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銀
【摘 要】在同花順數據中心選取樣本數據,通過e-views9.0軟件對我國普通股票型開放式基金經理特征與其管理的基金業績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性別和管理基金數量能夠影響基金業績,而任職年限和受教育程度對基金業績影響不顯著。
【關鍵詞】基金經理特征;基金業績;回歸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截止2019年一月,我國公募基金凈值總額達14萬億元,其中開放式基金總市值近13萬億元,相比于同期的滬深流通股總市值接近30萬億元而言,開放式基金無疑在證券市場上的影響舉足輕重。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是指不低于基金總資產60%的資金投資于股票的基金,期一般目標是積極地風險管理力求獲得超越指數收益率的收益率,當然也面臨著更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對于掌握基金資產配置的基金經理人而言,其個人能力定然關乎基金的成敗,自然成為關注股票基金的重點因素。本文試圖利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基金經理個人特征與基金業績的關系,進而能得出一些有現實價值的結論,期望在具體實踐中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希望能夠給投資者和基金公司一些參考建議。
二、文獻綜述
基金經理人是代表基金公司在一定合同約束下實施基金資本投資決策的靈魂人物,但怎樣來評判一位基金經理人的能力也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通過閱讀已有的研究文獻,大致可以看出,一般方法是將基金經理人的特征進行分類,細致的刻畫其特點,然后以夏普率為標準,歷史數據為證據進行刻畫和量化研究分析。吳琦(2010)通過對我國2006-2008年的84只股票型開放式基金的業績用夏普指數進行了實證研究,認為基金經理的個體特征對業績均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劉維迪(2016)的研究發現,中國墓金經理選股積極性、交易積極性與羞金業績均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李竹青(2017)的研究中,將學歷這一指標加入了工商管理碩士及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細化指標,發現實踐性強的MBA教育能幫助基金經理提高業績能力,擁有碩士學位基金經理也比理論知識更為豐厚的博士對績效的影響更為顯著。舒平(2018)通過牛市和熊市的的數據對比發現,經理人任職年限在牛熊市的表現不一致,在熊市正相關,牛市時則相反。
綜上,目前的研究基本是認可基金經理的個體特征對基金收益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本文嘗試用國內外較為成熟的模型作為研究基礎,繼續針對我國股票型開放式基金經理個體特征對基金業績的影響進行研究,希望能給個人投資者一些關于正確認知基金及基金經理的數據支持和信心。
三、樣本選擇與實證分析
(一)樣本選擇
為了研究股票型開放式基金經理的個體特征,在同花順i-find數據庫中刪除一些不完整的數據樣本,最終共篩選出287組股票型基金數據,時間區間為該只入選基金成立以來到2019年一月。
(二)變量選取
1、被解釋變量
本文研究的是基金經理人的特征與基金業績的關系,被解釋變量就是反映基金業績的參數。根據以往的經驗,本文選取夏普率作為被解釋變量。
2、解釋變量
(1)任職基金總數(X1)。該指標指的是一個基金經理人同時參與管理的基金總數。該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業內對該基金經理人的認可程度。
(2)自然任職年限(X2)。該指標指的是基金經理人在任基金經理人的總年限。
(3)自然任職年限(X3)。沒有選取股票型開放式基金經理的年齡是因為分析發現基金經理的任職年限更具相關性,所以采用任職年限來進行分析。
(4)學歷(X4)。這個解釋變量一共有三類,根據數據的顯示把學歷中本科賦值為1,碩士為2,博士則為3。
四、實證分析
基于以上可能會對基金業績產生影響的股票型開放式基金經理個體特征,構建如下一元線性回歸模型:
β=α+C1X1+C2X2+C3X3+C4X4+ε
其中,Xi是基金經理個體特征考察因素,i=1,2,3,4;β,α都是回歸系數。ε為殘差項。
根據前人的研究和文獻資料,本文假設:
假設1:一個基金經理同時任職的基金數量越多,其業績越好。
假設2:基金經理人的自然任職年限越長,說明在長期的業內評估中存活下來,其在任基金業績越好。
假設3:基金經理的任職年限越長,對于基金的選擇則越富有經驗,基金業績也越好。
假設4:基金經理學歷越高,對于基金選擇的眼光越準確,基金業會越好。
五、實證結果
由以上數據可知,拒絕原假設1和4;基金經理的自然任職年限和任職年限能夠影響基金業績,因此接受原假設2和3,我國股票型開放式基金經理的自然任職年限和任職年限能夠影響基金業績,而任職基金總數和學歷影響效果不顯著。
六、相關建議
首先,投資者應該警惕盲目追投所謂的明星基金經理。同時管理多只基金的原因可能不止自身能力強這一個原因,背后集團的背景等會有很強的相關性。其次,基金經理人的自然任職年限可以適當關注。跟多的關注任職年限長的經理人。與此同時,投資者也要多掌握相關金融知識,樹立起正確的投資觀念,注重長期投資。
【參考文獻】
[1]吳琦.基金經理個人特征與基金業績的關系[D].浙江大學,2010.
[2]李竹青.基金經理個人特征與基金績效關系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7.
[3]舒平.基金經理個人特征對基金業績的影響研究——基于牛市與熊市對比數據的實證分析[J].上海金融,2018(03):90-93.
[4]董麗娃.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經理特征對基金績效的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7.
[5]曹凱龍.私募基金經理個人特征對基金業績的影響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8.
[6]成宇星.基金經理的個人特征對基金業績的影響機制研究[J].對外經貿,2017(04):112-115.
[7]劉維迪.基金經理投資積極性及其與基金業績關系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6.
[8]梁智展.基金經理個人特征對股票型基金風險的影響[J].新經濟,2014 (9).
[9]吳栩,許林.基金經理個人特征與基金業績關系的實證檢驗[J].財會月刊,2017(26).
[10]關山曉.基金經理特征對基金績效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