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天秀
摘要? ? 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性人才是目前大學生教育的重要目標,而教學方式的改變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對當前草坪營養與施肥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提出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并對在草坪營養與施肥課程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提出了建議,以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
關鍵詞? ? 案例教學法;草坪營養與施肥;問題;應用;建議
中圖分類號? ? G642?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6-0238-03
Abstract? ? Strengthening quality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are the important goals of current college education,and the change of teaching method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this goal.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of lawn nutrition and fertilization course,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case teaching method,and propound sugges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lawn nutrition and fertilization cours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 case teaching method;lawn nutrition and fertilization;problem;application suggestion
草坪營養與施肥是一門綜合土壤學、植物營養學、草坪學等自然科學、應用科學基礎知識的綜合學科,主要介紹草坪植物生長發育與營養元素的關系、草坪肥料、球場管理與施肥等。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綠化行業快速發展,草坪大面積增加。但我國草坪作為一門學科發展的時間較短,又缺乏高精尖人才和研究管理經驗;特別是土壤和營養與病蟲害、雜草相比,缺乏直接的感官癥狀,使草坪營養與施肥這門課程在教學上存在一定的難度,枯燥的內容、抽象的概念、被動的接收都阻礙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因此,在草坪營養與施肥課程教學中,有效利用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1? ? 草坪營養與施肥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 重理論輕實踐
目前,本科教育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講述為主[1]。對于一些深層次的概念問題,比如土壤質地、土壤膠體特性、養分在土壤中的運輸等抽象的概念,學生很難深入理解和熟練掌握。根據目前的教學體系,學生的理論課程與實驗課程往往被分開安排在不同學期,而且實驗課程的學時有限,學生無法將學到的理論知識直接有效地應用到實驗操作中,使學生無法真正將理論與實驗現象聯系起來。另外,學生的實踐實習集中安排在大三、大四,實習時間有限,而且實習方式多以參觀學習為主,脫離真正的生產實踐。以上都是目前學生對草坪營養與施肥這門課程只有感性認識,沒有深入了解,缺乏實踐經驗的主要原因。
1.2? ? 教學資源匱乏
20世紀80年代現代草坪業才進入中國,特別是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后,國內現代草坪業才開始逐步走向正規化、專業化、市場化[2]。而草坪管理專業本科在國外已有 50年以上的歷史,我國大學開設此課程只是近10多年的事[3]。由于學科發展歷史短、從業人員少,使草坪營養與施肥的課程資源也較少,大部分都是從國外教材中翻譯過來。草坪是一門應用科學,在實踐生產中,隨著氣候環境、生產場地等條件的變化會出現新的現象,但是很難將這些新現象融入到課程中課堂上講授的總是“老”知識,而沒有“新”知識。
1.3? ? 教學方式不合理
草坪營養與施肥是一門十分抽象和枯燥的課程。因此,很多教師在課程上一味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大多采取講授法、播放PPT等,教學方式單一,并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過分依賴講授法和PPT意味著“重教輕學”,造成學生依賴教師甚至盲從教師的壞態度。學生被動接受,缺乏主動思考,阻礙學生主動性、獨立性、實踐性和創造性的發揮[4-5]。現代學生成長在互聯網時代,思維開放、個性明顯。傳統的教學方式授課時間長、知識點陳舊、“我說你聽”的教學方式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灌輸的方法與實踐脫節,都很容易激起大學生的倦怠與逆反情緒。
2? ? 案例教學法在草坪營養與施肥教學中的作用
案例教學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案例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分析、一起交流的一種活動。讓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原理和概念,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技能[6]。案例教學具有情境性、目的性、主體性、互動性、啟發性幾大特征。
2.1? ? 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案例是理論聯系實踐的橋梁。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更多注重概念定義的記憶,如土壤水分、土壤肥力、營養元素的生理功能、常見的缺素癥狀等。這些內容都比較抽象,學生一時難以理解和接受,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課程枯燥無味,喪失學習興趣。而案例教學法則是將無趣的學習過程轉變為有趣的學習過程,在學生相互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理解,便于學生充分掌握知識。比如實踐中的生產案例,如無土栽培中培養液的配方比例可加深學生對營養元素功能的理解。在呈現案例方面,選用學生喜歡的漫畫或者短視頻等方式,既將理論性知識形象生動化,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案例分析與討論階段,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參與活動,極大地調動了課堂氣氛,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2.2? ?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不同于傳統的“填鴨式”“注入式”教學,案例教學中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體。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方式也由原來的“單向傳輸”變成“雙向傳輸”。教師不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學生身上,而是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學生在課堂上可以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就要求學生根據案例情景提出的問題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來找尋解決途徑。精心挑選的案例材料和精心設計的問題能夠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探究合作中獲得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如在講述常見的缺素癥狀時,可要求學生在課前查閱資料并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在草坪管理中經常出現的癥狀有哪些,并分類說明,教師可適當進行補充。學生在案例分析討論過程中,運用學到的知識,帶著教師的問題,對案例做出準確的判斷,其捕捉重點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均得到了鍛煉。案例教學是一種群體活動,大家對同一案例進行分析探討,各抒己見的同時也需要傾聽不同的聲音,取長補短、以理服人。在交流合作過程中,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均能提到提高。
2.3? ? 提升教師的技能素質
運用案例教學法組織教學,對教師的備課、講課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需要對案例進行選編,必須具備高層次的專業理論和文化知識,而且還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精選案例才能達到教學目標。在案例分析和討論階段,教師需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廣泛的知識面來應對學生稀奇古怪的想法,在學生跑題或觀點偏激的時候,耐心謹慎引導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案例教學要求教師不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不斷優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教學技巧來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
3? ? 案例教學法在草坪營養與施肥教學中的應用建議
3.1? ? 重視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本身已經被證明是有一定的教學效果[7],當前案例教學方式在草坪營養與施肥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沒有給予案例教學法充分的認識。案例教學不能只停留在教師層面,更重要的是要引起教育部門的重視。由于搜集案例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而且案例也不僅是真實事件或情景,而是教師根據案例素材進行編撰改寫達到教學需求,要符合教學要求并能夠達到教學目的,這就加重了教師的壓力。有的教學案例具有代表性但是針對性不夠,有些案例知識含量過大卻沒有抓住教學重點,有些案例內容精簡但太過膚淺,很少有一個完美的案例。因此,教育部門應重視案例教學,建立案例資源庫,采用鼓勵和激勵政策,激發教師收集、整理案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已有的資源庫中尋找符合教學目標、適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案例,不僅能改善教學效果,而且能提高教師的案例水平。更重要的是,案例教學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在抓住重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溝通合作等方面的綜合能力,符合當代人才培養目標。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根據學生之間水平的差異,從對案例的理解、分析、創造、表達等多方面對學生做出綜合評價,而不能僅僅依靠期末考試的分數來評價學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培養素質人才的目的。
3.2? ? 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在案例教學中扮演著旁觀者、引導者、輔助者、協調者、促進者的角色,幫助學生發現、組織和管理,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8]。教師不再是原來的“演講者”和“裁判者”,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強加給學生,而是要改變原本居高臨下的態度,去引導學生而不是塑造學生,與學生一起學習和合作。教師要想合理地運用案例,就要求教師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功底,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在搜集相關學術研究進展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在面對思維活躍、個性鮮明的學生時才能游刃有余。在精選、精編案例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激發學習動力;認真篩選案例,在現實情境的中適當刪減補充,滿足教學需要的同時還要做到適應學生的認知規律,特別是融入最新的知識點和研究進展。在呈現案例時,注意采取不同的呈現方式,如角色扮演、文字呈現、播放視頻等。特別是微視頻,這種簡短完整、動態開放的教學模式能有效削減理論的生澀性、激發學生的新鮮感。但是在利用好這些呈現方式的同時,仍要注意結合傳統的講授法,因為講授法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準確地記住知識體系和理論概念,具有低錯誤率、自定步調和及時反饋的優點。
3.3? ? 強化學生參與意識
學生在案例教學中扮演表演者、合作者、主角的角色,從被動的接收到主動的學習,從單干到合作,從“觀眾”到“演員”。在案例教學中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與教師、其他學生的交流形成思想碰撞,形成一致意見才能達到教學效果。而在合作的過程中,也可以完成人際交往的學習,耐心傾聽其他學生、教師的意見,吸取他人的優點;更要通過適當的表達方式讓其他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最后形成統一結論[9]。在案例教學中,學生角色的轉換也意味著學習方式的變化。學生應強化自主學習的意識,積極收集案例背景資料,自主進行案例總結;強化問題意識,以問題為導向,培養探究精神,提高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主體意識,在案例分析與討論中發揮主體作用;強化交流合作意識,與其他同學溝通交流,完善觀點并提高學習效率。
4? ? 結語
不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屬于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案例教學中,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判斷及解決能力;應用知識進行實踐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針對目前草坪營養與施肥教育現狀,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積極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結合教學目標和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適應大學生心理、認知、知識結構,是加強大學生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徑。
5? ? 參考文獻
[1] 殷娜.講授法與翻轉課堂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22):76-77.
[2] 單華佳,李夢璐,孫彥,等.近10年中國草坪業發展現狀[J].草地學報,2013,21(2):222-229.
[3] 王海燕,聶立水,王登芝,等.“草坪營養與施肥”課程的雙語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林業教育,2012,30(1):63-65.
[4] 陳富.學生眼中的大學教育:甘肅省三所大學教學方法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大學(學術版),2014(3):54-61.
[5] 李祥飛,肖草.高校行政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路徑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44):54-55.
[6] 鄭金州.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7] 吳智鵬.公共管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9):204-205.
[8] 張雪琪.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8.
[9] 李亞.案例教學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