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 孫言非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免疫固定電泳、血清蛋白電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對多發(fā)性骨髓瘤(MM)的臨床診斷。方法?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門診或住院部收治的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100例作為案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免疫固定電泳、血清蛋白電泳、免疫球蛋白定量檢查。分析MM患者血清總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電泳以及免疫固定電泳的異常發(fā)生率以及IgG、IgA、IgM的K、入型檢查結果。結果? 100例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中72例患者異常,其中42例患者屬于血清總蛋白量提升,30例患者屬于球蛋白含量提升、白蛋白含量下降,總蛋白含量正常。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檢測中36例IgG含量提升,19例患者IgA含量提升,4例單純輕鏈性免疫球蛋白IgG、IgA以及IgM正常或稍微下降。100例患者當中63例患者的血清蛋白電泳圖譜中存在M蛋白。結論? 血清免疫固定電泳、血清蛋白電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對多發(fā)性骨髓瘤的臨床診斷價值較高,多發(fā)性骨髓瘤可以先用血清蛋白電泳與免疫球蛋白定量實現(xiàn)初步篩查,之后采用免疫固定電泳實現(xiàn)臨床診斷與鑒別,整體診斷效果理想。
關鍵詞:血清免疫固定電泳;血清蛋白電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多發(fā)性骨髓瘤
中圖分類號:R733.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1.054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1-017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multiple myeloma (MM) by serum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nd immunoglobulin quantific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were selected as examples. All patients received serum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immunoglobulin quantitative examination. The abnormal incidence rate of serum total protein, immunoglobulin,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nd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in MM patients, as well as K of IgG, IgA, IgM, and intest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100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72 were abnormal. Among them, 42 patients had an increase in total serum protein, and 30 patients had elevated globulin content, decreased albumin content, and normal total protein content. In the serum immunoglobulin quantitative assay, 36 cases of IgG increased, 19 cases of IgA increased, 4 cases of light chain immunoglobulin IgG, IgA and IgM normal or slightly decreased. M protein was present in the serum protein electropherogram of 63 of the 100 patients.Conclusion? Serum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nd immunoglobulin quantification have high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multiple myeloma. Multiple myeloma can be initially screened by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nd immunoglobulin quantification, followed by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realize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identification, and the overall diagnosis results are ideal.
Key words:Serum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Immunoglobulin quantification;Multiple myeloma
多發(fā)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屬于臨床中惡性增值性的腫瘤疾病,起初發(fā)病比較隱匿,疾病癥狀也比較復雜多樣化,臨床中很容易誤診與漏診[1]。近些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持續(xù)性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改變,多發(fā)性骨髓瘤的發(fā)病率持續(xù)提升,目前已成為威脅群眾健康與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2]。對此,早期診斷與鑒別屬于臨床重點工作,是提高臨床診斷效益以及干預水平的關鍵[3]。為了更好的提高臨床診療水平,本文以研究分析方式總結血清免疫固定電泳、血清蛋白電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對MM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佳木斯市中心醫(yī)院門診或住院部接受診治的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齡60~90歲,年齡中位數(shù)75.6歲。本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中滿足骨髓瘤工作組2018年版《中國多發(fā)性骨髓瘤診治指南》的多發(fā)性骨髓瘤診斷標準;②通過病理活檢、脊髓涂片以及臨床癥狀結合診斷為多發(fā)性骨髓瘤。排除標準:①患者檢查配合性較差,無法根據(jù)要求完成檢查;②病理診斷結果為單一性多發(fā)性骨髓瘤;③存在其他嚴重臟器疾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免疫固定電泳、血清蛋白電泳、免疫球蛋白定量檢查。標本采取時讓患者保持空腹,采取4 ml靜脈血,并以離心處理后分離出血清,儲存環(huán)境為-20℃。血清免疫固定電泳,每7人進行1次檢查,以氨基黑染色為主;血清蛋白電泳,每4人進行1次檢查,以酸紫染色為主;免疫球蛋白定量,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監(jiān)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及配套試劑進行檢查。設備采用西比亞全自動HYDRASYS2SCAN瓊脂糖凝膠電泳儀和配套試劑進行。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應用國賽特定蛋白分析儀和配套試劑進行監(jiān)測,操作嚴格根據(jù)標準進行。
1.3觀察項目? 分析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總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電泳以及免疫固定電泳的異常發(fā)生率以及IgG、IgA、IgM的κ、λ型檢查結果。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患者年齡使用中位數(shù)表示,計數(shù)資料使用[n(%)]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100例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中72例患者異常,其中42例患者屬于血清總蛋白量提升,30例患者屬于球蛋白含量提升、白蛋白含量下降,總蛋白含量正常。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檢測中36例IgG含量提升,19例患者IgA含量提升,4例單純輕鏈性免疫球蛋白IgG、IgA以及IgM正常或稍微下降,100例患者當中63例患者的血清蛋白電泳圖譜中存在M蛋白。IgG、IgA、IgM的κ、λ見表1。
3討論
多發(fā)性骨髓瘤屬于臨床常見疾病,具備發(fā)病隱匿以及復雜多樣的癥狀,在血液系統(tǒng)腫瘤疾病中占比約為10%,同時呈現(xiàn)出每年上升趨勢,對于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存在嚴重的危害。有研究顯示,多發(fā)性骨髓瘤的臨床誤診率相對較高,多達50%[4,5]。對此,做好早期準確診斷以及鑒別具備較高的臨床價值[6,7]。近些年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持續(xù)性發(fā)展,多發(fā)性骨髓瘤的發(fā)生率、發(fā)展惡化率的概率也在隨之提升。多發(fā)性骨髓瘤屬于漿細胞異常增生后的惡性腫瘤,其屬于一種進展性的腫瘤疾病,異常的漿細胞會直接浸潤骨骼與軟組織,從而形成M蛋白,其中特征便是骨髓漿細胞瘤與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過度增多[8,9]。
在本次研究中總共選取了100例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作為案例,分別實施了血清免疫固定電泳、血清蛋白電泳、免疫球蛋白定量檢查,其結果顯示100例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中72例患者異常,其中42例患者屬于血清總蛋白量提升,30例患者屬于球蛋白含量提升、白蛋白含量下降,總蛋白含量正常。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檢測中36例IgG含量提升,19例患者IgA含量提升,4例單純輕鏈性免疫球蛋白IgG、IgA以及IgM正常或稍微下降。100例患者當中63例患者的血清蛋白電泳圖譜中存在M蛋白。這一結果與陳浩宇等[10]的研究結果高度相似。血清蛋白電泳屬于分離蛋白質最為簡單的方式,同時也可以更好的獲得血漿蛋白整體的圖譜,對于血清當中異常蛋白質的篩選效果更加突出[10,11]。因為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類型存在許多差異,加上分子的大小也并不相同,所以在電場中波動的速率會出現(xiàn)明顯的改變。在本次研究當中,100例患者有63例患者蛋白電泳檢測到M蛋白同時存在大多數(shù)的y區(qū)。對此,血清蛋白電泳當中的M蛋白檢查屬于早期篩查多發(fā)性骨髓瘤敏感度比較高的一種方式。但是,血清蛋白電泳當中也并沒有出現(xiàn)M蛋白峰,所以并不能實現(xiàn)對多發(fā)性骨髓瘤疾病的有效排除,需要進一步的進行排查[12]。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檢測可以更加的了解M蛋白的具體類型以及數(shù)量,這也是臨床中多發(fā)性骨髓瘤的高敏感度診斷方式之一,但是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性障礙,因此檢測結果會出現(xiàn)一種或多種增提升,剩余的指標出現(xiàn)下降,只是單純借助免疫球蛋白定量并不能準確的判斷出多發(fā)性骨髓瘤的診斷,仍然需要免疫固定電泳的進一步篩查。免疫固定電泳在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方面的敏感度相對較高,在疾病的早期診斷方面的效果理想,特別是在IgA方面,免疫固定電泳的檢查方式結果準確度會明顯高于血清蛋白電泳,這也可以更好的作為骨髓瘤的M蛋白常規(guī)性檢查方式[13]。
綜上所述,血清免疫固定電泳、血清蛋白電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對多發(fā)性骨髓瘤的臨床診斷價值較高,多發(fā)性骨髓瘤可以先用血清蛋白電泳與免疫球蛋白定量實現(xiàn)初步篩查,之后采用免疫固定電泳實現(xiàn)臨床診斷與鑒別,整體診斷效果理想,值得借鑒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