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利率市場化下,銀行盈利水平受到較大沖擊,加強成本精細化管理、約束費用開支是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的重要舉措之一,而成本分攤是提升費用管理、績效考核以及定價管理水平的基礎工具。A商業銀行成本分攤設計通過建立并完善商業銀行成本分攤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盈利性分析體系,提高銀行的盈利水平并最終實現銀行持續穩定經營。
關鍵詞:商業銀行;成本分攤
一、商業銀行成本分攤的內涵
成本分攤是將各項成本按照不同的費用類型,采用明確的分攤方法,通過一定的規則進行歸集、分配并進行機構、條線、產品等維度的分攤,以反映各維度主體應承擔的全部成本信息。
成本分攤系統作為銀行經營管理的基礎性工具,體現了銀行的經營戰略導向,可以有效提升銀行的盈利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二、A商業銀行成本分攤方案設計
A商業銀行成本分攤方案為商業銀行考核提供基礎數據,關系到各責任中心的利益,與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決策密切相關,因此讓成本接收者更好地理解分攤到其身上的成本顯得極為重要。鑒于此,方案設計需合理且透明化。本次成本分攤方案主要分如下模塊:基本原則、分攤范圍、分攤方法與路徑、系統管理及職責分工。
需特別注明的是,下文所指的成本中心是指不直接面對客戶、無產品業績指標、為利潤中心提供重要的業務支持的責任主體,利潤中心是指直接面對客戶進行產品銷售或服務、有產品業績指標并要對收入及最終的盈利負責的責任主體。
1.基本原則
(1)受益性原則。成本分攤是將各項成本費用通過一定的規則進行分配,而在制定規則時應遵循的首要原則即是受益性原則,該筆成本費用的直接或間接受益方即為該筆成本費用應分攤的對象。(2)及時性原則。成本的及時計算是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成本分攤的基本原則之一。在成本費用發生之后及時地將其分配給受益對象,可以有效保證成本信息的質量和成本分攤結果的準確性。(3)客觀性原則。任何一種會計處理方式均需遵循客觀性原則,成本分攤也不例外。分攤的結果應該盡可能地與銀行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經濟業務、成本費用的實際情況相符,而不應做過多的主觀判斷。(4)真實性原則。成本分攤應以真實產生的成本費用為基礎進行分配,不能憑主觀臆斷,更不能為了虛增成本而故意搞亂成本分配方法或路徑。(5)管理性原則。成本分攤作為銀行經營管理的工具,其更多的是為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及分析,因此成本分攤的方法、規則及路徑的設置應盡可能地合理、科學,以保證成本分攤結果能更好地服務于銀行經營管理需要。(6)多元性原則。各項成本費用的特性不同決定了無法用一種或固定幾種的分攤規則去解決所有成本費用的分攤邏輯,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的費用設置適宜的分攤標準,運用多種分攤標準與方法來確保成本分攤的科學性。(7)統一性原則。單項費用向各利潤中心進行分配的分攤規則應保持一致,不能因利潤中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分攤標準,以確保成本分攤過程中的公平、公正。(8)唯一性原則。單項成本費用在向下分攤的過程中只分攤一次,不能進行多次分攤,以確保成本費用的唯一性。
2.分攤范圍
A商業銀行成本分攤需分攤的成本包括人員費用、運營費用、業務費用、行政費用、場地費用、設備費用、折舊費用、各項減值準備、稅費及其他費用等。各項費用根據其與業務的關聯程度可劃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是指與產品銷售或業務活動直接關聯的費用支出;間接費用是指那些與產品銷售或業務活動無直接關聯,但是間接支持了產品或業務活動正常運轉的費用支出。
3.分攤方法與路徑
A商業銀行的成本分攤方法與路徑是本設計方案的核心所在。商業銀行首先需要將中后臺的相關費用進行歸集,并按照合理的規則分攤至前臺業務部門;之后針對分配到前臺業務部門的成本費用,采用差異化的分攤因子或分攤因子組合將其分攤至機構、條線、產品、客戶等維度。
分攤因子具體有業務量、資產負債規模、利息收支、費用使用占有比、賬戶數、交易筆數、人員數、面積數等,各分攤因子結合在一起并根據各自特性進行不同比例的結構搭配,即構成了分攤規則。
成本分攤路徑遵循總、分、支三級組織架構模式、分層級進行順序分攤的思路,按照先總行層級、后分行層級、最后支行層級的分攤原則進行分攤,以保證可以追溯各層級成本對象的分攤來源。根據組織架構形式、費用核算的方式,現將各責任中心費用往各盈利單元分攤的路徑設置如下:
(1)總行的費用成本:總行成本中心→總行利潤中心→分行各利潤中心→支行各利潤中心→支行各部門利潤中心→產品→賬戶;(2)分行及其轄屬機構的費用成本:分行利潤中心→支行各利潤中心→支行各部門利潤中心→產品→賬戶;(3)支行的費用:支行利潤中心→支行各部門利潤中心→產品→賬戶;(4)客戶經理的費用:個人費用→產品→賬戶。
分攤方向自上而下,不存在回溯和橫向分攤,即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內部不互相分攤。
另外,成本分攤是出于管理需要而對間接費用進行分攤,因此分攤結果并沒有絕對的正確與否判斷標準,而是需要進行合理性評估以求得最優方案,即分攤結果是否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地反映出不同維度在成本上的差異。為提高成本分攤的合理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通過財務核算精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業務流程的優化提高直接費用的占比;(2)選擇與間接費用關聯程度更為匹配的因子或因子結構組合;(3)具有邏輯清晰且合理的分攤路徑以及分攤規則;(4)成本分攤的數據來自于財務系統、HR系統、核心系統、信貸系統等各業務系統,需完善各業務系統,提高各業務系統數據的穩定性及準確性。
需明確的是,分攤方案是相對穩定的,不能隨意調整。
4.系統管理
為保證成本分攤的合理性,滿足內部管理需要,分攤規則調整參照如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