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明
【摘要】新常態是習總書記在2014年提出的,是對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的一種判斷。隨著社會發展條件的變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這些挑戰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常態”。本文根據新常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現狀和遇到的主要問題,來分析在新常態下如何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關鍵詞】新常態? 高校學生管理?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204-01
新常態是相對于以往的狀態而言的,這是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并具有不可逆轉性。中國經濟經過過去長達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進入了中低速的新常態下。將新常態的概念引入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來,這對培養高校合格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有利于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是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點任務。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這些機遇和挑戰從很大程度上就構成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常態。
一、當前自媒體新常態下的大學生管理
當前社會是個新媒體時代,就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中的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成為當今人們工作學習和社交的重要途徑,具有很強的社會影響性,在互聯網下的信息的即時性、多元性和共享性等都在無時不刻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這就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戰。一方面,自媒體將為學生提供一個最新的視野和平臺,同時自媒體對傳統化的教學模式構成了重大沖擊,對學生意識形態方面的影響不可低估。如果高校對這方面不及時進行引導和教育,那么那些不健康、反動的信息就會侵入大學生的頭腦,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當前00后已經邁入了大學校園生活,這就更需要高校及時更新理念、創新俱進,積極利用互聯網手段深入到學生之中,對新時期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全面了解,利用互聯網下的大數據和自媒體來開展學生管理工作。
二、新常態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和問題
1.獨生子女比重歷史新高
目前高校大學生以90后和00后為主,他們當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受到各種寵愛和嬌慣,所以普遍地自我意識比較強,領地意識強,一般難以做到分享和合作,獨立生活能力差,自制力差,心理耐挫力差,這些都容易引發一些社會性的教育問題,在這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模式。
2.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由于大學生正處于身心急劇變化的時期,一些學生在心理上和思想上在著一些不適應的表現,一些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這些年來,高校大學生因為心理健康問題中斷學業,甚至產生惡性社會事件。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將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點。
3.就業對大學生構成了一些負面性的影響
上世紀末高校擴招以來,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更多的人上大學的機會,使得國家能夠更好培養和儲備人才。但是其負面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就業問題越來越難了。就業市場飽和,大學生從整體上供大于求,這種社會現象的不斷出現使得大學生多少認為學習是沒有什么用處,這樣就增加了他們的厭學心理,這就成為了逃課的重要借口。有的學生以此為借口,沉迷于網絡游戲中不能自拔,如果高校老師在沒有正確有效的思想引導方法,學生就會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最終走上歪路。
三、新常態下提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具體舉措
1.強化素質教育理念
互聯網作為新媒體的重要載體,是一把雙刃劍。在互聯網中學生可以開拓視野,提升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強化互動交流。但是,互聯網中充斥著大量的不良信息。在新常態下對學生進行管理,就要強化對學生的正面引導,積極使用微信和微博等新媒體手段與學生開展溝通交流,使得學生在思想上的問題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發現并解決,這樣就提升學生的是非明辨力,能夠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
2.創新學生管理模式
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正處于新舊模式交替的時期,傳統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模式在引入,實施文化管理就成為新常態下學生管理工作的新使命。第一,文化管理具有柔韌性,是老師以思想理念、道德責任和信念目標來對學生實施感染,從而提升學生個人素養。使得將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內化,提升遵守的自覺性。第二,在文化管理模式下,老師可以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實施提前約束和規范,避免管理上的滯后性。
3.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實施目標管理制
目標管理作為科學管理和行為理論基礎至上所建立起來的一種管理制度,學生也將被有效地參與到高校學生管理目標中,學生可能有時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模式和目標不太認可,讓學生親自參與到自我管理工作中去,這樣在管理過程中就會更加契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就能從更大范圍、更大程度上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就會從心底里遵守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和目標。
在新常態下,高校學生管理者應積極完善目標管理機制,利用新媒體環境和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參與空間,調動他們在學習上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更加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大學的學習與生活。
參考文獻:
[1]邱有華.新媒體環境下創新大學生黨員教育途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1):34-35.
[2]施芝鴻.逐步適應和習慣當下中國的新常態[N].人民日報,2014-1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