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4-081-01
摘 要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為了推進基層黨組織黨風廉政建設縱深發展,鞏固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繼續堅持以上率下,落實“兩個責任”壓力傳導機制,整治“四風”問題,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各級黨委、紀委還需加大紀律審查力度,構建不敢腐的懲戒機制;加強監督防控,構建不能腐的防范機制;加強思想教育,筑牢不想腐的自律意識。
關鍵詞 反腐敗斗爭 黨風廉政建設
一、反腐敗斗爭趨勢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堅定不移的推進從嚴治黨,黨內政治生態新氣象,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各級黨委、紀委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反腐工作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以實際行動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真正做到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彰顯出“打虎拍蠅”不手軟、懲治腐敗不停歇的決心。
二、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探究
(一)加大紀律審查力度,構建不敢腐的懲戒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靶向治療、精確懲治”,為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指明了方向。只有確保各崗位領導干部、紀檢監察人員牢固樹立“‘戰士意識,不當‘紳士”的理念,有效利用監督執紀第一種、第二種形態,持續用力、抓早抓小,才能及時發現“爛根”“壞苗”問題。黨員干部的腐化墮落,往往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要堅持思想教育、政策感化、紀法威懾相結合,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問題,只有防治有效,才能減少第三種、第四種形態的運用。工作實踐中,嚴查“微腐敗”,緊盯重要節假日和時間節點,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集體談話提醒,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成為常態,黨紀處分、組織調整成為管黨治黨的重要手段,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依紀依法嚴懲腐敗問題以零容忍態度將“四種形態”環環相扣,對問題嚴重性遞增,而將涉及處理人數遞減,體現關心關愛的成效,以堅定的戰斗姿態確保執紀問責有序進行,構建起不敢腐的懲戒機制。
(二)加強監督防控,構建不能腐的防范機制
強化日常監督管理,一級帶一級建成完善監督體系,堵塞現有漏洞,各級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都要正確對待監督,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主動接受監督,既是一種黨性修養,也是一種政治智慧。持之以恒反“四風”,緊盯“關鍵少數”,防止“新問題”苗頭的滋生,杜絕“老問題”的發生,關注新變化、新動向,明晰責任規范行為,強化制度建設和對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完善和建立巡察巡視體系,及時監督反饋,形成監督檢查閉環管理,工作和行動上引導鼓勵職工群眾參與巡視巡察工作,積極主動揭露身邊問題。通過監督檢查發現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將黨風廉政建設融入各項中心工作,各級紀委人員準確把握和有效運用“四種形態”,避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發生,對可能存在的違紀違規苗頭,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早處置,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切實把“嚴管體現厚愛”理念貫穿到監督過程始終,構建起不能腐的防范機制。
(三)加強思想教育,筑牢不想腐的自律意識
各黨委、紀委要一以貫之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認清面臨的形勢與存在問題,增強自身建設的責任感、緊迫感和自覺性。從“打鐵還需自身硬”到十九大報告中“打鐵必須自身硬”,一詞之變,宣示的是更堅定的決心、更嚴格的標準、更強烈的擔當。打鐵的人首先要成為鐵打的人,監督執紀者要持續深化學習,認真貫徹執行新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利用好法律法規條例標尺,堅持在學懂弄通上下功夫,做到講政治、練內功、提素質、強本領,成為立場堅定、意志堅強、行動堅決的表率。
創新教育方式,以“互聯網+”打造黨的政治理論、方針政策宣傳平臺。依托電子平臺,開展網上黨課、網上廉政展廳、黨建動態、網上黨建理論研究等活動,及時發布相關信息資源,把網站建設成思想教育的前沿陣地。定期組織黨員干部職工進行集中學習,談體會談心得,帶動全體職工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自治區十屆紀委五次全會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筑牢不想腐的自律意識。
三、結語
完善執紀問責體系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始終堅持無禁區、無覆蓋、零容忍,壓實“兩個責任”壓力傳導機制,加強思想教育與監督巡察風險防控,實現風險全覆蓋。大力開展紀律審查,確保執紀問責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腐機制。各級黨委、紀委忠誠履職,擔當作為,日益進取,真抓實干,確保企經營發展和全面從嚴治黨同頻共振、質效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