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芬

2019年1月,在位于福建省的中國聯通東南研究院,北京301醫院肝膽胰腫瘤外科主任劉榮,基于高清視頻畫面,通過5G技術實時傳輸操作信號,遠程控制50公里外機器人的手術鉗及電刀,對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內的一只小豬進行了肝小葉切除手術。這一事件標志著中國利用5G技術實施了全球首例遠程外科手術。
如果連手術都能借助5G技術實現遠程操作,那么遠程診斷、遠程會診、遠程監護等也能實現嗎?沒錯,這一切隨著5G技術的應用正在款款走來。
2018年11月初,在位于浙江省嘉興市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中國移動的展廳里,通過模擬現實的展示,參觀者切身感受到了一場利用5G技術實現的遠程診斷和遠程急救。
清晨,一名男子突然在公園倒地昏迷,附近的監控攝像頭立即捕捉到了這一異常情況,隨后,人工智能(AI)技術城市大腦系統通過公共區域的攝像頭進行快速識別,并自動向120指揮調度中心報警,中心隨即安排急救車前往。
同一時間內,城市大腦系統向出事地點周邊人群發出緊急提醒短信,志愿者通過電子地圖定位趕到出事點并提供幫助。隨后120急救人員也趕至現場。
救護車上,目標醫院的醫生手握遠程操縱桿,通過5G網絡連接,給急救車上的患者做“遠程B超”,急救車上的醫療機械臂,精準地同步醫生動作完成了檢查。車還未到醫院,醫生已經得出診斷——急性心肌梗死。到達醫院后,病人被直接送入手術室,堵塞的心臟血管得以及時疏通,患者脫離了生命危險。
“這是一場‘生命競速,5G的到來,給遠程醫療急救贏得了‘加速度。”浙醫二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茂表示。
中國移動的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5G技術在高速移動的急救車上,實現遠程診斷的獨特優勢?!斑h程B超中,醫生端與急救車上的病人端的檢查設備之間的時延不超過10毫秒。高速移動的急救車對移動信息傳遞有較高的要求,此外醫療數據的實時傳輸,需要大帶寬流暢的網絡傳輸,5G網絡速率高、時延低的特性可以支持遠程觸覺傳遞,推進遠程B超、遠程手術等前沿技術的落地,讓優質醫療資源普惠更多群眾?!?/p>
“隨著5G的普及,未來遠程超聲機器人系統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對移動救護、急救災難現場的遠程超聲掃描、診斷及處置,為患者的整體救治贏得時間?!睆埫硎?。
根據華為發布的《5G時代+大應用場景白皮書》,通過將5G連接到AI醫療輔助系統,醫療行業有機會開展個性化的醫療咨詢服務。人工智能醫療系統可以嵌入到醫院呼叫中心、家庭醫療咨詢助理設備、本地醫生診所,甚至是缺乏現場醫務人員的移動診所。
智慧醫療系統可以完成很多任務,比如實時健康管理,跟蹤病人、病歷,推薦醫療方案和藥物,并建立后續預約;比如進行智能醫療綜合診斷,并將情境信息考慮在內,如遺傳信息、患者生活方式和患者的身體狀況;通過AI模型對患者進行主動監測,在必要時改變治療計劃等。
其他場景還包括醫療機器人和醫療認知計算,這些應用都對連接提出了不間斷保障的要求,如生物遙測、基于VR的醫療培訓、救護車無人機,以及生物信息的實時數據傳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