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軍



【摘要】 目的:探討慢性肛裂患者采用肛裂切除術結合外括約肌切斷術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80例慢性肛裂患者,根據治療方案分組。單純手術治療組開展肛裂切除術,聯合手術治療組開展肛裂切除術結合外括約肌切斷術。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切口愈合時間、總出血量、康復出院時間;手術前后患者切口炎癥指標檢測值、排便疼痛程度;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聯合手術治療組治療效果、切口炎癥指標檢測值、排便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時間、總出血量、康復出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均較單純手術治療組有顯著優勢(P<0.05)。結論:慢性肛裂患者行肛裂切除術結合外括約肌切斷術效果確切。
【關鍵詞】 慢性肛裂患者; 肛裂切除術; 外括約肌切斷術; 臨床價值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2.05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12-0-03
慢性肛裂是肛腸科的常見疾病。其發病率僅次于痔瘡和肛瘺。它是由齒狀線以下皮膚全層出現了斷裂引起的慢性傳染性潰瘍病,主要包括排便出血、便秘癥狀,還可出現周期性慢性疼痛,且反復發作和難以愈合,對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影響患者工作和睡眠,可見慢性肛裂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壓力[1]。目前手術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方法,而肛裂切除術較為常見,但單純依靠這種手術無法根除,術后效果不是特別理想。肛門切除聯合外括約肌切除術可有效切除病灶,更有利于疼痛的緩解,可更好控制炎癥,減輕患者痛苦,加速康復。本研究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80例慢性肛裂患者,根據治療方案分組,單純手術治療組開展肛裂切除術,聯合手術治療組開展肛裂切除術結合外括約肌切斷術。分析效果、手術治療對應的指標,如切口愈合的時間、總出血量、康復出院時間、施術前后患者切口炎癥指標檢測值、排便疼痛程度、并發癥,分析了慢性肛裂患者采用肛裂切除術結合外括約肌切斷術治療的臨床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80例慢性肛裂患者,根據治療方案分組。聯合手術治療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齡16~68歲,平均(33.21±8.23)歲;病程0.8~13.0年,平均(3.86±1.23)年;A類慢性肛裂16例,B類慢性肛裂18例,C類慢性肛裂6例。單純手術治療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齡16~67歲,平均(33.24±8.21)歲;病程0.8~13.0年,平均(3.82±1.21)年;A類慢性肛裂16例,B類慢性肛裂19例,C類慢性肛裂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單純手術治療組開展肛裂切除術。常規消毒患者肛管部和肛門周圍皮膚,以肛裂作為核心,實施扇形麻醉,先正三角形切開肛門周圍皮膚皮層,將皮下纖維化組織銳性分離,一并切除肥大性肛乳頭、肛裂潰瘍和周圍病變后將出血點結扎。
聯合手術治療組開展肛裂切除術結合外括約肌切斷術?;颊呔致槠鹦Ш?,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在肛門4點或者8點距肛緣1.5 cm左右切開皮層,伸入食指到肛門內,另一只手進行肛管皮下組織和外括約肌間溝鈍性分離,將外括約肌皮下用游離鉗夾出切斷,將傷口縫合,給予無菌包扎。術后兩組均進行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分析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切口愈合時間、總出血量、康復出院時間;手術前后患者切口炎癥指標檢測值、排便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VAS評分,分值0~10分,越低越好);并發癥發生情況。
療效判定,顯效:肛裂癥狀和疼痛癥狀消失,創面愈合,肛門收縮功能正常,無產生后遺癥;有效:上述癥狀有所改善,創面縮小,疼痛減輕,肛門功能改善;無效:不滿足顯效、有效標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2]。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聯合手術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比單純手術治療組更高(P<0.05),見表1。
2.2 手術前后切口炎癥指標檢測值、排便疼痛程度比較
手術前兩組切口炎癥指標檢測值、排便疼痛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聯合手術治療組切口炎癥指標檢測值、排便疼痛程度均優于單純手術治療組(P<0.05),
見表2。
2.3 兩組切口愈合時間、總出血量、康復出院時間比較
聯合手術治療組切口愈合時間、總出血量、康復出院時間均優于單純手術治療組(P<0.05),見表3。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聯合手術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單純手術治療組(P<0.05),見表4。
3 討論
作為一種常見的肛管疾病,肛裂是指在齒狀線下的肛管層或小的縱向潰瘍中形成裂縫。在肛裂患者排便過程中,肛門周圍的皮膚較軟,容易瘀傷并出現便血。另外,在長期肛裂的情況下,患者可出現長期疼痛,進一步影響排便和生活質量,帶來惡性循環。
肛裂可分為慢性肛裂和急性肛裂。急性肛裂的病情輕微,是肛裂的早期階段,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正確,長期炎癥刺激的作用下容易引起慢性肛裂。通常表現為排便疼痛,便秘和便血,尤其是傷口刺激引起的疼痛,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當患者出現慢性肛裂時,潰瘍反復復發,難以愈合。手術治療通常用于臨床慢性肛裂的治療中。
傳統慢性肛裂的治療方法是選擇性較好的肛裂切除術,但單純切除手術治療效果不理想,復發率高,治療效果不佳,且術后并發癥多,多數患者得不到有效根治,反復復發,導致患者身心受到極大的折磨。而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加深了對肛門外括約肌的解剖學認識,并逐漸應用外括約肌切開術治療肛裂。通過切割外括約肌的皮下組織并放松肛門,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該手術可與肛裂切除術聯合使用,有效補充單純切除手術的缺陷,有效控制炎癥,預防感染,加速康復。采用肛裂切除聯合外括約肌切除術治療慢性肛裂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減少術后感染和疼痛,促進康復,不僅可以提高肛裂的治愈率,還可以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和愈合時間,減少術后感染的發生率,減輕患者的痛苦,可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3-4]。另外,術后的日常保健對于預防肛裂復發也十分重要,在預防方面需要做到:第一,糾正便秘;第二,飲食清淡;第三,防止刺激性糞便對肛門的不良刺激;第四,保持肛門清潔,防止感染。若出現肛裂應及時治療。如急性轉為慢性,則必須通過手術治療。如果已發展為慢性且未經治療,則會導致便秘,癱瘓,肛裂等相互影響,相互加重,甚至導致胃腸道疾病和肛門直腸神經癥。一般來說,急性肛裂通??梢酝ㄟ^非手術治療來治愈,可以使用藥物(如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和外用藥物促進肛裂愈合[5-8]。對于慢性肛裂而言,首選的治療方法是手術,一般在1周左右后恢復。在手術后需要做好衛生保健,保持大便通暢。形成硬而干的糞便后,不要立即排出,可以選擇使用溫鹽水灌腸,或使用石蠟油灌腸,或使用露水注入肛門。注意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盡可能選擇豐富膳食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9-12]。
本研究中,單純手術治療組開展肛裂切除術,聯合手術治療組開展肛裂切除術結合外括約肌切斷術。結果顯示,聯合手術治療組效果、切口炎癥指標檢測值、排便疼痛程度、切口愈合的時間、總出血量、康復出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均較單純手術治療組有顯著優勢。
綜上所述,慢性肛裂患者行肛裂切除術結合外括約肌切斷術效果確切。
參考文獻
[1]謝健進,邵春法.慢性肛裂患者采用肛裂切除術結合外括約肌切斷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18,23(4):757-758.
[2]李巖.肛裂切除術聯合括約肌松解術治療肛裂的療效及復發率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8,18(6):24-25,83.
[3]劉元寶.改良縱切橫縫術與肛裂切除術治療肛裂患者的效果對照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4):516-518.
[4]樊進華.比較肛裂切除術及Y-V成形術治療肛裂的臨床療效[J].繼續醫學教育,2018,32(1):106-107.
[5]帥文慧.肛裂切除術與縱切橫縫術的對比研究[J].上海醫藥,2017,38(24):26-27,56.
[6]王新章.肛裂切除術與縱切橫縫術治療肛裂患者臨床效果比較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34):49-50.
[7]朱岳.觀察雙側內括約肌挑斷加肛裂切除術治療肛裂的臨床療效[J/OL].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4):18465.
[8]孫覓珍.改良肛裂切除術治療慢性肛裂的臨床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1):26,28.
[9]楊繼銳.肛裂切除術聯合肛門內括約肌部分切斷術治療肛裂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0):152-153.
[10]李剛.肛裂切除術聯合側方內括約肌部分切斷術治療慢性肛裂的臨床療效[J].中外醫療,2017,36(22):55-57.
[11]戴洛.肛裂切除術聯合外括約肌切斷術治療慢性肛裂的臨床療效[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1):120-121.
[12]居海紅.肛裂切除術聯合外括約肌切斷術合用對慢性肛裂的有效性對照探究[J].浙江創傷外科,2015,20(5):990-991.
(收稿日期:201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