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會

【摘要】 目的:探討與分析陰道鏡下取宮頸活體組織病理檢查診斷宮頸病變的準確性。方法:從筆者所在醫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接收的宮頸病變患者中,隨機抽取87例患者,對其進行陰道鏡下取宮頸活體組織病理檢查及宮頸環形/錐切術方法檢查。將陰道鏡下活檢結果與手術后病例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兩種檢查結果診斷符合率。結果:以宮頸環形/錐切術的病理結果作為最終診斷的標準,陰道鏡活檢與手術結果一致的為85例,診斷準確率占比97.70%,陰道鏡下活檢檢查結果顯示為宮頸炎的58例,手術后診斷宮頸炎的59例,診斷準確率占比98.31%。
結論:陰道鏡下取宮頸活體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提高了診斷準確率,為患者的治療提供了一定的依據,臨床價值較高,可以作為診斷宮頸病變的主要方式。
【關鍵詞】 陰道鏡; 宮頸活體組織; 病理檢查; 宮頸病變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2.0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12-00-02
宮頸癌是婦科中極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臨床常表現為陰道流血、宮頸肥大等,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尿毒癥、貧血等,為患者的生存質量帶來嚴重威脅[1]。對于宮頸疾病來說,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措施。隨著我國影像事業的不斷發展,陰道鏡被廣泛運用到宮頸疾病的診斷中來,陰道鏡由于其視野清晰、操作簡單等優勢,加以活體組織病理檢查,極大地提高了檢查的準確性,為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依據,促進了患者的預后[2]。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接收的87例宮頸病變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陰道鏡下取宮頸活體組織病理檢查診斷宮頸病變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筆者所在醫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接收的宮頸病變患者中,隨機抽取87例患者,血性白帶患者32例,接觸性出血患者27例,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28例。年齡24~57歲,平均(40.5±16.5)歲。本研究所選對象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陰道炎癥患者。
1.2 方法
陰道鏡下取宮頸活體組織病理檢查:于患者非月經期進行檢查,指導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并將宮頸充分暴露,將患者宮頸表面分泌物清理干凈后分析其宮頸形態,然后采用醋酸對患者宮頸陰道部進行擦拭,等待30~60 s后觀察患者鱗柱狀上皮、轉化區的血管、顏色等變化情況,然后擦拭復方碘液,在碘液試驗陰性區取活體組織送至病理檢查[3-4]。
宮頸環形/錐切術方法:根據陰道鏡活體組織病理檢查確定的病變范圍選擇環形或錐形電極進行手術,術后對創面進行止血,并切除病變組織送至病理檢查。所有標本送至病理檢查后,以宮頸環形/錐切術的病理結果作為最終診斷的標準。
1.3 觀察指標
觀察陰道鏡下各類宮頸變病表現情況,并比較陰道鏡下取宮頸活體組織病理檢查與宮頸環形/錐切術結果情況。
2 結果
2.1 陰道鏡下各類宮頸病變表現情況
本研究中對87例患者進行陰道鏡下宮頸活體組織病理檢查,結果顯示宮頸炎患者58例,占比66.67%,CIN患者29例,占比33.33%。對陰道鏡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發現,CIN主要表現為白斑、點狀結構、白色上皮等,見表1。
2.2 陰道鏡下取宮頸活體組織病理檢查與宮頸環形/錐切術結果對比
對本研究所選87例患者進行宮頸環形/錐切術后,將病理結果與陰道鏡下宮頸活體組織病理檢查結果相比較發現,陰道鏡活檢與手術結果一致的為85例,有2例患者宮頸炎和宮頸癌出現誤診,診斷準確率占比97.70%,陰道鏡下活檢檢查結果顯示為宮頸炎的58例,手術后診斷仍為宮頸炎的59例,診斷準確率占比98.31%。
3 討論
宮頸癌前病變是指宮頸不典型增生,可以發生于宮頸外口或宮頸內膜表面,癌癥發生前該部位發生的病變可以引發癌癥[5]。宮頸癌前病變主要表現為宮頸不典型增生,具有漸進性,經過了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潤、浸潤癌等幾個階段[6]。宮頸癌前病變臨床常表現為性生活后出血、下腹疼痛、宮頸糜爛、白帶混血等,對女性的身體健康影響較大,其發病提示患者的身體需要整體調整,雖然其本身不是惡性腫瘤,但如果調整不好會發生潛在轉移癌的可能性,因此,患者發現身體異樣后應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5-7]。宮頸癌常發病于30~40歲的女性,是婦科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但近年來其發病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宮頸癌發病因素較為復雜,常由于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不健康的性行為等所導致,同時多次人工流產會使子宮受到嚴重損傷,導致局部分泌物急劇增多,長期浸潤宮頸,引發糜爛[8-9]。
對于女性來說,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預防宮頸疾病的發病:(1)預防宮頸炎癥等疾病的發生,推遲性生活,減少分娩次數;(2)注意自身經期衛生及性衛生,拒絕不健康的性交;(3)做好個人清潔衛生,勤換內衣勤洗澡,并且每日清洗外陰,不與他人混用洗漱用品;(4)若出現陰道出血、白帶增多等癥狀,提示患者身體可能出現疾病,因此需要及時去到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5)注意戒煙戒酒,煙草中所含有的成分對女性的危害極大,會使人體系統、器官、免疫力等受到嚴重損傷,從而引發各種癌癥[10]。對于宮頸疾病來說,早期診斷能夠為患者的后期治療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并能促進患者的預后。臨床中檢查和治療宮頸疾病的方法較為單一,可能會導致誤診,存在一定的風險性,近年來,臨床上提出了陰道鏡下活檢的方式進行診斷,陰道鏡可以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其操作較為簡單,圖像成像清晰,將病灶放大后,通過直觀地觀察患者宮頸表面的情況,對患者的病情作出評估,并于可疑部位進行活體組織取出送檢,對于宮頸病變的診斷價值較高,陰道鏡圖像越復雜,則說明患者的病情越嚴重,因此客觀準確的分析陰道鏡圖像,能夠提高陰道鏡檢查的準確率[11]。而宮頸環形/錐切術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且手術時間短,出血量較少,因此被廣泛運用。但在陰道鏡檢查中,由于不同醫師的思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容易導致部分檢查結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時由于宮頸深部病灶觀察起來較為困難,因此可以結合病理檢查等,提高診斷的準確率[12]。
綜上所述,陰道鏡下取宮頸活體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法操作較為簡單,能夠準確地診斷宮頸疾病,并且能夠區分疾病的類型,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于淑莉,劉麗莉,于淑革,等.TCT陰道鏡及陰道鏡活組織檢查聯合應用在宮頸癌診斷中的價值[J].河北醫學,2016,22(6):995-997.
[2]黃定坤,宋林勇,陳濤,等.陰道鏡下宮頸活檢和宮頸環形電切術后病理檢查對診斷宮頸病變的應用價值[J].中國性科學,2016,25(7):48-50.
[3]李芳,彭玲.陰道鏡異常圖像、陰道鏡直視下活體組織檢查和宮頸環形電切術活體組織檢查在宮頸上皮內瘤變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5):3676-3679.
[4]朱端榮,戴莉,戴雯.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聯合陰道鏡下宮頸活檢對CIN和早期浸潤癌的診斷價值[J].海南醫學,2017,28(3):423-425.
[5]秦英明,張秀菊,王維,等.TCT、HPV-DNA聯合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性科學,2016,25(7):45-47.
[6]高靜,張瀅,沈琳.陰道鏡下四象限活檢在宮頸癌篩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7,25(10):697-700.
[7]李翠梅,劉寧俠,高艷娥,等.電子陰道鏡在宮頸上皮內瘤變診治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臨床研究,2016,29(3):363-365.
[8]鄭國華,代云,蔣麗,等.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技術聯合陰道鏡在宮頸癌前病變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藥,2017,39(4):524-527.
[9]吐爾遜古麗·海木都拉,開麗比努爾·依馬木,賽力曼·艾則孜,等.陰道鏡下宮頸活檢聯合TCT、HPV檢查在宮頸病變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24):5284-5286.
[10]張雪丹,翁躍頌.HPVDNA分型聯合“三階梯”技術對子宮頸癌前病變診斷及預后判斷的價值[J].檢驗醫學,2017,32(11):990-993.
[11]莫春姬.陰道鏡及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在1991例婦女宮頸病變普查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399-401.
[12]孫宇虹,朱正英.液基細胞學檢查和高危性人類乳頭狀瘤病毒DNA檢測對宮頸病變的診斷價值[J].安徽醫藥,2017,21(1):109-112.
(收稿日期: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