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琦杰
【摘 要】今年來國家為促進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鼓勵企業進行產業轉移,頒發了許多財政補貼以及稅收優惠政策。在國家大力發展經濟的前提下,各企業單位應重新考慮股權構架下的稅務問題。筆者以天然氣公司的稅務問題為例,分析了稅務問題產生原因,并從天然氣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以及天然氣企業投資方的角度提出了稅務問題的解決與預防對策,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天然氣公司;股權構架;稅務問題
對于企業股權構架下稅務問題的思考有助于企業重新進行發展與投資定位,幫助企業明確自身的發展需求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投資規劃。除此之外,對于股權構架下稅務問題的思考能夠強化企業對稅收優惠政策的利用,避免發展過程中的稅務問題,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天然氣公司稅務問題的成因分析
現階段的天然氣企業若想有一個好的發展,必須要做的就是將天然氣企業自身的視野開放,全方位對本天然氣企業與外界的信息進行了解,避免出現財務風險,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天然氣企業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主要分析對天然氣企業外部產生影響的因素:
1.1國內政策的改變為天然氣企業帶來的稅務問題
根據研究結果我們可以明白經濟政策穩定對與一個天然氣企業的重要性,其重要表現在可以給天然氣企業提供優質的外部經營環境,保障天然氣企業能夠穩定健康的發展。在天然氣行業中這一項工作也十分必要。現如今,我國天然氣行業管理部門包括:國家發改委以及各個省份的發改委,其實行的權利主要包括:環境的保護、國土資源、安全監察、水土保持等。發改委的工作主要是制定中期、長期的能源發展計劃,并且制定與實行相應的政策與法律法規,與此同時還具備審批相應管道建設工程的責任。天然氣的出廠價格的管理工作是由國家發改委負責,然而天然氣的終端價格則是交由各個省份的發改委管理。這樣一來就表示無論是國家還是各個省份的發改委,其政策的改變均能對天然氣資源的分配格局與天然氣的價格帶來影響。嚴重的甚至是為天然氣企業帶來很大的稅務問題[1]。
1.2信貸風險導致的天然氣企業稅務問題
如果天然氣企業想要穩定的發展,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特別是在天然氣行業當中,天然氣的管道建設這項工程所需要的資金量很大,這些資金單獨依靠企業自籌是遠遠不夠的,通常還需通過銀行、債券等方式來籌集,針對天然氣行業而言,其一方面要持續的投入資金來增強建設的力度,另外一方面還要保證有足夠的資金來償還銀行的貸款、債券利息。而天然氣行業屬于資金收益期偏長的行業,在償還資金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壓力,天然氣企業同樣存在著很大的稅務問題[2]。
二、股權構架下天然氣企業自身發展稅務問題解決對策
2.1強化國家宏觀調控力度
將股權構架中天然氣企業之間的聯系明確在稅法當中,還要加強監管力度。若想使稅務機關更加容易的對各個競爭公司進行監督和管控,并且更加有針對性的為財政部門提供決策支持,就需要對稅收法規中相關的規定進行明確。構建與企業股權架構相關的信息披露體系,強化相關信息的公開性,這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信息的披露是十分重要和關鍵的舉措,尤其是針對進行股權構架控制的天然氣企業。上市公司不但應該對信息進行披露,還要對相關的信息進行保護,保護內容包含披露交易[3]。對股權架構下天然氣企業之間的“稅收套利空間”進行減少。利用股權架構主要是為了使天然氣企業之間的稅收整體負擔得以減小。利用逐漸減少所得稅的差額,使天然氣企業在競爭架構的不同區域的稅負成本進行降低,是天然氣企業解決稅務問題的有效手段。
2.2強化企業自身管理力度
天然氣企業需要對稅務風險進行嚴格的管理,構建完善、健全的稅務風險管理機制,全面有效的控制企業運營的稅務風險,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盡量降低稅務支出。除此之外,構建完善天然氣企業稅務風險的評價機制還能幫助企業充分的利用稅務評價指標,全面評價天然氣企業的納稅情況,以這樣的方式來使納稅行為的風險降低,并減小企業出現稅務問題的概率[4]。
三、股權架構下天然氣企業收購與投資稅務問題的預防對策
天然氣公司經常涉及股權投資與收購等實操,筆者所在的企業收購或投資的對象中民營企業居多。為有效預防企業在收購與投資過程中出現稅務問題,工作人員在前期財務盡調就要考慮對方的稅務合規性與追溯調整問題,同時在簽署投資協議時要考慮公司組織架構的設計與稅務成本的綜合籌劃,最后考慮投資退出時的稅務成本問題[5]。
3.1收購與投資前期稅務問題預防措施
在天然氣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或收購實操的前期,企業應對收購或投資的對象進行稅務合規性與追溯調整問題進行綜合考察。在進行投資平臺選擇時首先必須制定詳細的稅務管理流程,將稅務管理權責細化至相關部門或個人;其次,對收購或投資的企業進行稅務相關資料的調查、收集,將收集到的材料進行歸納存檔;再次,按照投資盡調流程進行相關財務證明及資料的遞交處理,確保企業負責投資、收購的管理人員詳細了解投資對象的稅務合規性;最后,企業應督促投資對象加強與稅務機關的協調與溝通,確保投資、收購對象的追溯調整操作規范。并以此有效降低天然氣企業在投資、收購發生的稅務問題的概率。
3.2收購與投資中期稅務問題預防措施
在天然氣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或收購實操的中期,企業應對投資、收購的對象進行公司組織架構設計與稅務成本綜合規劃的考察分析。組織架構是一個企業進行經營運轉、相關工作部門設立以及不同職位職能規劃的核心依據。對投資、收購企業進行組織架構設計分析能夠幫助投資決策人全面考察公司實力與發展前景,進一步幫助其做出科學的投資決策,有效避免投資與收購過程中的稅務問題。企業的稅務規劃是在保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稅法的規定,以全面降低企業稅務支出為目的進行的規劃。對投資、收購的對象企業進行稅務規劃考察能夠全面掌握該公司的稅務態度及稅務操作流程。在確保投資、收購的對象企業具有合理、合法的組織構架設計與稅務成本綜合規劃后再進行投資協議簽署能夠有效防范天然氣企業收購與投資過程中發生稅務問題[6]。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投資協議的簽署能夠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進行明確的規定,是一種有效的投資者權益保障措施。在投資協議的制定過程中,應對稅收的優惠政策依據、稅收優惠政策解釋條款、稅收優惠政策審批條款、申請財政獎勵的條件以及財政返還的計算口徑、返還時間、返還方式進行明確規定。在投資協議的簽署過程中企業可聘請專業的稅務律師設計交易結構,在合法合理的條件下最大程度的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3.3收購與投資后期稅務問題預防措施
在天然氣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或收購實操的后期,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應充分考慮投資退出時的稅務問題。按照國家稅務有關法律規定,在投資方獲取投資回報后應根據稅法的相關規定進行稅金繳納,通常情況下,企業非直接持股的投資退出時將要面臨重復納稅的問題,這對企業來說通常是一筆較大的現金支出,對于企業運行的整體效益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7]。因此,關于投資退出時的稅務籌劃應當提前進行。企業進行收購、投資操作的根本目的即為合法獲取利益,全面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為要有效實現投資盈利,在投資決策的初期階段就要進行投資退出時稅負成本的考慮籌劃,從而確保企業有效避免投資、收購過程中的稅務問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可以通過強化國家宏觀調控力度、強化企業自身管理力度來有效解決企業的稅務問題;從投資與收購的角度出發,企業可以通過考慮對方企業稅務合規性、組織構架、稅務成本規劃以及預先制定退出投資稅務籌劃來有效預防企業的稅務問題。
【參考文獻】
[1]楊秀平.探討如何有效加強集團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J].納稅,2019,13(09):19.
[2]董鮮艷.淺談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及其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9(06):147+107.
[3]李顯冬.股權架構布局要重視穿透性問題[J].大眾理財顧問,2019(03):28-29.
[4]張海洲.破產清算過程中的財務問題及對策探討——以NE光伏公司破產為例[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03):57+87.
[5]丁小慧.并購重組中的會計與稅務問題處理實務探討[J].中國商論,2018(33):157-158.
[6]段永慶,黃薇.VIE架構下稅務風險與應對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09):178-179.
[7]李想.合理的股權架構設計是多股東公司成功的基石[J].中國高新區,2016(09):93-95.