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婷
【摘要】課前五分鐘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差異,采用符合學生認知的、有趣的、有效的方式,來不斷地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文章主要探討了英語課堂如何有效利用課前五分鐘,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生特點;多種方式;全體學生
課前五分鐘是課堂的預熱環節,其作用是引起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很自然地進入特定的學習情境中。小學生好新、好動、好勝、好學,上課的前五分鐘,很多學生依然會沉浸在下課時的自由興奮狀態,這時候的他們很難將注意力專注在學習上。但他們情緒轉換比較快,很容易被感興趣的事物吸引,所以可以巧妙利用上課前的五分鐘,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
一、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由此我們可以采用游戲法來啟動英語課堂
游戲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它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為游戲可以吸引學生,營造輕松的氛圍,讓學生享受學習英語的過程,但游戲內容應該服務于教學內容。例如三下第六單元What time is it?課前五分鐘我們可以玩Magic Eyes游戲:看到數字或者單詞大聲讀出來,看到鬧鐘,就發出“叮叮叮”的聲音。在這個游戲中,我們復習了數字1到10,以及late等單詞,又引入了eleven、twelve兩個新的數詞。鬧鐘“叮叮叮”不僅幫助學生學習了新單詞,更增加了游戲的趣聞性。當然在設計游戲的時候要考慮不同年級的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游戲不能太簡單,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啟發性。例如讓六年級的學生玩Golden Fingers(聽單詞快速指出單詞的游戲),那么大約換來的就是學生一句“不好玩”。游戲也不能太難,游戲教學要面向全體學會,讓所有學生都有參與感和成就感。游戲要靈活多變,再好玩的游戲重復多次,學生也會失去興趣。只有不斷設計新的游戲,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游戲,寓教于樂,學生才會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想學英語,學好英語。
二、愛表現敢展示是小學生的一大特點,由此我們可以用唱英文歌的方式來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
把歌曲運用到英語教學中,不僅可以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大膽唱出英語歌曲的機會。歌曲內容的選擇要有趣,難易適中,可以延伸到課外,但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例如,我在上My friends這一課時,很自然地把《友誼地久天長》這首歌放在課前五分鐘的導入環節。但是學生不感興趣,因為這首歌他們根本聽不懂。下課后,我反思到底播放什么樣的歌曲才合適呢?我想到用書本里的歌曲Goodbye,可轉念一想,就否定了自己的這個想法。書本歌曲對我班學生來說已經是完全可以掌握的內容了。于是,我從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中得到啟示:教學應立足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個水平。就本課來說,如果我用書本上這首學生們已經完全掌握的歌曲來教學,學生會因為難度太低而興趣不足。我思索良久,最后找到了用動畫片My little Poney的插曲A true true friend,既切題又便于學生跟著吟唱。學生果然有興趣了,最后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吟唱A true true friend helps friends in need。
當然,根據學生的水平,還可以采用改編歌詞、創編歌詞、利用全身反應法來邊唱邊演等方式來進入導入。
三、好學好奇是小學生的本能,由此我們可以用猜一猜的小竅門來吸引孩子們的心
我觀摩過一節繪本課Using others as a mirror,在這個文本教學中,有一個關鍵詞mirror有著非常重要的象征意義。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手里舉著一個盒子,并給出動作提示,讓學生猜一猜Whats in this box?學生們表現得非常積極,猜出了mirror,老師自然而然地導入新課。這節課本來是借班上課,教師和學生之間非常陌生,學生對教師的語言風格、提問方式以及性格特點等都不了解,采用這種猜一猜的形式,讓師生互動自然,有利于相互了解,有利于文本的自然導入,更加有利于之后的課堂教學。
猜謎語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開場方式,例如四上第一單元I like dogs。學生對動物類單詞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積累。本課的課前五分鐘完全可以用猜一猜的形式來開場。例如:I'm almost white, but the fur of my ears and eyes are black. I like eating bamboos! Who am I?教師還可以選擇在個別詞后面加一個或者幾個漢語注釋,學生們有話可說,課堂氛圍一定會活躍起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相信這樣的導入會給整堂課定下一個好的基調。
四、好新好動是小學生的另一特質,由此我們可以用表演的形式來讓英語課堂活起來
小學生都有較強的表演欲,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不同形式的表演。低年級的學生表演欲望強,好奇心得,但詞匯量較少,教師可以鼓勵他們進行初級表演,讓他們在課前五分鐘表演課文中的對話,要求學生盡量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鼓勵他們使用夸張的動作來配合表演。對于中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在原文的基礎上改編對話并進行表演。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只給學生提供主題,讓學生自由地安排人物,設計情節,選擇場景,編創劇本,然后每次讓一組或者兩組同學在課前五分鐘表演他們自己的作品。這樣無論是表演的學生還是觀看的學生都會有強烈的興趣,都可以在這五分鐘內迅速進入到英語學習狀態當中。課前五分鐘的英語小劇表演是學生對聽說讀寫能力進行綜合運用的一種方式。
綜上所述,課前五分鐘靈活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精彩英語,從課前五分鐘開始綻放。
【參考文獻】
[1]呂玉蘭.巧用課前5分鐘,促使學生深度運用英語知識[J].名師在線,2017(07).
[2]沈從安.淺談課前5分鐘的利用[J].長江叢刊,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