題,包括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這些主題涉及到了英語國家的部分文化,這為在英語教學中進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提供了基礎。
例如,由于傳統食物和飲食習慣的不同,中西方國家有著不同的飲食文化。牛津英語教材在Food and Drinks這一主題中就介紹了來自不同國家的食物。教師在課堂上介紹這些國外食物時,就可以引申到介紹這些國家的飲食文化,這樣學生就能對這些國家的飲食文化有個初步的了解。
牛津英語中還涉及到了中國和一些英語國家的傳統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例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在教材中都有介紹到。同時,英語國家的一些傳統節日,像圣誕節、復活節、萬圣節、感恩節也有提到。不同國家的節日有著其不同的起源,也體現了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在學習了這些節日之后,學生就可以追根溯源,了解更多關于這些節日的知識,這樣他也就能更了解中西方節日文化之間的不同。
三、在英語課堂中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
除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教師還應該在課堂教學中設計有效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將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來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例如游戲、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對子活動、表演和講故事等來幫助學生體驗文化差異,發展跨文化交際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堂上做猜詞組的游戲。在這個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兩個學生表演英語詞組,讓另外兩個學生猜答案。表演的學生可以使用肢體語言,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可以用英語給出解釋和提示,但不可以對答案作詞對詞的翻譯。猜的學生可以用英語來問問題。在猜英語詞組中秋節和感恩節時,學生對這個活動都相當有熱情,因為這其中也包含了他們自己文化的元素,更包含了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差異。這個活動體現了跨文化意識培養的對比原則。由于中國文化和英語國家文化的巨大差異,對英語教師來說,首要要做的就是應該在進行文化教學時,有目的地比較和分析中西方文化之間的異同點。
教師在跨文化意識培養方面應該遵循的另一個原則是互動原則。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應該自始自終互相交流,以此來幫助學生加深對目標文化的理解。這樣他們也能對自己的本國文化作出反思。
四、指導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課外學習活動
學生通過課外活動,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來發展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欣賞或學唱英語歌曲。歌曲往往能表達一個民族人民的情感,反映不同時代和地區的文化形態。此外,唱英語歌曲還能幫助學生發展聽力,口語和閱讀能力。還應該要鼓勵學生閱讀繪本、英語報紙或瀏覽英特網等來體驗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報紙、英特網所提供的信息是最新的,并且傳播也很快,里面包含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可用于在英語教學中進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報紙和英特網資源來幫助他們學習更多其他國家的文化背景,以此來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發展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幫助學生了解更多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藝術,文學和價值觀,并且引導他們正確地認識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是跨文化意識培養的好方法。
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其他各種各樣的活動。例如,可以在學校里建立一個英語角,邀請一些外國朋友來和學生交流,介紹國外的生活方式。可以建一個實踐基地來幫助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使用英語。可以舉辦英語節來創造一個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英語比賽,例如,閱讀比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來鼓勵學生講英語,提高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學生甚至還可以游學到英語國家,住在當地人的家里來親身體驗當地的生活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