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華清 周丹丹 王錦虹 余思杭 李叔清
摘 要:在“互聯網+”風潮的推動下,“互聯網+”金融得到快速發展,P2P類校園貸金融憑借其方便、快捷、門檻低等特點快速占據校園市場,但同時校園貸的發展也帶來一些安全隱患。我們依托九江各大高校樣本,通過調查當前校園網絡借貸的發展現狀、發展特點,分析大學生進行網貸行為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得出大學生網貸行為發生與P2P網貸平臺誘惑力度、學生月收入狀況、消費習慣、創業資金需求、羊群效應等有密切聯系,并對此提出一些建議,以促進大學生網貸風險的控制。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借貸;風險認知;網貸風險;風險控制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1.074
隨著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高速增長,P2P網貸行業發展迅速,截至2018年6月底,P2P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了73341.87億元,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達1836家。不少平臺也進軍各大高校,但因缺乏相關監管體系,P2P類網貸低利率高費用、風險控制信息不完善、用戶信息安全存疑等問題屢屢被曝出。在此背景下,不少學者對網貸進行了研究,羅男通過建立還款數學模型,對網貸風險進行了細致研究,胡嫚嫚對P2P網貸存在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法律分險等作了分析,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理性對待校園貸問題,很有必要提高學生對低門檻“P2P”網貸風險的防控能力,減少因校園貸產生的悲劇。
1 校園網絡借貸發展現狀
1.1 P2P網貸概述
P2P網貸即網絡借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的直接借貸。校園貸通常分為以下三種:一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如趣分期等;二是P2P貸款平臺,用于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投投貸、名校貸等;三是阿里、京東、淘寶等傳統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如圖1所示。
1.2 九江地區各大高校學生對p2p網貸的認知情況
針對本次研究,我們采用了在九江各大高校間發布問卷調查及訪談形式,此次共發布問卷386份,收回386份,回收率達100%,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2 大學生網貸行為原因淺析
基于對九江地區各大高校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及有關學者以呈貢大學為例得出的研究結果,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2.1 基于校園貸平臺低門檻、高便捷度等誘惑下的行為選擇
P2P網貸是現代科技與金融相結合的新時代產物,具有一定的新鮮感,且致力于挖掘校園市場的網貸平臺,打著低利率、秒入賬、手續簡便等的旗號,一次又一次地鼓吹學生進行網貸行為。學生社會閱歷較少,自制力較弱,不乏有人深陷于此。
2.2 基于月收入差異下導致的行為選擇
學生的月收入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行為選擇。如圖2所示:當消費需求大于月收入水平時,可能會有部分學生選擇進行網絡借貸,而當前的P2P網絡借貸行業參差不齊,相關體制并不完善,對于學生而言是極具風險的,當學生無法按時還貸,很有可能陷入網貸危機。
2.3 基于超前消費習慣導致的行為選擇
在基本消費的基礎上,超前消費,寅吃卯糧的消費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網貸的行為選擇,過度追求奢侈品、網絡游戲產品,以此滿足自身虛榮心、愉悅感,使得部分學生涉足P2P網貸,開始惡性循環,陷入泥潭。
2.4 基于自主創業的需求導致的行為選擇
大學作為一個思想多元、百花齊放的平臺,往往有很多學生都有自主創業的想法,但又局限于資金短缺的現實,加上思想尚未成熟,難免有人在一些不良平臺打出“零利息”、“低利率”、“3分鐘到賬”等廣告誘導下跌跟頭。
2.5 基于羊群效應下導致的行為選擇
羊群行為最初是用來描述動物的集體行動,后來人類社會存在 著相同的思考方式、相似感覺、一致行動等現象也用此詞來描述。直 至 1934年凱恩斯所提出的“選美理論”正式把羊群行為引入到金融 學領域。只要一個人接觸P2P網貸沒有遭遇什么風險,那么有極大可能會帶動他身邊的一些人也去嘗試接觸P2P網貸。
3 大學生網貸風險研究
3.1 市場風險
在市場中,校園貸的發展受經濟周期波動、利率風險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平臺惡意競價等情況的影響。市場的不確定性,直接影響校園貸平臺的發展穩定,進而影響著大學生網貸行為結果。
3.2 信息泄露風險
大學生在校園貸平臺的貸款程序過于簡單,其中一些平臺需要提供身份證與學生證辦理貸款業務,所有的信息都在校園貸平臺的網站內,一旦有人惡意攻擊此類網站,那么里面大量學生的信息將面臨被泄露的風險。
3.3 法律風險
法律風險主要受法律政策的滯后、中間順戶法律監管規定以及應對突發性糾紛的能力等因素影響。由于P2P類網貸是近年來所興起的一類產業,所支撐的法律法規有限,因此P2P網貸平臺金融秩序較為混亂,網貸平臺魚龍混雜。一旦學生發生借貸行為,無力還貸,極可能發生民事犯罪,嚴重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3.3 體制風險
除了外在的風險外,校園貸平臺內部機制也有很大的風險,校園貸的規范發展跟其內部機制的完整建立有很大的關系,惡性“校園貸”事件的滋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校園貸平臺內部體制的不完善。
4 如何有效控制大學生網貸風險
4.1 完善法律法規
當前關于P2P網貸的相關法規相對較少,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勢在必行,進一步確立準入機制、完善征信系統、明確責任與義務、加強運作監管、細化市場運行規制,有利于規避相關風險,在一定程度上能加深大學生對網貸法律認識,明確網貸行為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應盡的法律義務。
4.2 網貸平臺改整
(1)規范平臺信用評價體系;將網貸平臺的準備資金交給第三方資金管理平臺進行管理,建立全行業和個人的信用評價體系。
(2)規范網貸利率定價;根據不同的地區、行業、產業等實際情況,確定網貸平臺在不同的地區內合理的利率范圍,規范利率定價。
(3)平臺信息透明化;監管部門應出臺相關法規明確規定校園網貸平臺必須披露的財務指標,并督促平臺及時披露。
4.3 學生轉變消費觀念,理性消費
大學生應從自身做起,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念,增強自我辨別能力,防止自我上當受騙,理性消費,不盲目攀比,理性消費。
4.4 學校有效引導
學校加強普及信用知識力度,增強大學生信用意識,普及必要的經濟知識。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等賺錢機會,幫助學生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增強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
4.5 選擇替代品
大學生選擇校園貸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資金,且用途明確。因此,可以選擇更安全的替代資金來源渠道。
(1)資金主要用途是購買電子產品,可以選擇銀行推出的借記卡分期購。或者在銀行的網上商城,分期購買產品。
(2)資金主要用途是網購,可以選擇淘寶提供的螞蟻借唄、花唄,京東白條,既方便、安全又利息低。
(3)資金的主要用途是在校創業,可以抓住國家和學校的優惠政策促進發展。財政部、國稅局明確了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從畢業年度起可享受三年稅收減免的優惠政策。
5 結語
P2P校園貸金融雖然具有低門檻、到賬快等特點,但由于在運行過程中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監管約束,存在很多的網貸風險問題,因此必須對大學生網貸行為加以正確引導,規避網貸行為可能帶來的巨大損失,同時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促進金融體系的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1]唐昕玥,黃穎.大學生網貸的現狀和風險控制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7,(15).
[2]范禮浩等,大學生網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呈貢大學城高校為例[J].時代金融,2017,(32):106-107.
[3]周洲等.校園網貸現狀及風險分析[J].時代金融,2016,(35):291-293.
[4]朱宸.P2P網貸平臺的羊群行為研究——以拍拍貸為例[J].時代金融,2017,(11):236-237+241.
[5]黃潔等,大學生校園網貸調查分析及對策——基于國內31個省(市、區)及海外問卷調查[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8,(09):192-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