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教育的興起為考試失利、生活困難的學生提供了學習發展平臺,也為社會培養專業型人才做出突出貢獻,促進我國教育水平的完善與提升。但其教育管理落后,影響中職院校教學水平提升。為改善這一情況管理者樹立服務型理念,本文即對該理念在中職學生教育管理中應用的必然性與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中職教育? 學生管理? 服務型? 理念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231-02
服務型理念是當今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指導理念之一,其應用有效提升被管理者的接受度,有效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中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水平高低對其管理質量影響明顯,管理者必須重視創新管理理念,樹立與時代發展相符合的服務型理念,并采用有效的應用策略促進教育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中職學生教育管理中應用服務理念的必然性
(一)教育管理缺陷要求創新理念
目前,大多數中職院校管理仍是采用傳統的剛性管理理念,企圖通過加強對學生思想與行為的束縛管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在這種管理理念下,管理者忽視了學生發展需求,易引發該年齡段學生的逆反心理,降低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此外,過度的剛性管理在取得成效的同時,嚴重束縛了學生發展,不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活躍性的需求。為解決這一系列的管理問題,管理者必須創新管理理念[1]。
(二)社會發展必然創新管理理念
當今社會屬于服務型社會,服務理念已滲入到個各項管理工作中,促進各行業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中職院校也是服務組織的一部分,其服務于社會建設工作、學生。所以中職院校的管理者必須認清自身工作的實質,明確管理工作的本質是為學生與用人單位服務,從而樹立新的服務型管理理念。
(三)服務型理念自身的優越性
與剛性管理理念相比,服務型管理理念的應用更有利于促進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在服務型管理理念的指導下,管理者應從學生需求的角度出發,在尊重學生發展基礎上對其進行管理。這使得學生對管理工作的接受度大大提升,有效地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中職院校管理者必然創新管理理念,樹立更有效的服務型管理理念。
二、中職學生教育管理中應用服務理念的策略
(一)轉變管理者的思想理念
管理者必須先提升對教育管理工作的認識,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然后根據實際情況轉變自身的管理理念。為此中職院校高級領導者要先認識到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以及教育管理工作的服務本質。從而建立有效的服務型管理理念,為教育管理工作的創新提供方向。其次,對基層教職工作人員進行服務型管理理念的教育培訓工作,保證每一位管理人員樹立起牢固的服務意識,以此保證服務型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實。
(二)建立服務型教育管理制度
首先,對原有的剛性管理制度進行修改,使其更符合學生的接受意愿,保證服務理念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提高管理工作的實際水平。其次,管理者應提高管理制度內容的靈活性,增強管理工作落實的靈活度,保證校園整體氛圍的活躍度,促進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最后,服務型的管理制度必須高度關注學生發展的需求,為學生的健康發展與學習專業知識創建更有效的校園環境,提升學生參與校園活動的積極性。
(三)提高教師團隊的服務意識
教師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管理者,其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直接影響著教育管理實際質量。為此,中職院校必須重視對教師管理意識的重新塑造,使教師樹立服務型教育意識[2]。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高度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滿足學生學習發展需求。在管理時應采用松嚴有度的管理方式,在保護學生自尊心與自信心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式管理,促進管理工作質量提升。
(四)從學生自身出發實行服務管理
隨著學生法律意識的增強,管理者在進行教育管理工作時,要保證充分尊重學生的合法權利,以滿足學生享受權利的需求。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學校管理者應協調用人單位需求與學生發展意愿。在確保培養出符合用人單位需求的專業型人才時,滿足學生的個人學習發展意愿。
中職教育管理理念的創新,利于促進管理水平顯著提升。通過服務型理念的樹立與應用,有效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中職學生參與校園活動的積極性。管理者必須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樹立正確的服務型管理理念,綜合學生需求與用人單位需求,制定松嚴有度的管理制度,并保證管理工作靈活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肖建華.中職學生教育管理中的服務型理念探討[J].才智,2018(18):82.
[2]黃曉強.淺析中職學生教育管理中的服務型理念[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4):85-86.
作者簡介:
董桂琴(1988-),女,大學學歷,助理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中職化工、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