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穎 周煒 李志浩 張歡歡 趙玉珠
草編制品,以天然草、仿草單獨制成或以天然草、仿草為主要原料,配以織物材料編織而成的各種制品[1],其特性自然、耐用、環保和易護理,現如今已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歡。色牢度是考核草編制品物理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其內在質量測試中一項常規檢測項目。QB/T 2934—2008《草編制品》中給出了檢測染色牢度指標,并給出了具體的測試程序。隨著標準體系的發展,該標準已被修訂,已于2018年2月24日發布, 2018年7月1日實施,修訂后的標準更符合行業發展需求,非常具有實用價值。本文對新舊標準中色牢度測試項目進行了比較,并選取代表性樣品分別按QB/T 2934—2008和QB/T 2934—2018標準進行了試驗并分析。
QB/T 2934—2018在標準前言中提到,與2008版相比在色牢度方面主要存在3個方面的差異,具體差異比較見表1。
由表1可知,QB/T 2934—2018與QB/T 2934—2008相比,最主要是首先考核指標增加了,前者為耐酸、堿汗漬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僅考核嬰幼兒仿草編制品)均需考核,后者則只需考核染色牢度;考核指標的術語和試驗步驟大不相同,前者為耐摩擦色牢度按GB/T 3920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試樣尺寸不足時,則用脫脂紗布(干摩擦)和充分浸透純凈水的脫脂紗布(濕摩擦)分別在有色部位100mm以內用力往返擦拭10次。后者為染色牢度用充分浸透65%乙醇的脫脂紗布,在染色部位用力往返擦拭10次,目測觀察脫脂紗布上是否有顏色。
鑒于耐酸、堿汗漬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僅考核嬰幼兒仿草編織品)均只在QB/T 2934—2018中為新增的考核要求,QB/T 2934—2008舊版本中并未對此兩項做出要求,因此本文針對耐摩擦色牢度(QB/T 2934—2008版中為染色牢度)新舊版本間測試方法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進行試驗比較和數據分析。
共選取5塊不同顏色且有一定沾色能力的草編制品進行試驗。QB/T 2934—2008標準對取樣大小沒有規定,試驗參考GB/T 3920—2008 《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摩擦色牢度》,取不小于50mm×140mm的試樣。

表1 QB/T 2934—2018與QB/T 2934—2008的差異比較
根據QB/T 2934—2018[2]標準要求按GB/T 3920—2008 《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摩擦色牢度》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即取不小于50mm×140mm的試樣。試樣尺寸不足時,則另有要求。
CAC60對色燈箱,英國 VeriVide公司;Y571B摩擦色牢度試驗儀,寧波紡織儀器廠。
標準棉貼襯織物,GB/T 251(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上海市紡織工業技術監督所;65%乙醇,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脫脂紗布,上海衛生廠材料有限公司。
2.3.1 QB/T 2934—2008操作流程
用充分浸透65%乙醇的脫脂紗布,在染色部位用力往返擦拭10次,目測觀察脫脂紗布上是否有顏色。
2.3.2 QB/T 2934—2018操作流程
試驗準備:棉摩擦布剪成(50±2)mm×(50±2)mm的正方形;耐水細砂紙,或不銹鋼絲直徑為1mm、網孔寬約為20mm的金屬網;試樣大小允許的情況下需準備兩組尺寸不小于50mm×140mm的試樣分別用于干摩擦和濕摩擦試驗,每組各兩塊試樣[3]。
試驗過程:
(1)干摩擦:將調濕后的摩擦布平放在摩擦頭上,使摩擦布的經向與摩擦頭的運行方向一致。運行速度為每秒一個往復摩擦循環,共摩擦10個循環。在干燥試樣上摩擦的動程為(104±3)mm,施加的向下壓力為(9.0±0.2)N。取下摩擦布,按GB/T 6529規定的標準大氣下調濕至少4h,并去除摩擦布上可能影響評級的任何多余纖維。
(2)濕摩擦:稱量調濕后的摩擦布,將其完全浸入蒸餾水中,重新稱量摩擦布以確保摩擦布的含水率達到95%~100%。然后重復干摩擦試驗的操作。這里必須重點指出,若試樣尺寸不足時,則用脫脂紗布(干摩擦)和充分浸透純凈水的脫脂紗布(濕摩擦)分別在有色部位100mm以內用力往返擦拭10次。
本文分別用新舊兩個版本的標準做了以下兩組比較試驗,分析結果如下:
從表2可知,按QB/T 2934—2018測試得出的判定結果普遍比按QB/T 2934—2008測試得出的判定結果好,如試樣1#、2#、4#和5#。單從評價方法來說,新版本在符合GB/T 3920—2008取樣要求的情況下,引入了紡織品色牢度評級的概念,使用該方法描述測試結果可以更清晰,在判定時能夠更真實、合理、科學地反映出樣品的質量狀況。
表3是QB/T 2934—2018在取樣尺寸不符合GB/T 3920—2008的要求時所采用的測試方法在不同人員“用力”擦拭同一樣品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同一樣品不同檢驗員用力擦拭的結果差異也很大,主要原因是新標準中對該情況下的樣品測試時用力并未量化,因此導致測試結果重復性差,操作性也不強[4]。
結合表2和表3可以看出,雖為同一樣品,但按照新標準中不同測試方法得出的結果也不同,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

表2 試樣按符合GB/T 3920—2008取樣要求測試

表3 試樣按不符合GB/T 3920—2008取樣要求測試、不同檢驗員測試同一樣品
(1)脫脂紗布的種類沒有明確要求。QB/T 2934—2018中并未指明紗布的種類,但作為測試用的耗材標準中應該明確脫脂紗布的種類以及對材質和相應的規格參數,從而讓實驗室按標準物質的要求來采購和管理,間接提高測試結果的重現性,同時也提高了同行業實驗室之間做對比試驗的可比性。
(2)脫脂紗布的帶液率不詳。原標準QB/T 2934—2008中要求為“用充分浸透65%乙醇的脫脂紗布”與新標準QB/T 2934—2018中要求為“充分浸透純凈水的脫脂紗布”,對脫脂紗布的帶液率都沒有量化的指標,操作性不強。
(3)擦拭的動程并未明確:雖然較之于原標準QB/T 2934—2008中要求為“在染色部位用力往返擦拭10次”而言,新標準“在有色部位100mm以內用力往返擦拭10次”有了100mm以內的范圍,但是仍未明確具體的動程,擦拭的動程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很大,試驗的重現性和溯源性差。
(4)未明確評價方法:新標準QB/T 2934—2018中僅說明符合GB/T 3920—2008的標準按照紡織品色牢度評級的方法,對于尺寸不夠的樣品并未說明判定的要求。
新標準QB/T 2934—2018較之于老標準QB/T 2934—2008已經部分參照采用了GB/T 3920—2008的測試方法,提高了試驗的穩定性和重現性。但是在尺寸不足的情況下,對于紗布的種類、帶液率、擦拭所用力的大小,擦拭動程以及評價方法仍然都未明確,建議對紗布種類和質量參數做出明確要求,同時帶液率、擦拭所用力的大小,擦拭動程做出量化要求。對于尺寸較小的試樣,建議采用GB/T 29865—2013《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摩擦色牢度 小面積法》進行測試,從而以儀器設備代替人力進行測試,提高測試結果的重現性和準確性,更清晰地反映出每個樣品的真實質量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