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偉
【摘要】? “數學醫院”就是將學生容易錯的題型摘錄下來成為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重要資源,教師根據資源適時地加以引導,這樣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更有利于學生增強分析能力,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從班級實際開展“數學醫院”的現狀開始,思考分析實際的原因,并根據實際的操作,從精心設計、認真整理、互相診斷、反復溫故、及時評價等幾個策略出發,充分發揮“數學醫院”的實效性,明確“數學醫院”建立與使用的方法,發揮其最大作用,使之成為減負增效道路上的給力手段。
【關鍵詞】數學醫院;精心設計;認真整理;互相診斷;反復溫故;及時評價
緣起——著意栽花花不開,等閑插柳柳成蔭
上學期開學初,在教學簡便運算時,我發現學生由于粗心而導致的錯誤出奇的高,有的學生用乘法結合律計算時忘添括號;有的學生抄錯題目中的數字;有的學生把運算符號看錯;有的學生在用乘法分配律簡便時,和乘法結合律混淆……為此,我真是傷透了腦筋。
有一天中午,我正在教室里批改課堂作業。“老師,他這題錯了,除法做成了乘法!”我抬頭一看,發現說這話的竟是一向比較馬虎的子文(化名),真沒想到他竟發現了別人的錯誤,看著他激動的樣子,我也十分高興。此時,我靈機一動,“那么,你能替老師檢查幾本作業嗎?看你是否能檢查出錯誤?不過,你得先檢查出自己作業中的錯誤才行!”“行!一定行!”他十分高興地檢查起了自己和其他幾位同學的作業來……
從子文身上我受到了啟發,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糾錯行動在我班上盛行。我在班上成立了“數學醫院”,下設8個“門診部”,每個“門診部”6人。設立“院長”(老師)、“副院長”(數學課代表)、“主治醫師”(各門診部每天輪流選一名同學負責對其他同學的作業進行“診治”,尋找出其中的一些“毛病”,并且開出“處方”——幫助其分析錯誤原因并訂正)。而作為“病人”,如果是同一“毛病”連續出現多次,必須進入“重癥室”接受“院長”的“留院觀察治療”。
一開始情況較好,時間長了,成績原先還好的一些同學還在實行,一些學習基礎并不扎實的同學開始犯難了。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家長和我在聊天的時候提到:“老師,我知道我們班級這種方法確實不錯,但是我發現我兒子來不及做,每天抄寫錯題的時間都要好一會兒,而且他現在一看到那本‘數學醫院,好像就提不起精神。”確實,“數學醫院”,想說愛你并不容易。
思考——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位家長的話,一語中破,因為自實施以來,本班學生的錯誤率依舊,“數學醫院”儼然變成了空擺設。認真拜讀各位名家名論,同時仔細閱讀《浙江省小學數學教學建議》,其中第30條第22條指出:要重視學生作業中的錯誤,有意識地摘錄典型錯題并歸類整理,分析原因,以改進教學。那么在實施之前,我必須得琢磨透其中一二。
【分析一:負擔逐漸增加】因為“數學醫院”是一個額外的作業,每天都得登記每個學生作業、測驗等中的錯誤,錯得多的同學登記的則越多,這樣就給有錯題的學生增加了負擔,造成部分學生對此表現出抵觸情緒,認為“數學醫院”給他們增加了重擔。特別是后20%的學生,他們成績不理想,學習習慣差,困難大,錯題多,整理量就非常大,這樣長期下去,沒有本質效果,而且會產生思想上的抵觸,結果適得其反。
【分析二:意識存在誤區】很多學生會認為“數學醫院”是用來懲罰的,因為學生會簡單地認為:如果我沒有做錯題,就不需要寫摘錄糾錯本,錯的題目越多,摘錄的就越多,所以就存在了意識上的誤區。如果意識上沒有糾正,“數學醫院”就變成了一本抄寫本,機械地抄寫錯題,機械地尋找答案。一旦有這樣的意識和行為,就會造成“數學醫院”的價值適得其反。
認真查閱有關書籍與記載發現,“數學醫院”的建立在高中和初中較多,小學階段此方面的文獻較少。原因在于小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玩性較濃,學生自我施壓和調控的能力較弱。那么教師是否應采用有效的設計和措施,及時合理評價,激勵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得建立的“數學醫院”可能追求效率的最大化真正發揮其作用。因此,筆者開始對“數學醫院”的建立和實施展開策略研究。
篤行——同心千載癡情盼,守得云開見月明
【策略一】
1.精心設計
想要更好地發揮“數學醫院”的作用,教師在讓學生開始整理之前應有詳細的細則,這樣才能保證“數學醫院”的硬件措施到位。因此,筆者設計了以下要求。
①題目重現 ②曾經的錯誤結果 ③正確答案 ④所涉及知識點 ⑤類似題型 ⑥自我剖析 ⑦矯正策略
其中由學生來完成的有:①②③⑤⑥
其中由教師來完成的有: ④⑦
例如:學校食堂五月份用水500噸,比四月份少用5噸,如果每噸水1.72元,那么食堂四、五月份共付水費多少元?
錯誤列式:(500-5+500)×1.72
=995×1.72
=1711.4(元)
答:食堂四、五月份共付水費1711.4元。
正確列式:(500+5+500)×1.72
=1005×1.72
=1728.6(元)
答:食堂四、五月份共付水費1728.6元。
所涉及知識點:1.小數乘法,確定小數點的位置。2.相差關系的題目,抓住關鍵句“……比……多(少)幾”,首先確定誰和誰比,再確定誰多誰少。
類似題型:學校食堂6月份買進大米420千克,比5月份多買了35千克,每千克大米2.80元,5月份買大米用了多少錢?
自我剖析:當我看到紅色的圈圈時,我把題目認真仔細地讀了一遍,恍然大悟,后悔呀,又是老毛病害的——沒有認真審題。練習時看到“比四月份少用5噸”,直接用了減法求四月份用水量,沒有仔仔細細地把題目看完,錯把“五月份比四月份少用5噸”看成“四月份少用5噸”。以后要認真審題,避免錯誤。
2.認真整理
一個學期下來,可能在“數學醫院”——糾錯本上積累了很多錯題,如果不加以歸類,就會出現混亂、無序的現象,嚴重妨礙學習,出現“零效果”。所以教師就應該在平時中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把平時作業中的錯題及時地進行歸類整理。筆者建議以一塊內容或一個單元為單位進行整理。整理的每一塊內容可以按內容分類,使知識結構化,學會觸類旁通;可以按題型分類,刪繁就簡,集中目標;也可以按錯因分類,可以舉一反三,事半功倍。以下是搜集到的一些復習易錯題集錦。
(一)判斷對錯,對的打√ ,錯的打×。
1.得數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
2.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
3.小剛從家到學校行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成反比例。( )
4.長方形的長一定,則周長和寬成正比例。( )
(二)填空
1.10比8多( )%,8比10少( )%。
2.甲乙兩人賽跑,甲跑的路程比乙多( ),乙用的時間
比甲多,則甲和乙的速度比是=( )。
3.一杯牛奶喝去20%,加滿水,再喝去40%,再加滿水,這時杯中的牛奶占( )%。
(三)解決問題
1.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96厘米,長∶寬=5∶3,求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2.甲乙兩地相距360千米,兩輛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向而行,一輛車每小時行50千米,3小時后兩車相距48千米,求另一輛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3.小明的語文和英語的平均分是83分,數學比語文、英語、數學三門的平均分還高6分,小明的數學是多少分?
同時引導學生要有建立目錄的意識,就是在糾錯本的起始頁設立目錄,每一個目錄對應著每種題型的解題技巧與注意點,以便日后查閱。教師也應該有這個目錄意識,把本班內存在的共同問題進行收集和整理,標注出處,并在合適機會進行集體講評,同時也可以推薦給家長和學生,讓孩子們可以互相學習。這個過程是學生再學習、再認識、再總結、再提高的過程,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得更加牢固。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歸納整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錯題目錄(部分):
1.負數
(1)正負數的讀寫周超怡
(2)在直線上表示正數、0和負數王 迪
2.圓柱和圓錐
(1)圓柱的認識劉欣妍
(2)圓柱的表面積徐棟杰
(3)圓柱的體積程 琦
(4)圓錐的體積汪瑞喬
(5)綜合類型何季凱
【策略二】
1.互相診斷
英國作家蕭伯納曾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相互交換蘋果,每人仍然只有一個蘋果。但是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思想,那我們將同時擁有兩種思想。”學生在糾錯的過程其實是求同存異的過程,他們的學習內容相同,但因為每個學生的差異,所建立的糾錯本又各有千秋,所以教師在“數學醫院”的建立中要建立適當的平臺,讓學生互相借鑒,互相交換,有利于共同提高。同時在教師建立的交流平臺中,學生可以從同學的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學習他人嚴謹的思維與端正的學習態度,從而激勵自己。
例如:錯點例選
(1)5×24=100? ?(2)37 +63×38 = 380
錯點分析:
這種錯誤是強信息干擾所產生的。強信息在大腦中留下的印象深刻,當遇到與強信息相似的外來信息時原有的強信息痕跡便被激活,干擾正常的思維活動。如:(1)式是受到25×4=100這個強信息的干擾;(2)式是受到37 +63 =100這個強信息的干擾。尤其在特殊數據的刺激下,想簡便的強成分掩蓋了運算順序在頭腦中的概念,引起錯覺。
2.反復溫故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班級里還出現了這樣一位女同學,一看糾錯本,完全可以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形容,糾錯本整齊規范,字體俊秀,羅列的問題和答案也非常規范,但是在檢測和作業中,仍然重復著昨天的錯誤,學習成績沒有提高,因此家長和孩子都因此感到非常的苦惱。仔細詢問,發現孩子糾錯本和作業完全是“兩張皮”開展,糾錯本歸糾錯本,作業歸作業,平時整理好糾錯本后,就不再去查閱與鞏固。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可知,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因此“不要等墻倒塌了再造墻”。教師和家長應經常提醒學生時常翻閱糾錯本,時間可以從一月一次改到一周一次,從而逐漸養成習慣,而家長和老師要做到定期檢查。
一周一次小檢查(同桌負責互相檢查),一月一次大檢查(數學老師主持,由數學課代表及各小組數學小組長負責)。
一周一次小檢查的方法是,首先每位同學將自己每天記錄下來的錯題瀏覽一遍,在“完全弄懂保證以后不會錯”的題目前貼上老師發給每人的大拇指貼紙,在“不完全明白甚至不是很懂的”的題目前打上一個“?”。然后同桌交換,互相在對方的“數學醫院”里各找出三道貼著大拇指的題目和打“?”的題目問答,對于打“?”的題目同桌懂的話可以當小醫生給對方“診斷”。這樣既能對學生查漏補缺,又能讓學生體會當小醫生的樂趣。如果同桌也無法幫助解決的話,可以求救小組長或老師,爭取把這個“?”在小檢查中消滅掉,打上☆。
一月一次大檢查的具體方法是,首先把每個星期總結出來的“?”級題目想辦法徹底解決弄懂,小組長或課代表都不行的話,一定要請教“院長”把它“消滅掉”,不能客氣。其次把出錯率較高的題目理出來當例題,讓學生當老師進行講解,讓疑難問題在生生互動中迎刃而解。
3.及時評價
在對學生的糾錯本進行評價時不僅要仔細分析學生記錄的過程,分析學生記錄過程中的問題,還應創設“立體”的評價體系,通過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家長督評、教師總評,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參與程度及合作精神等方面做出多層次的評價。
1.互學互評,激發興趣添動力
針對學生整理的糾錯本,不像其他書面作業那樣天天批改與打分。因此筆者利用數學活動課或早讀時間,專門設立了糾錯本介紹課,每周1~2節,讓學生自我介紹自己這幾天出錯的題目,解釋錯誤的原因及正確的思考方法,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彌補不足,體驗成功,為以后更上一層樓增添動力。
自我介紹? 在這段時間里,學生盡情表現自己的“勞動成果”,可以是口頭敘述糾錯本的內容,可以談談整理糾錯本的感受,可以是投影儀播放記錄成果等。
互學互評? 在介紹完自己的成果之后,其他同學對成果做出點評,學生在互評中往往會找到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從而互相啟迪、互相借鑒,促成共同發展。
自我欣賞? 學生從他人的糾錯本與中肯的建議中受到啟迪,當自己的努力和勞動成果被師生認可,能獲得極大的滿足感,這些情感體驗能激勵他們更上一層樓。
2.展示評,彰顯個性,智導“錯點”變“亮點”
在學生介紹、學生互評、教師總評的基礎上篩選出記錄特別認真、分析歸類清楚并對解題方法能舉一反三的,設立“優秀錯題本”。把學生富有個性的錯題本和相關的評價結果一并展出,讓學生投票選出最優秀的錯題本,票數最高的同學獲得“數學小醫生”稱號。
3.家長評,家校合作更給力
利用家校群,筆者把每個孩子優秀的錯題集及時上傳至群共享,家長投票選擇記錄認真的,這不僅肯定了學生的表現,而且還讓家長感受到孩子的進步,讓家長也參與指導孩子作業的過程。
“數學醫院”的建立,也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資源,教師要充分發揮“數學醫院”的效用,發揮“數學醫院”的最大功效,讓學生學得更快樂、更有效。那么在這些措施下,“數學醫院”,想說愛你也容易!
希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綜上所述,想要讓“數學醫院”真正成為學生的有效資源,要從教師精心設計方法到建立目錄,到認真整理、反復查閱溫故,再到家長、學生和老師的共同努力,這樣才真正有利于提高學生作業的正確率;有利于學生調節身心,提高數學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相信種種的“有利于”一定能讓老師們蠢蠢欲試。在這條“減負增效”的道路上,我們教師在“數學醫院”的設計、布置、批改、評價等多方面還需融入更多的思考,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剛主編.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肖川主編.名師作業設計經驗:數學卷[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