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連燕
【摘要】素質教育要求學生了解歷史,并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用歷史的經驗規劃未來。為此新時代的歷史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歷史,這就須培養學生學習歷史興趣。就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歷史 興趣教學 多媒體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探究知識的動力。為此,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歷史課時,要按照素質教育教和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和學識基礎,依據教材內容進行趣味性教學,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歷史的能力,提升學生自身的歷史素養,以“前車之覆轍,為后車之明鑒”來規劃未來。
一、歷史課堂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時代的初中學生都有一定的個性特點和歷史學識基礎。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識基礎,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以此來增加課堂趣味,讓學生感興趣,配合教師的教學,進而學有所獲。
1.精選素材。授課素材選擇是否到位,關乎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擇教學素材時必須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依據教材內容進行備課,同時把學生略有了解的歷史故事、歷史典故、歇后語,用學生的語言進行簡單打磨后,放到課堂上去,讓學生覺得親切、好動,易于理解,這就抓住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
2.遵循初中生個性好奇的心理設置懸念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習完成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洋務運動》這節課時,筆者進行了這樣設置:資產階級搞了“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但依然沒有找到中國的出路,那么他們就這么消沉下去?還是繼續在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斗爭的呢?我們下節課將對此做出回答。這樣,雖然沒有給學生提問,但是教師的暗示將會讓學生學習的欲望得以提升,自學興趣得以加強。
3.善于總結。我們知道,歷史知識復雜繁瑣,加上是初學,印象不深,對于學生來說就是“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創新,憑經驗合成一些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總結記憶。如前邊說到的《洋務運動》,就可總結為:洋務運動新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中央代表恭親王,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興工業,辦工廠,建海軍開學堂,“自強”“求富”似夢鄉。洋務運動雖失敗,未使中國得富強,但引科技和經驗,客觀作用不能忘。
二、多媒體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
多媒體應用于歷史教學,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促進思維活躍,進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解《南昌起義》這節課時,筆者運用多媒體播放了電影《南昌起義》片段:1927年8月1日凌晨,槍聲劃破黑夜,朱德、賀龍、周恩來打響反抗第一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就此誕生。讓學生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含義,建軍節日由此起。不但讓學生很有興趣去觀看,同時學有所得,為學生營造生機勃勃、興趣盎然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接受知識。所以,將過去發生的歷史事件制作課件,然后用多媒體進行演播,讓學生親眼目睹歷史發生的事件,然后引導學生用創新精神和科研意識,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和不斷進取的精神,把課堂變成學生成長的樂園。
三、課堂教學互動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老師要采用幽默和風趣的語言,這是交流互動的基礎,也是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的關鍵,更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銜接“鑰匙”,只要這三者具備了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度就基本成功了。一是引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展開互動交流。在教學《鴉片戰爭》這節課時,筆者在講述完相關內容后,就問學生:剛才老師講到了“鴉片戰爭雖說是叩開了我國的大門,但客觀的講鴉片戰爭對我國發展的還是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的,你們怎么看待這一事件”?學生先是竊竊私語,隨后開始互動交流。經過師生的交流筆者大致進行了總結好處:一是用時髦點話說就是在經濟上向世界打開了市場,也就是今天的世界經濟體化的雛形正在形成,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但是外國資本主義進一步激化了階級矛盾,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二是思想文化上來說是對封建思想陳腐觀念的挑戰的開始,社會矛盾轉型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三是政治上中國逐漸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以上的交流讓學生更加客觀、深刻地認識鴉片戰爭的作用,達到了讓學生在全面剖析歷史的情況下進行學習的目的。
總之,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按照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要求,更新歷史學科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優化教學方式,對教材內容進行精選改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的思維更好的拓展。
參考文獻:
[1]盧麗琴.中學歷史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2]陳曉菁.對初中歷史教學中趣味性教學的思考[J].求知導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