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麗

【摘要】 目的:探討系統護理應用于妊娠合并癥產婦的臨床效果及對母乳喂養率的作用。方法:研究人員按照本次研究要求,從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妊娠合并癥產婦中隨機挑選70例符合入組標準的患者,采用摸球法將7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5例。根據研究人員分組類型的不同,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的護理干預措施,而觀察組患者則接受系統護理,根據患者的母乳喂養率、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度及護理滿意度評分來評估本次研究的臨床效果。結果:護理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度評分均較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度評分較護理前均顯著提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度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母乳喂養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妊娠合并癥產婦接受系統護理,可有效地提升患者對于母乳喂養知識的知曉度,同時可以提升母乳喂養率,將該護理模式推廣至臨床中,可有效地提升臨床效果。
【關鍵詞】 系統護理; 妊娠合并癥產婦; 臨床效果; 母乳喂養率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2.04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12-00-02
產婦為新生兒實施母乳喂養,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產后身體的康復,還能有效地提升新生兒的機體免疫力,促進新生兒的智力發育[1]。但是對于妊娠合并癥的產婦而言,母乳喂養對新生兒成長影響較大,部分產婦認為自身患有合并疾病,擔心母乳對新生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影響,固不愿意為新生兒實施母乳喂養,因此對妊娠合并癥的患者實施系統護理干預十分必要[2]。本次研究中,從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妊娠合并癥產婦中隨機挑選70例,采用摸球法將7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的護理干預措施,而觀察組患者則接受系統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人員按照本次研究要求,從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妊娠合并癥產婦中,隨機挑選70例符合入組標準的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臨床診斷的妊娠合并癥產婦;(2)患者與他人的交流通暢、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優良,精神狀況良好。排除標準:(1)患有兩種及兩種以上的癌癥;(2)患有嚴重的重大器官疾病,需要臨床干預的嚴重心臟病、嚴重的慢性疾病、原發性造血系統疾病;(3)患者與家屬不愿參與;(4)患者與家屬的依從性較差;(5)明確診斷患有傳染性疾病;(6)意識障礙、與他人溝通障礙。采用摸球法將7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中,年齡22~41歲,
平均(31.48±2.91)歲;孕周36~40周,平均(38.18±0.82)周;其中初產婦16例,經產婦19例;剖宮產17例,陰道分娩
18例。觀察組中,年齡21~40歲,平均(31.83±2.47)歲;孕周36~40周,平均(38.66±0.26)周;其中初產婦15例,經產婦
20例;剖宮產16例,陰道分娩19例。兩組上述資料使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執行,患者及家屬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的護理干預措施。而觀察組患者則接受系統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心理護理。妊娠合并癥的患者,在妊娠期間擔心自身的疾病會影響腹中胎兒的生命健康,極易產生負性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必須為患者實施心理疏導,使用心理輔導及心理調查的方式,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情感需要進行分析。其次應對患者的母乳喂養水平的認知進行評估,針對患者的差異,為患者制定系統心理護理,部分患者擔心在進行母乳喂養的過程中,會對新生兒的生命健康有一定的影響,此時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疏導,讓其意識到母乳喂養對新生兒的有益之處,從而幫助患者調整心態[3]。(2)健康宣教。部分患者對于母乳喂養知識了解不全面,多數患者只是道聽途說,根據父母的經驗獲知母乳喂養相關知識,導致患者對于母乳喂養有一定的誤解,加之現如今女性愛美,擔心母乳喂養會導致乳房變形[4]。針對上述問題,護理人員應在科室開展母乳喂養健康知識講座,鼓勵患者與家屬參加,讓家屬與患者知曉嬰兒在喝母乳后,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免疫力,主要是由于母乳中含有人工不能合成的免疫球蛋白,同時嬰兒喝母乳可以有效地增進母嬰感情,對患者自身的身體恢復也有一定的益處。在開展講座時,對于患者的疑問,護理人員應及時地解答,對于出現誤區的患者,應耐心詳細的為其講解,以提升患者對于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程度[5]。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3.1 護理滿意度評分 研究中的護理滿意度評分表,由筆者所在的科室自制,按照百分制讓患者對護理人員進行評價,分值為0~100分,越接近100分,意味著患者的滿意度越高;越接近0分,意味著患者的滿意度較低。評估內容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操作技術、護理理論知識、護患關系、護理服務等。
1.3.2 對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度 護理人員使用醫院自制的母乳喂養知識掌握度評估表對患者進行評估,主要評估內容包括為什么要進行母乳喂養、母乳喂養的優點等,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患者對于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程度越高[6]。
1.3.3 母乳喂養率 研究中的數據均使用軟件進行處理。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5.0對所有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對比
護理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度評分均較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度評分較護理前均顯著提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度評分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母乳喂養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母乳喂養率為97.14%(34/35),對照組患者的母乳喂養率為71.43%(25/35),觀察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7.087 5,P<0.05)。
3 討論
母乳喂養是現如今產科較為重點關注的一項健康宣教,產婦為嬰兒實施母乳喂養,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嬰兒的生長發育,還能提高嬰兒的機體抵抗力[7]。較多研究數據證實,妊娠合并癥產婦在為新生兒實施母乳喂養后,產后恢復速度加快,還能有效地培養母嬰感情[8-9]。而由于產婦的認知水平不同,導致對于母乳喂養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因此加強對產婦的系統護理十分必要。系統護理是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對于母乳喂養知識的認知程度,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從而提升患者的母乳喂養率。與傳統的護理模式相比,患者對于母乳喂養知識的接受程度更高,母乳喂養率顯著提升,該模式的護理效果較為顯著[10]。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的護理干預措施,而觀察組患者則接受系統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觀察指標。護理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度評分均較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度評分較護理前均顯著提升。護理后,觀察組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度評分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母乳喂養率為97.14%(34/35),對照組患者的母乳喂養率為71.43%(25/35),觀察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與郭晶晶[11]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均證實了系統護理對于妊娠合并癥產婦而言,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對于母乳喂養的接受程度,提升母乳喂養率。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癥產婦接受系統護理,可有效地提升患者對于母乳喂養知識的掌握度,同時可以提升母乳喂養率,將該護理模式推廣至臨床中,可有效地提升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歡.產科護理人員對妊娠合并癥產婦母乳喂養認識的護理體會[J].養生保健指南,2018,42(40):205.
[2]李婉燕.多角度護理模式在降低產婦剖宮產率及提高產婦分娩自我效能感中的作用[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8,39(3):347-348.
[3]周思雅.產科護理人員對妊娠合并癥產婦母乳喂養認識的護理措施及效果探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8,42(21):113.
[4]李莎.分析系統護理對妊娠合并癥產婦母乳喂養知識掌握水平及母乳喂養率的影響[J].臨床研究,2018,26(2):129-130.
[5]吳延芹.產科護理人員對妊娠合并癥產婦母乳喂養認識的護理措施及效果分析[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77-78.
[6]劉敏.產科護理人員對妊娠合并癥產婦母乳喂養的認識及康復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0):260-261.
[7]孫瑛琪.系統護理干預對妊娠合并癥產婦母乳喂養知識握水平及母乳喂養率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12):176-178.
[8]鄭麗琴.系統護理對妊娠合并癥產婦母乳喂養知識掌握水平及母乳喂養率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22):182-184.
[9]陳蓮英.優質護理服務對妊娠高血壓癥產婦產后出血的護理過程中的影響[J/OL].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89):368,370.
[10]陸素珍.產科護理人員對妊娠合并癥產婦母乳喂養認識的護理措施及效果分析[J].母嬰世界,2015,(12):243-244.
[11]郭晶晶.探討產科護理人員對妊娠合并癥產婦母乳喂養認識的護理措施及效果[J].醫學信息,2015,28(4):315-316.
(收稿日期: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