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平
情境教學法是由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老師及其團隊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實踐而創立的一種中小學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它和六步教學法一樣,在全國基礎教育界有著較大的影響。2014年,我國第一次舉行全國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的評選,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法一舉榮獲特等獎。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才影響于學生的。諸如榜樣作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繪畫、體操、音樂欣賞、旅游觀光等等,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李吉林老師及其所率領的團隊對情境教學法進行了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和寶貴的經驗,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與突破,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因而我們認為,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法具有鮮明的中國本土特色和中國氣派。
李吉林老師在《情境教學實驗與研究》這部著作中,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構建了情境教學理論體系。這本專著從情境教學的定義、創設途徑、特點、理論依據,到情境教學怎樣發展兒童的語言及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創造性思維,以及情境教學在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作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論述。應該說,這是我們學習和研究情境教學法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資料。
關于情境教學的基本模式。李吉林老師認為:一是要拓寬教育空間,追求教育的整體效益;二是要縮短心理距離,形成最佳的情緒狀態;三是要利用角色效應,強化主體意識;四是要著眼實踐創新,促進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于情境教學的實踐操作。李吉林老師強調,要以“情”為紐帶,老師應該利用兒童的情感,使其成為主動投入、參與教學過程的“力”;以“思”為核心,主張教師的教學應始終以兒童思維發展這一核心,設計組織教學過程,努力把孩子教聰明,發展兒童的創造力;以“兒童活動”為途徑,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讓兒童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以“美”為境界,主張選擇“美”的教學手段,運用“美”的教學語言,展現“美”的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感受美,理解美,熱情地創造美,最終達到教學的完美境界;以“周圍世界”為源泉,主張順應自然,利用兒童學習語言的經驗,讓兒童回歸大自然,投入到大自然寬廣的懷抱中去。
關于情境教學的主要類型。李吉林老師通過實驗,將教學情境提煉、概括為:實體情境、模擬情境、語表情境、想象情境及推理情境。而在情境教學的呈現形式上,主要有生活展現情境、實物演示情境、圖畫再現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表演體會情境和語言描述情境等方式。
由此可見,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內涵豐富、體系完整和富有創新特點的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其主要特色如下。一是注重創設有助于兒童學習和身心發展的環境和條件。所謂情境教學法,首先就是強調情境二字,注重兒童學習情境的創設,把情境作為學習的空間和條件,激發兒童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二是注重發揮兒童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中,兒童一旦被激發起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就能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出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正是一種情境的效應。三是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與精神高度吻合。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法與魏書生老師的六步教學法一樣,從時間上看都先于國家第八次課程改革,其思理要素與課改的理念與精神高度吻合,呈現出前瞻性的特點。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法也是開改革開放新時期教學方法探索與創新風氣之先的一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對我國新時期中小學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值得稱道,應予大力普及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