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住宅建筑規劃設計工作越顯得越發重要,建筑規劃設計不僅與城市規劃有著緊密的聯系,對人居環境也有著一定的影響。本文主要以人居環境為背景對住宅建筑規劃設計展開探討。
【關鍵詞】住宅建筑;建筑規劃;規劃設計;人居環境
現代社會經濟的進步,推進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有效的解決了居民住房問題。在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社會群體更傾向于基于生態節能理念選擇居住環境和生活空間,因此現代化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應當從生態理念入手,綜合環境效益與生態效益,開展科學化的建筑規劃設計工作,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一、生態人居環境的由來
英國學者霍華德在1698年針對工業城市中存在的問題就提出了“公園城市”理論。在1977年成立了聯合國人居委員會,人居委員會每兩年召開一次,對全球人居領域的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和決策?!叭司迎h境”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不只是住宅建筑,更是含擴了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
二、現代化小區建筑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2.1小區規劃模式千篇一律
隨著近年來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很多施工企業在住宅小區的設計上都存在抄襲現象,導致住宅小區的設計規格千篇一律,沒有一點特色。而造成這種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設計人員的自身專業水平不足,不能夠對社會發展的方向進行準確掌握,以及對于業主心中所需要的各項要求不夠明確,從而造成了住宅小區的外形簡單、功能性不足,并且住宅小區的內部空間布局非常不合理[1]。
2.2住宅小區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現代化小區與時俱進,增加了許多科技技術因素,添加了很多現代化,國際化的設計理念。但是,不可否認,在為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帶了一些環境破壞或者是潛在的不安全因素,也給人們的心理加重了負擔?,F代化的設計技術要求和施工建筑人員整體素質較低,施工技能沒有顯著提高不相符和;市場相關建筑材料種類品牌復雜多樣,增加選材難度,低質量材料容易引起安全事故;與自然貼近的假山、園林、人工湖等設計雖然美化了環境,卻也帶來了人為因素導致的坍塌。
2.3節能設計缺乏
據調查,許多地方已經逐步實施節能住宅區的建設,開始將節能這一理念應用于住宅區的建設中,住宅區作為一個人工制造的產品,蘊含著人們對事物的追求和需要。在這一個整體中,最主要的個體還是人們。故而住宅區的規劃者在規劃設計節能型住宅區的時候,需要注意將節能這一理念融入設計中,并且重視能源的合理消耗及循環利用。在此規劃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的設計理念,使住宅區的規劃設計更加優化,達到空間充分利用,最大化發揮住宅區的作用,并且以最經濟、最環保的方式進行設計,實現節能減排、節約資金。以傳統為基礎融入現代科學技術而建成的住宅區,在原有的只以居住功能為目的的特點上,增加了建筑物環境的目標。
2.4商住小區其環境相對較混亂
隨著城鎮化發展腳步的不斷進行,我國大部分的住宅小區在進行規劃時,其商業小區的設計比例較大,一些經營者經常將住宅改造為公共場所,從而導致小區內的環境變得非?;靵y。同時還有小區生態環境較為單調,街道改造導致噪聲污染嚴重,空間環境規劃不合理等問題。
三、人居環境下住宅建筑規劃設計的提升策略
3.1合理利用各類資源
為了達到住宅環境最優化的目的,以住宅規劃設計區域內結構的信息全面掌握來實現周圍可利用資源的分配。由于可利用資源為自然資源,因此在設計時要能夠分辨自然景觀,從而降低其帶來的繁重感。并做好其維護工作,使之在住宅集中區域科學、合理地分布,避免由于萡圍標準不清晰所造成的人為破壞,而在進行住宅設計時應盡量選取地勢平坦、安全的區域建筑,并做好其資源的保護[2]。
3.2規劃小區布局
在現代化小區合理規劃選址后,應當結合自然環境特點及社會群體的生活需求對小區進行規劃布局,尤其是要在準確考察后,處理好建筑物朝向、道路分布情況、住宅樓間距以及公共設施分布情況等,對現代化小區內的綠化帶進行科學布局,確保現代化小區內建筑與周邊環境因素保持良好的協調發展關系,進一步基于建筑物的空間構圖原理和規劃設計手法,對現代化小區進行科學合理布局,優化小區整體環境,確保小區內形成一個優良的整體,從而切實提高現代化小區的建設質量。
3.3重視大眾文化的融入
大眾文化最重要的影響在于居住者。居住者作為居住建筑的主體,其地位極其重要。居住者的選擇往往是該時期居住建筑的風向標,其居住要求通過市場反映給開發商及建筑師,而大眾文化對于居住者的影響極其深遠。當前,居住者與設計師面臨相似問題,在大眾文化浪潮中略顯掙扎。居住者大多不具備較高設計專業技能,故其無法設計自己的居住環境,模仿選擇偏愛的大眾風格成為一種趨勢,多種裝修模版風行一時。
3.4注重生態環境,做好保護工作
綠色生態住宅小區設計理念出現后,其首先會對生態環境提出高要求和高標準,只有自然環境呈現出良好的生態效果,住宅小區才能與自然環境融合為一體。生態環境塑造住宅小區居住條件,在規劃設計時,設計人員一方面要選擇符合要求的生態環境,使其地形地貌及地質水文條件等安全可靠,綠色環保;另一方面在規劃設計時,還要在原環境基礎上,進行改造改善,但不能對原環境造成一絲破壞,還要使其各種地理條件得到妥善利用。符合以上要求的居住環境既滿足當地特色要求,也符合綠色環保設計理念,還能使人、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混為一體[3]。
3.5增加居住的空間
現有的城市規劃當中對于居住住宅小區的建設過程中,很多都是采用了一體式住宅布局結構,而這種建設布置的特點能夠對小區內部空間進行改善,真正的體現出了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更好的方便了居民的生活要求。其次,通過對住宅內部居住空間的不斷擴大,使得人們在充分應用住宅空間上,使小區內部的土地得到重復利用,增加了小區的公共空間。然后,能夠為小區內部的居民提供一些公共活動場所,更好的使小區居民的業余生活得到豐富,符合當下社會的和諧發展要求。
3.6規劃小區景觀設計
在現代化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中,應當充分做好小區景觀設計工作,最大程度上滿足社會群體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需求。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建筑規劃設計人員應當對住宅小區的自然環境進行優化利用,依據現代化小區的潛在環境因素及背景因素加以全面化分析,依據小區實際布局,有選擇性的種植綠化植物,也可以引進一些小動物,以增加現代化小區內生物多樣性,改善現代化小區的生態效果,最大程度上滿足不同居住群體在生理、心理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多元需求。若現代化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過程中,資金條件允許,可以在小區內設計并修建人工噴泉或人工湖等,并設置必要的安全設施,提高小區整體美觀性,優化現代化小區環境。也可以有選擇性的設置休閑娛樂設施和健身器材,便于現代化小區內居民健身以及人際溝通等,豐富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優良的小區文化氛圍。
四、結語
總而言之,住宅建筑需要新型的設計理念和完善的設計規劃,需要以人居環境為基礎,以“以人為本”理念為交接點,使人居環境和住宅建筑相輔相成。形成一種環境溫馨,居民居住更加舒適,有自己的特色,更好的滿足人居環境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馬艷紅.新時期下建筑規劃設計之發展趨勢[J].現代裝飾(理論),2012(03).
[2]華治宇.中國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體現[J].城市建筑,2013(18).
[3]肖曉苗.綠色生態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7(1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